四川省蘆山縣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蘆檢公訴刑訴〔2020〕10號
被告人張某,男,1987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5131271987********,漢族,文化程度大專,城鎮(zhèn)居民,四川省蘆山縣人,戶籍所在地四川省蘆山縣**街道**街**號**幢**單元**號,現(xiàn)住蘆山縣**街道**路**號**棟**單元**樓**號。2014年6月20日因犯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被蘆山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2015年5月2日刑滿釋放。2019年10月29日因涉嫌聚眾斗毆罪被蘆山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25日被逮捕。
被告人陳某某,男,1985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5131271985********,漢族,文盲,城鎮(zhèn)居民,戶籍所在地四川省蘆山縣**街道**路**號**號,現(xiàn)住蘆山縣**街道**巷**號。2004年9月因犯搶劫罪被蘆山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緩刑考驗期內(nèi)因犯故意傷害罪被滎經(jīng)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撤銷緩刑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五年。2018年12月20日因犯盜竊罪被蘆山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并處罰金4000元。2019年10月29日因犯聚眾斗毆罪被蘆山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25日被逮捕。
被告人駱某某,男,1995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5131271995********,漢族,文化程度初中肄業(yè),城鎮(zhèn)居民,四川省蘆山縣人,住蘆山縣**街道**巷**號。2019年10月29日因涉嫌聚眾斗毆罪被蘆山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25日被逮捕。
本案由蘆山縣公安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張某、陳某某、駱某某涉嫌聚眾斗毆罪,于2020年1月21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20年1月22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值班律師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被告人同意本案適用普通程序?qū)徖怼?/span>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2019年9月22日22時許,被告人張某等人與馬某某等人在學前街小吃店發(fā)生糾紛,民警到現(xiàn)場后雙方離開。后馬某某等人到十字街吃燒烤,被告人張某、陳某某、駱某某等人到北門橋雙武辣嘴巴火鍋店吃東西。23時許,馬某某等人與張某等人電話約架,后張某一人駕駛車牌號為川TZ****的黑色越野車到十字街,再次與馬某某等人發(fā)生口角。張某駕車返回雙武辣嘴巴火鍋店吃東西,后馬某某等人再次電話聯(lián)系張某等人到十字街打架。23日0時許,張某邀約陳某某、駱某某等人駕車趕到十字街,并將車上的菜刀遞給陳某某,下車后,張某、陳某某手持菜刀,駱某某手拿鐵凳對馬某某等人進行追砍、毆打,致馬某某身體多處受傷。經(jīng)雅安雅正司法鑒定中心鑒定,馬某某的損傷程度為輕微傷。
2019年10月28日,被告人張某、陳某某、駱某某接到辦案民警電話后于次日主動到蘆山縣公安局蘆陽派出所接受調(diào)查。
認定上述事實,有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意見、勘驗筆錄、視聽資料等證據(jù)證實,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某因與馬某某等人發(fā)生糾紛,為爭強好勝糾集陳某某、駱某某對馬某某等人實施毆斗,張某屬首要分子,陳某某、駱某某屬積極參與者,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一款第(四)項、第二十五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聚眾斗毆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張某、陳某某曾因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刑罰執(zhí)行完畢后,在五年以內(nèi)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屬累犯,應當從重處罰。張某、陳某某、駱某某主動到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屬自首,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張某揭發(fā)他人犯罪,經(jīng)公安機關查證屬實,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八條之規(guī)定,屬立功,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陳某某、駱某某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罪名無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之規(guī)定,可以依法從寬處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蘆山縣人民法院
檢察員:鄒勇
2020年2月17日
附:
1.被告人張某、陳某某、駱某某現(xiàn)羈押于寶興縣看守所。
2.案卷材料二冊、光盤一張、補充材料四頁。
3.起訴書正本一份、副本十七份、量刑建議書三份,被告人陳某某、駱某某各自《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一份。
4.被告人張某、陳某某、駱某某各自換押證(第三、四、五聯(lián))。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