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淮檢刑檢刑訴〔2020〕436號
被告人開某某,男,1970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3208211970********,漢族,小學文化,戶籍所在地: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街道**村**組**號,現住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鎮(zhèn)**路**號。2003年4月6日因賭博被淮安市公安局淮安分局予以治安罰款人民幣壹仟元。被告人開某某因涉嫌詐騙罪,于2019年12月27日被淮安市公安局淮安分局刑事拘留,2020年1月23日經本院批準逮捕,同日由該分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淮安市公安局淮安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開某某涉嫌詐騙罪,于2020年3月23日向本院移送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20年3月23日年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同日已告知被害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于2020年5月7日第一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20年6月7日補查重報。本院于2020年4月24日、2020年7月8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10年3月17日,涉案人員王某甲在淮安區(qū)注冊成立**公司,涉案人員王某甲任該公司法人代表,主要經營銅產品生產、銷售。
2011年9月,涉案人員王某甲因流動資金緊張,經被害人吳某某介紹,向被告人開某某借款100萬元,月息6分,實際收到人民幣94萬,在一個月內還清借款。
2011年10月,涉案人員王某甲因流動資金緊張,經被害人吳某某介紹,向被告人開某某借款200萬元人民幣,于2011年10月25日向被告人開某某出具一張200萬元人民幣的借條,擔保人:詹某某,約定還款期限1個月,月息1角2分,扣除砍頭利息24萬元,實際收到人民幣176萬元。
2011年12月28日,涉案人員王某甲繼續(xù)向被告人開某某借款300萬元,應被告人開某某的要求,向涉案人員孫某某(已判刑)出具一張300萬元的借條,擔保人:詹某某、俞某某,約定還款期限1個月,月息8分,扣除砍頭息24萬,實際收到人民幣276萬元。涉案人員王某甲在支付一、二個月利息后,無力償還。
2012年初,被告人開某某請涉案人員孫某某幫忙找涉案人員王某甲要債,涉案人員孫某某遂安排曹某某、谷某某、王某乙、翟某某(均已判刑)等人多次到“**公司”找涉案人員王某甲催要債務;被告人開某某、涉案人員朱某某、涉案人員孫某某負責跟涉案人員王某甲商談還款事宜,谷某某、王某乙、翟某某等人負責對涉案人員王某甲實施跟隨、看管;這種狀況持續(xù)了二十多天。涉案人員王某甲被迫將其公司的四輛汽車(一輛寶馬7系、一輛別克商務、兩輛大眾朗逸)抵押給被告人開某某。
2012年2月23日上午,被告人開某某和涉案人員孫某某到涉案人員王某甲的**公司辦公室,要求涉案人員王某甲當天必須還清債務。被告人開某某見涉案人員王某甲無力償還債務,遂提出讓其大舅子王某丙打500萬人民幣借條的建議,被涉案人員王某甲拒絕;后被告人開某某又提出打兩張500萬人民幣的借條,打一張500萬人人民幣借條算是還之前200萬元人民幣和300萬元人民幣的借條本金,再打一張500萬元人民幣的借條,其中的200多萬元人民幣算是還之前200萬元人民幣和300萬元人民幣借款的利息和罰息錢,剩下的200多萬人民幣給涉案人員王某甲,在王某丙擔保之后,之前的200萬人民幣和300萬人民幣債務就不要涉案人員王某甲還了。涉案人員王某甲此時明知:被告人開某某等人知道其無償還能力,實際上就是要挖王某丙的錢,形成王某丙欠開某某等人1000萬元人民幣債務。但涉案人員王某甲,因被告人開某某等人逼債緊迫,欠銀行貸款很快就要到期了,公司員工還要發(fā)工資,公司運轉困難,為了能得到兩百多萬資金,涉案人員王某甲遂同意了被告人開某某的建議。
當日晚,涉案人員王某甲打電話給被害人王某丙,稱公司有事,讓其到公司來。被害人王某丙又聯(lián)系被害人吳某某,兩人一起到**工業(yè)園涉案人員王某甲辦公室。在王某丙和吳某某到場之后,涉案人員王某甲稱其向被告人開某某借款1000萬人民幣,請王某丙擔保,被告人開某某當場出具了事先準備好的固定格式的兩張500萬元的借條,后由借款人涉案人員王某甲、擔保人、被害人王某丙、被害人吳某某簽字確認。
?????2012年2月26日,被告人開某某將從涉案人員朱某某等人處籌得人民幣480萬元(480萬元人民幣組成:2月24日涉案人員朱某某匯給被告人開某某人民幣100萬,涉案人員孫某某匯給被告人開某某人民幣230萬,被告人開某某自籌人民幣150萬)通過xxxx2農業(yè)銀行轉賬給涉案人員王某甲xxxx4銀行賬戶;隨后,該480萬人民幣轉到被告人開某某朋友成某某的賬戶xxxx9,接著又轉到朱某某xxxx3(2012年6月以后卡號換成xxxx4)農行賬戶;當日,涉案人員朱某某的上述農行賬戶又存入人民幣12萬元,余額人民幣490余萬元;2012年2月27日,涉案人員朱某某(xxxx3)的賬戶轉賬490萬元人民幣到被告人開某某賬戶(xxxx2),被告人開某某收款后將490萬元轉到上述涉案人員王某甲的農業(yè)銀行賬戶。當日,通過涉案人員王某甲該銀行卡轉了一筆188萬元人民幣到事先安排好的咸某某農行賬戶,還有三筆取現分別為199900元人民幣、199900元人民幣、和100000元人民幣,交給了被告人開某某等人。該筆188萬人民幣到賬后,朱某某安排“二黑子”(王某乙)和咸某某到農行將該188萬元現金取出,用于放貸。在被告人開某某等人的安排下,完成了上述資金的流轉過程。
