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越檢三部刑訴〔2020〕50號
被告人婁某某,男,1994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3306211994********,漢族,職高文化,原系紹興**財富非融資性擔保有限公司客戶經(jīng)理,住紹興市越城區(qū)城南**村**號。因本案于2019年1月28日被紹興市公安局越城區(qū)分局刑事拘留,同年2月27日變更為取保候審,2020年2月27日被本院取保候審。
本案由紹興市公安局越城區(qū)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婁某某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20年2月27日移送本院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三日內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并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卷材料。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2014年11月以來,高某甲(已起訴)在擔任紹興**財富非融資性擔保有限公司(分紹興市越城區(qū)偏門直街121號和人民中路471號兩個營業(yè)點,以下簡稱“**財富公司”)總經(jīng)理期間,先后招募李某某(已起訴)作為“委托人”,提供個人銀行卡收取資金;被告人婁某某以及梁某某、黃某甲、駱某某等人(均已起訴)作為業(yè)務經(jīng)理,負責拉客戶等,以公司擔保為名義,在無融資吸儲資質情況下,謊稱公司有正規(guī)資質,第三方均有正式抵押,以月息0.8%-1%不等高額利息為誘餌,通過發(fā)傳單、口口相傳等方式,向社會不特定人員吸收公眾存款。期間,在與客戶簽訂“個人出借咨詢與服務協(xié)議”后,將吸收的資金存入“委托人”李某某提供的個人賬戶并加蓋其私人印章,再由高某甲將資金投放給李春香(另案處理)等個人或企業(yè)用于賺取利差,部分用于支付社會不特定人員的本金及利息。截止2018年8月,高某甲共計向俞某某、黃某乙、孟某某、洪某某等社會不特定人員非法吸收資金共計人民幣51246.6萬元,其中經(jīng)過李某某提供的個人銀行卡共計吸收資金人民幣45595.1萬元,被告人婁某某任職后共計吸收資金人民幣5203.3萬元,梁某某任職后共計吸收資金人民幣12685.1萬元,黃某甲任職后共計吸收資金人民幣2419萬元,駱某某任職后共計吸收資金人民幣1630.9萬元。截止案發(fā),尚有胡關坤、周章華、蔣寶珊等340余名社會不特定人員的資金6116.1萬元未歸還,共計支付上述340余名社會不特定人員利息151萬余元。
2019年1月28日,被告人婁某某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并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案發(fā)后,被告人婁某某退贓人民幣13萬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扣押決定書、清單、常住人口基本信息等;
2、證人樊某某、潘某甲、高某乙琴、嚴某某、張某甲、張某乙、柴某某、俞某某、黃某乙、姚某某、潘某乙強、宋某某、孟某某等的證言,到案經(jīng)過;
3、被告人婁某某的供述,非同案共犯高某甲、李某某、梁某某、黃某甲、駱某某等的供述;
4、視聽資料:客戶投資登記記錄。
本院認為,被告人婁某某違反國家規(guī)定,伙同他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數(shù)額巨大,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婁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被告人婁某某在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屬自首。對被告人婁某某應分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以及第二十七條、第六十七條之規(guī)定處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紹興市越城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員:郝**
二〇二〇年三月十日
附:
1、被告人婁某某(聯(lián)系電話188********)現(xiàn)取保候審于居住地。
2、移送卷宗二冊,其他材料詳見清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