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爾縣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和林院公訴刑訴〔2020〕Z134號
被告人孟某某,男,1964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1501231964********,漢族,初中文化,農民,現(xiàn)住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鄉(xiāng)**村**隊**號,2015年2月28日,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和林格爾縣公安局監(jiān)視居?。?015年8月28日,經(jīng)本院批準,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被告人孟某某在取保候審期間脫逃,于2020年6月10日被和林格爾縣公安局抓獲歸案。2020年6月11日,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和林格爾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24日,經(jīng)本院批準,于次日被和林格爾縣公安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和林格爾縣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孟某某涉嫌合同詐騙罪,于2015年8月18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5年8月19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本案因部分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于2015年9月30日、2015年12月15日先后兩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補偵后分別于2015年10月30日、2020年8月18日重新移送。期間,依法延長審查起訴期限三次。被告人同意本案適用普通程序審理。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一、合同詐騙犯罪事實:
2011年春天,被告人孟某某承建內蒙古**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和林格爾縣盛樂鎮(zhèn)公喇嘛村**家園小區(qū)二期6—11號樓建設工程。**公司與孟某某初步約定工程完工后,按照完成的工程量結算,用該項目7號樓、8號樓、10號樓、11號樓的房屋抵頂工程款。
2011年7月份,被告人孟某某開始出售該小區(qū)房屋,但因孟某某與**公司尚未完全結算完畢,**公司拒絕給孟某某出售的房屋出具正規(guī)合同。孟某某遂私刻“內蒙古**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第八項目部”、“**家園售樓部”印章,偽造《內部認購協(xié)議》和《商品房買賣合同》,與多名被害人訂立買賣合同,騙取被害人錢財總計人民幣2904160元。具體事實如下:
1.2011年7月2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張某甲全購買**家園二期10號樓2單元1樓東戶、6號樓2單元1樓東戶、6號樓1單元1樓西戶的購房款290000元。
2.2011年8月15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武某某購買**家園二期10號樓5樓西戶、6號樓5樓西戶的購房款92000元。
3.2011年8月18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梁某某購買**家園二期10號樓2樓東單西戶、10號樓2樓東單東戶的購房款353800元。
4.2011年8月18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劉某甲某購買**家園二期8號樓1單元3樓東戶的購房款151200元。
5.2011年8月18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劉某乙購買**家園二期10號樓2單元1樓東戶、10號樓2單元3樓東戶的購房款315000元。
6.2011年8月20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石某某購買**家園二期11號樓3單元1樓西戶的購房款118300元。
7.2011年8月20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楊某某購買**家園二期11號樓3單元2樓東戶的購房款118300元。
8.2011年8月20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任某某購買**家園二期7號樓3單元2樓西戶的購房款141960元。
9.2011年8月20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張某乙購買**家園二期10號樓1單元1樓東戶、10號樓1單元3樓東戶、11號樓4單元2樓東戶的購房款423000元。
10.2011年10月15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云某甲購買**家園二期7號樓6單元1樓西戶的購房款120000元,后退還被害人15000元。
11.2011年10月15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云某乙購買**家園二期7號樓6單云2樓東戶的購房款90000元。
12.?2011年10月15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云某丙購買**家園二期7號樓4單元2樓東戶的購房款80000元。
13.2011年10月15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郝某甲購買**家園二期11號樓3單元4樓東戶的購房款136500元。
14.2011年10月15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云某丁購買**家園二期7號樓6單元5樓西戶、7號樓6單元2樓西戶的購房款200000元。
15.2011年11月30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賈某某購買**家園二期7號樓4單元5樓西戶的購房款79100元。
16.2012年3月16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李某某購買**家園二期11號樓2單元3樓東戶的購房款60000元。
17.2013年3月16日,被告人孟某某騙取被害人索某某購買**家園二期7號樓5單元3樓東戶、11號樓3單元3樓東戶的購房款150000元。
另查明:
1.2013年7月16日,在呼和浩特市中山路**廣場**室,被告人孟某某伙同范某某(另案處理)利用偽造的和林格爾縣公喇嘛村**家園門臉房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作為抵押,與內蒙古**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人民幣300000元的借款合同。同日,內蒙古**投資有限公司通過銀行轉賬給范某某轉入人民幣289500元。貸款后,范某某將現(xiàn)金人民幣140000元給付被告人孟某某。
2.2013年7月29日,被告人孟某某以偽造的**鎮(zhèn)**村**街路東2套門臉房房屋所有權證和**小區(qū)11號樓西連體二樓(9—10號樓門臉房)房屋買賣合同作為抵押,與內蒙古**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借款合同,騙取該公司財物共計230000元。
二、詐騙罪犯罪事實:
1.被告人孟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明知自己沒有償還能力,向被害人郝某乙借款并承諾高利。因孟某某沒有按期還款,被害人郝某乙多次催要。2012年10月30日孟某某又向郝某乙謊稱自己開發(fā)建設了“盛樂陽光小區(qū)”,并與郝某乙簽訂房屋抵押合同,承諾將該小區(qū)的4套房子抵押給郝某乙,騙取被害人郝某乙人民幣300000元。
2.2013年8月20日,被告人孟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明知自己沒有償還能力,向被害人孫某某借款,謊稱自己開發(fā)建設了“**小區(qū)”,并用該小區(qū)的3套房屋作為抵押,騙取被害人錢財共計人民幣200000元。
3.2014年4月份,被告人孟某某在明知自己沒有償還能力且沒有房地產(chǎn)開發(fā)資質和實際的建設工程,謊稱自己在和林格爾縣**鎮(zhèn)**村進行房地產(chǎn)開發(fā)需要資金,向被害人胡某某借款,騙取被害人人民幣65000元。
4.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間,被告人孟某某謊稱自己在和林格爾縣**鎮(zhèn)**村進行房地產(chǎn)開發(fā)及工程建設,以虛構的“內蒙古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第一分公司”、“內蒙古**建設有限公司第十項目部”的名義,分別與被害人魏某某簽訂《承包水、電暖、外墻保溫涂料協(xié)議書》,與被害人歐某某、陳某某簽訂《勞務施工合同》和《提前支付合同保證金的事實協(xié)議》,與被害人白某某、楊某某簽訂《建設工程擴大勞務合同》,騙取上述被害人合同保證金共計人民幣500000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指認筆錄、視聽資料、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等。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孟某某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孟某某無視國法,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合同過程中,采取隱瞞真相的方式騙取受害人財物共計人民幣343.41萬元,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被告人孟某某無視國法,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共計人民幣106.5萬元,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同時對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九條關于數(shù)罪并罰之規(guī)定。鑒于孟某某自愿認罪認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之規(guī)定,可以從寬處理。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和林格爾縣人民法院
檢察官:李曉霞
檢察官助理:賈遠
2020年9月29日
附:
1.被告人孟某某現(xiàn)羈押于和林格爾縣公安局看守所;
2.偵查卷宗十冊;
3.認罪認罰具結書、量刑建議書、換押證各一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