涉案人員王某甲xxxx4農行卡賬戶在2012年3月1日,有250余萬元通過轉賬、現金支取的方式至**公司財務會計候某某和肖某某名下,用于該公司發(fā)放人員工資、公司支出等,剩下余款被涉案人員王某甲陸續(xù)支取和消費。
被告人開某某等人繼續(xù)找涉案人員王某甲要債,在2012年4月份左右,涉案人員王某甲乘“看守”人員不備逃跑,離開了淮安。2012年6月29日,涉案人員孫某某受被告人開某某的請求,安排谷某某、曹某某、翟某某等人持砍刀,與被告人開某某、涉案人員朱某某到擔保人被害人王某丙、吳某某的**公司售樓部索要債務,在王某丙不在場的情況下,將售樓部其他工作人員轟出,被告人開某某等人向被害人吳某某要錢,并逼迫被害人吳某某寫了保證書,保證被害人王某丙于何時到場處理問題。
2012年6月30日晚上,被告人開某某帶著朱某某等十余人到**公司售樓部,其中有幾個人手持砍刀對現場工作人員進行威脅,將工作人員轟出售樓部辦公室,并將王某丙拖到最里面辦公室里,對王某丙進行威脅、逼迫還款,有兩、三個人推被害人王某丙身體,打王某丙頭部,還有人打被害人王某丙耳光,公司其他人員在售樓部門口聽到打巴掌的聲音。到夜里一點多鐘左右,公司工作人員報警;民警到場后,王某丙才解脫;當夜,被害人王某丙和吳某某返回各自老家躲避。
2012年8月21日,被告人開某某將王某丙、吳某某、**公司訴至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后撤回對**公司的起訴,要求王某丙、吳某某承擔還款1000萬元及相關利息的責任,并提供組成部分為2012年2月23日兩張500萬元的借條:(480萬元人民幣銀行轉賬+490萬人民幣元銀行轉賬+30萬元人民幣現金支付)。但被告人開某某沒有起訴借款人涉案人員王某甲。
2013年1月15日上午,被告人開某某帶孫某某、谷某某等人到維京**公司找被害人王某丙、吳某某要錢,王某丙以等法院判決為由不肯還錢;被害人王某丙開車出去辦事,被告人開某某等人攔車不讓王某丙離開,后被害人王某丙報警,民警到場進行協(xié)調處理,但協(xié)調未果,被告人開某某等人繼續(xù)跟隨被害人王某丙。王某丙感覺人身受到威脅,向公安機關尋求保護,當晚公安機關派民警在王某丙辦公室一直到次日凌晨。第二天上午,被告人開某某老婆張某某到場向王某丙索要債務;后被害人王某丙報警,公安機關遂讓被告人開某某老婆、王某丙和民警一同到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當晚,從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返回淮安區(qū)公安分局,張某某以向王某丙要債為由,在淮安區(qū)公安分局門前等處,采用不讓到住所休息,拖拽、看管等方式,非法限制王某丙的人身自由。2013年1月17日上午,在淮安區(qū)公安分局大門口,張某某、妯娌陳某某不聽勸阻,又采取拖拽等方式非法限制王某丙的人身自由。
被告人開某某等人繼續(xù)到處尋找被害人王某丙和吳某某,將吳某某的一輛車牌為滬L9****奧迪Q7汽車強行扣押在靜都大酒店,直到半個月左右,在找到被害人王某丙后才將這輛汽車歸還被害人吳某某;接著,將**公司的別克商務車鎖在淮安區(qū)財政局門口;一天,被害人王某丙、吳某某到淮安區(qū)財政局辦事,王某丙的牌照為滬L9****的奧迪A8停在財政局門口,被緊跟后面的被告人開某某等人用鏈條鎖住,這輛車子一直鎖在財政局門口有兩、三個月。
被告人開某某等人在向被害人王某丙、吳某某索要“債務”期間,在**公司售樓部墻上、門上,工地鐵皮上,鎖在財政局門口王某丙奧迪A8和公司一輛別克商務車車上噴字“王某丙、吳某某欠債還錢”“詐騙犯”等字樣。
在淮安市中及人民法院庭審過程中,被告人開某某主張王某丙、吳某某承擔還款1000萬,并提供2012年2月23日兩張500萬元的借條,組成部分為480萬銀行轉賬+490萬銀行轉賬+30萬現金支付等證據進行舉證。擔保人王某丙、吳某某提出該970萬銀行轉賬已通過案外人成某某的銀行卡返回給被告人開某某,被告人開某某承認涉案人員王某甲在2012年2月26日收到480萬款項后,當日返還了有480萬,但并未對此違反常識的行為作出任何解釋。中院認為被告人開某某主張的其中一張500萬元借條上的債權并未實際發(fā)生;后被告人開某某又主張:2012年2月23日其中一張借條系以往借條換據得來,并提供佐證款項來源的證據,即之前的200萬和300萬借條相關資金流水。中院認為僅有被告人開某某本人陳述,擔保人王某丙、吳某某不予認可,因此不予認可;同時中院對現金支付的30萬元,因涉案人員王某甲未到案無法核實,加之不符合經濟往來習慣,亦不予認可。
2013年6月9日,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作出(2012)淮中民初字第0115號判決書,認為其中一張500萬元的欠條中載明的借款并未實際支付(480萬元隨即又轉至原告被告人開某某),被告人王某丙、吳某某不承擔擔保責任,但對另一張借款合同中被告人開某某實際支付給涉案人員王某甲490萬元及相關利息承擔連帶擔保責任,判決被害人王某丙、吳某某給付原告被告人開某某490萬元及相關利息。
