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長寧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滬長檢金融刑訴〔2020〕1054號
被告人劉某甲,女,1982年**月**日生,公民身份號碼4307221982********,漢族,碩士研究生,原系上海證****財富管理有限公司中山公園理財中心業(yè)務員,戶籍在**路**弄**號**室,暫住本市楊浦區(qū)**路**號**幢**室。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9年11月14日被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取保候審,2020年11月10日由本院繼續(xù)取保候審。
本案由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劉某甲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20年11月2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當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辯護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被告人劉某甲同意本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15年10月起,被告人劉某甲入職上海證****財富管理有限公司中山公園理財中心(以下簡稱“證****”)任業(yè)務員。期間,被告人劉某甲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guī)從事金融業(yè)務,以支付高額利息為誘餌,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宣傳,通過銷售約定年化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吸收公眾資金。截止案發(fā),被告人劉某甲共向82名投資人吸收資金共計人民幣(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5527萬余元,造成59名投資者損失共計1454萬余元。
2019年11月14日,被告人劉某甲經公安機關電話通知后主動到案,如實供述上述事實。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證人楊某甲、楊某乙、劉某乙的證言及其提供的《投資人信息登記表》等證實,上述人員通過被告人劉某甲購買了證****的相關理財產品。
2、同案關系證人馬某某、李某某、潘某某等人的證言、《個人出借咨詢服務協(xié)議》、《債權轉讓及受讓協(xié)議》、《收款確認書》、《智**服務協(xié)議》等書證證實,證****公司、上海**服務有限公司未獲相應資質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吸收存款的事實。
3、上海**有限公司司法會計鑒定意見書(滬司會鑒字[2020]第451號)證實,被告人劉某甲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金額。
4、被告人劉某甲提供的充值提現(xiàn)記錄截圖及相關銀行交易明細等證實,被告人劉某甲本人的投資情況。
5、公安機關出具的案發(fā)經過表格、戶籍資料等證實,被告人劉某甲的身份信息及到案情況。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劉某甲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劉某甲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guī)定,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本案系單位犯罪,被告人劉某甲為單位犯罪直接責任人員,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一條。被告人劉某甲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是自首,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劉某甲自愿認罪認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可以從寬處理。建議判處被告人劉某甲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之刑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審判。
此致
上海市長寧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員:史曉俊
檢察官助理:孫瑜陽
2020年11月20日
附:
1、被告人劉某甲(1590055****)現(xiàn)取保候審于其暫住地。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六冊。
3、《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認罪認罰具結書》各一份。
4、相關法律條文。
附:相關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第三十一條????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被告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愿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第一百七十六條????人民檢察院認為被告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jù)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并將案卷材料、證據(jù)移送人民法院。
被告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適用緩刑等提出量刑建議,并隨案移送認罪認罰具結書等材料。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