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訴 書
被告人呂某某,男,1969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3707241969********,漢族,初中文化,個體務工,戶籍所在地及住所在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街道**村**號。被告人呂某某因涉嫌犯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經(jīng)無錫市公安局濱湖分局決定,于2019年5月11日被該分局刑事拘留;因涉嫌犯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經(jīng)我院批準,于同年6月17日被無錫市公安局濱湖分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無錫市公安局濱湖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呂某某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9年8月16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同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辯護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山東**鋁業(yè)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以下簡稱**無錫分公司)負責人為王某甲(另案處理),性質為有限公司(自然人控股),住所在無錫市濱湖區(qū)梁青路**大廈**座**室,經(jīng)營范圍包括工業(yè)鋁型材、鋁制品、不銹鋼制品、防腐材料銷售、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yè)務,但法律法規(guī)限定公司經(jīng)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開業(yè)日期為2015年1月4日。
2015年1月,王某甲注冊成立**無錫分公司后,租賃無錫市濱湖區(qū)**大廈**座**室為辦公場所從事非法融資項目。后王某甲安排被告人呂某某至**無錫分公司從事融資宣傳工作并短暫代為管理無錫分公司,并由呂某某推薦**人員王某乙(已判刑)負責無錫分公司的**工作。該分公司后招聘業(yè)務員,通過發(fā)放傳單、召開推介會、組織考察、口口相傳等方式向不特定公眾進行宣傳,以融資擴大廠房建設為名,以支付24%的高額年利息和返給2%-3%投資額為紅包、贈送小禮品等為誘餌,在無錫地區(qū)吸引投資人投資。被告人呂某某在**無錫分公司負責向客戶宣傳推介公司融資項目、收益等,同時提供個人銀行賬戶給王某甲用于接收客戶投資款,接待至山東考察的客戶以及短暫代為管理無錫分公司,**無錫分公司每月支付被告人呂某某工資人民幣10000元。自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王某甲伙同被告人呂某某及王某乙等人以**無錫分公司名義,通過上述方式在無錫地區(qū)吸引朱某甲、肖某某、王某丙、王某丁、孫某某、朱某乙、倪某某、張某某、袁某某、咸某某、沈某某、吳某某等90余人投資,投資本金共計人民幣1720余萬元,損失金額共計人民幣1600萬元左右。
被告人呂某某于2016年7月31日至山東省臨朐縣公安局投案并如實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實。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無錫市公安局濱湖分局收集的企業(yè)工商登記資料、銀行卡交易記錄、借款合同、收據(jù)等書證;
2.證人證言:證人于某某、朱某甲、肖某某、王某丙、黃某某等人的證言;
3.被告人、涉案人員的供述與辯解:被告人呂某某及涉案人員王某乙、王某甲等人的供述與辯解;
4.辨認筆錄:無錫市公安局濱湖分局制作的投資人以及涉案人員王某乙對被告人呂某某的辨認筆錄。
本院認為,被告人呂某某伙同他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呂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系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被告人呂某某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系自首,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無錫市濱湖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員:李威
附:
1.被告人呂某某現(xiàn)羈押于無錫市第一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14冊、補充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