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后,雙方上訴至省高級人民法院,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4年10月10日以(2013)蘇民終字第269號做出判決,認為其中一張500萬元的欠條,被告人開某某與涉案人員王某甲之間存在明顯的串通故意,通過480萬元的匯進匯出,故意造成已實際履行借款義務的現象,騙取保證人的擔保,被告人王某丙、吳某某不承擔擔保責任;但被告人開某某又依據另一份借條向涉案人員王某甲匯款490萬元,由于王某丙、吳某某均在借條中簽字擔保,現有證據不能證明490萬元也存在導致保證人不承擔保證責任的情形,認為淮安市中院判決王某丙、吳某某對490萬元借款及利息承擔責任并無不當,基本上維持一審判決。
根據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執(zhí)行裁定書(2014)年淮中執(zhí)字第0515-2號、0515-3號: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執(zhí)行部門已經將王某丙位于浙江省諸暨市兩套的住宅(估價為85.37萬元)以61萬元的價格交付給申請人開某某抵債。根據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執(zhí)行裁定書(2016)蘇08執(zhí)恢58-2號:王某丙和宣某某兩人共有,位于上海市閔行區(qū)**路**號**室房地產予以公開拍賣、變賣,為申請執(zhí)行人開某某執(zhí)行到為209萬元人民幣。另王某丙、吳某某因此均被列為黑戶。
2019年12月11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蘇民再538號民事裁定書,再審認為:該案并非經濟糾紛,存在犯罪嫌疑,且公安機關已就本案所涉相同事實立案偵查,應移交公安機關,并作如下裁定:撤銷省高院(2013)蘇民終字第269號民事判決及淮安市中院(2012)淮中民初字第0115號民事判決,駁回被告人開某某的起訴。另查明:被告人開某某系主動投案。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
1.被噴字的車輛及照片等物證;
2.(2012)淮中民初字第0115號判決書、(2013)蘇民終字第269號判決書、裁定書(2014)年淮中執(zhí)字第0515-2號、0515-3號、裁定書(2016)蘇08執(zhí)恢58-2號、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蘇民再538號民事裁定書等書證;
3.證人姜某某、任某某等人的證言;
4.被害人王某丙、吳某某的陳述;
5.被告人開某某的供述和辯解。
本院認為,被告人開某某詐騙財務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名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開某某等人持兇器恐嚇他人、毆打他人、使用軟暴力恐嚇他人,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的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尋釁滋事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開某某與涉案人員王某甲二人共同故意實施詐騙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之規(guī)定,系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開某某起主要作用,根據《中華人名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六第一、四款規(guī)定,系主犯,應當按照其參與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被告人開某某與他人共同故事實施尋釁滋事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之規(guī)定,系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開某某起主要作用,根據《中華人名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六第一、四款規(guī)定,系主犯,應當按照其參與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被告人開某某在判決宣告以前,犯數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九條的規(guī)定,應當數罪并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官:董正
檢察官助理:欒雪
2020年7月22日
附:1.被告人開某某現羈押在淮安區(qū)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12冊,光盤14張;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