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吉昌檢二部刑訴〔2020〕9號
被告人康某甲,女,1971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2202021971********,漢族,大學文化,住吉林市昌邑區(qū)**街道**小區(qū)**號樓**單元**樓**,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經(jīng)吉林市公安局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分局決定,于2019年11月15日被取保候審;因涉嫌犯信用卡詐騙罪,經(jīng)本院決定,于2020年4月13日被取保候審于其居住地。
本案由吉林市公安局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康某甲涉嫌犯信用卡詐騙罪,于2020年4月13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20年4月13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于2020年4月14日已告知被害人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值班律師的意見,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害人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被告人康某甲同意本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被告人康某甲于2013年10月在中國民生銀行吉林市信用卡中心辦理了卡號為35685701********的金卡信用卡1張,至2019年2月間在吉林市昌邑區(qū)等地多次透支人民幣消費,于2018年10月開始逾期,累計欠款人民幣96,402.64元,其中本金人民幣40995.89元,利息費用和違約金等合計人民幣55,406.75元。經(jīng)中國民生銀行吉林市信用卡中心多次催收,仍未歸還。
被告人康某甲又于2016年9月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吉林市信用卡中心辦理了卡號為62281000********的信用卡1張,至2019年2月間在吉林市昌邑區(qū)等地多次透支人民幣消費,于2018年12月開始逾期,累計欠款51161.38元,其中本金人民幣11729.38元,利息費用和違約金等合計人民幣39,432.00元。經(jīng)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吉林市信用卡中心多次催收,仍未歸還。
綜上,被告人康某甲惡意透支本金人民幣52725.27元。案發(fā)后,被告人康某甲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一)物證:信用卡2張;
(二)書證
1.破案及到案經(jīng)過;
2.寄住人口詳細信息;
3.報案材料、交易記錄及催收記錄、催收照片;
4.辦卡材料等。
(三)證人康某乙、喬某某證言;
(四)被害人張某某、何某某陳述;
(五)被告人康某甲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吉林市共益會計師事務所吉市共益會計鑒字(2019)3號、8號及補充說明;
(七)視聽資料:催收過程光盤2張。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nèi)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康某甲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康某甲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惡意透支,數(shù)額較大,經(jīng)發(fā)卡銀行多次催收后仍不歸還,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一款第(四)項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信用卡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吉林市昌邑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員:劉倩
2010年4月21日
附:
1.被告人康某甲現(xiàn)被取保候審于其居住地;
案卷材料和證據(jù)2冊;
光盤4張。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