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迎某某人民檢察院
起 訴 書
并迎檢刑刑訴〔2019〕845號
被告人葉某甲(別名葉某乙),女,1979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3303231979********,漢族,大學專科文化程度,系**寶(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以下簡稱“**寶山西分公司”)**,戶籍所在地浙江省樂清市**鎮(zhèn)**村,現(xiàn)住址北京市通州區(qū)**路**號院**號樓**單元**層**(38號4號樓1112)。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7年1月20日被太原市公安局迎澤分局監(jiān)視居住,同年5月12日經本院批準(批捕后逃匿),于2019年2月18日被太原市公安局迎澤分局逮捕?,F(xiàn)羈押于太原市第四看守所。
本案由太原市公安局迎澤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葉某甲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9年4月17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9年4月19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院于2019年5月31日第一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19年7月10日補查重報。本院于2019年5月18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份,被告人葉某甲任**寶(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位于太原市迎某某**南路2號**國際商務大廈2403室)**、總經理期間,未經國家金融監(jiān)管部門批準的情況下,通過結識銀行的工作人員和招聘**,以口頭或“**寶財富時訊”雜志等方式向銀行的存儲大戶及社會上不特定人群進行宣傳推廣該公司的理財基金產品。并虛構該企業(yè)有香港某知名家族實業(yè)集團公司背景,信譽好、實力強,承諾能保本付息、無任何投資風險。以一至二年為期限,以年化收益率達11%至18%的為誘餌,利用與被害人李某某、郭某某、趙某某等30名群眾簽訂《合伙協(xié)議》、《股權收購協(xié)議書》、《借款協(xié)議書》等方式,變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達人民幣15226萬元,實際付息返款給投資人共計人民幣779.3055萬元,案發(fā)時尚有本金14446.69萬元未能返還。被告人葉某甲于2019年2月13日在江蘇省常州市被抓獲歸案。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
1.書證; 2.證人證言; 3.被害人陳述;4.被告人的供述;5.辨認筆錄。
本院認為,被告人葉某甲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guī),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數額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葉某甲歸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可以從輕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太原市迎某某人民法院
檢 察 員: 王全文
2019年8月8日
附:
1.被告人現(xiàn)羈押于太原市第四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十七冊。
3.量刑建議書一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