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新華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平新檢二部刑訴〔2020〕59號
1.被告人張某某,女,19**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10402********1524,漢族,高中文化,原系平頂山市新華區(qū)中小企業(yè)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客戶經理,戶籍所在地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qū),住平頂山市新華區(qū)**花園**號樓**單元**樓**戶,無前科。因涉嫌犯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9年6月20日被平頂山市公安局取保候審。2020年6月12日,經本院決定取保候審,同日由平頂山市公安局礦工路分局執(zhí)行取保候審。
2.被告人李某某,女,19**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10402********5563,漢族,本科文化,原系平頂山市新華區(qū)中小企業(yè)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客戶經理,戶籍所在地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qū),住平頂山市**號樓**單元**室,無前科。因涉嫌犯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9年6月14日被平頂山市公安局取保候審。2020年6月12日,經本院決定取保候審,同日由平頂山市公安局姚孟分局執(zhí)行取保候審。
3.被告人劉某某,女,19**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11403********0922,漢族,大專文化,原系平頂山市新華區(qū)中小企業(yè)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客戶經理,戶籍所在地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qū),住平頂山市新華區(qū)**街**家屬樓**號,無前科。因涉嫌犯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9年6月14日被平頂山市公安局取保候審。2020年6月12日,經本院決定取保候審,同日由平頂山市公安局礦工路分局執(zhí)行取保候審。
4.被告人王某某(曾用名王某甲),女,19**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10411********5585,漢族,大專文化,原系平頂山市新華區(qū)中小企業(yè)投資擔保有限公司行政人員,戶籍所在地河南省平頂山市湛河區(qū),住平頂山市湛河區(qū)**路北**棟**號,無前科。因涉嫌犯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9年6月25日被平頂山市公安局取保候審。2020年6月12日,經本院決定取保候審,同日由平頂山市公安局輕工路分局執(zhí)行取保候審。
5.被告人李某甲,女,19**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10403********5526,漢族,初中文化,原系平頂山市新華區(qū)中小企業(yè)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客戶經理,戶籍所在地河南省平頂山市衛(wèi)東區(qū),住平頂山市衛(wèi)東區(qū)**鄉(xiāng)**村**號,無前科。因涉嫌犯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9年6月25日被平頂山市公安局取保候審。2020年6月12日,經本院決定取保候審,同日由平頂山市公安局東工人鎮(zhèn)分局執(zhí)行取保候審。
6.被告人姚某某,女,19**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10421********1046,漢族,初中文化,原系平頂山市新華區(qū)中小企業(yè)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客戶經理,戶籍所在地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qū),住平頂山市新華區(qū)**路**苑**號樓**單元**樓**戶,無前科。因涉嫌犯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9年6月25日被平頂山市公安局取保候審。2020年6月12日,經本院決定取保候審,同日由平頂山市公安局中興路分局執(zhí)行取保候審。
7.被告人霍某某,女,19**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10402********1022,漢族,本科文化,寧夏**教育發(fā)展有限公司業(yè)務員,戶籍所在地河南省平頂山市衛(wèi)東區(qū),住平頂山市衛(wèi)東區(qū)**中路南**號院**號,無前科。因涉嫌犯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9年6月25日被平頂山市公安局取保候審。2020年6月12日,經本院決定取保候審,同日由平頂山市公安局建設路分局執(zhí)行取保候審。
8.被告人王某乙,女,19**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410402********5707,漢族,高中文化,原系平頂山市新華區(qū)中小企業(yè)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客戶經理,戶籍所在地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qū),住平頂山市新華區(qū)二礦**小區(qū)**號樓**號,現(xiàn)住北京市**區(qū)**北大橋北**村周轉房,無前科。因涉嫌犯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9年6月25日被平頂山市公安局取保候審。2020年6月12日,經本院決定取保候審,同日由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七里渠派出所執(zhí)行取保候審。
本案由平頂山市公安局偵查終結,平頂山市人民檢察院將被告人劉某某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一案,于2020年6月12日交予本院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20年6月12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值班律師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本院于2020年7月10日第一次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于2020年8月10日補查重報。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10年12月13日至2014年11月18日,平頂山市新華區(qū)中小企業(yè)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擔保公司)先后以河南省**農業(yè)綜合開發(fā)有限公司、河南**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平頂山市**置業(yè)有限公司、河南**集團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項城市**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項城市**節(jié)能門窗有限公司、河南省**集團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洛陽市****置業(yè)有限公司等為融資項目,采取自借自保的形式,聘用被告人劉某某、李某某、王某某、李某甲、姚某某、霍某某、王某乙、張某某為客戶經理,對外公開進行宣傳,以1-2.5%的月利率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存款。
經平頂山市明審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被告人劉某某自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期間,吸收社會公眾存款金額148萬元,吸收社會公眾存款未兌付金額202萬元,獲工資總額54988元;
被告人李某某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期間,吸收社會公眾存款金額3166萬元,吸收社會公眾存款未兌付金額1281.5萬元,獲工資總額331180.33元;
被告人王某某自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期間,吸收社會公眾存款金額73萬元,吸收社會公眾存款未兌付金額153萬元,獲工資總額84646.91元;
被告人李某甲自2013年4至5月、10月,吸收社會公眾存款金額216萬元,吸收社會公眾存款未兌付金額134萬元,獲工資總額25250元;
被告人姚某某自2013年4至5月,吸收社會公眾存款金額48萬元,吸收社會公眾存款未兌付金額1900萬元,獲工資總額102977元;姚某甲(姚某某以姚某甲名義)自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吸收社會公眾存款金額3732萬元,吸收社會公眾存款未兌付金額100萬元,獲工資總額357526元;
被告人霍某某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吸收社會公眾存款金額3463.6萬元,吸收社會公眾存款未兌付金額1390萬元,獲工資總額353377.64元;
被告人王某乙自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吸收社會公眾存款金額236萬元,吸收社會公眾存款未兌付金額398萬元,獲工資總額76104元;
被告人張某某自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吸收社會公眾存款金額5115.6萬元,吸收社會公眾存款未兌付金額1981萬元,獲工資總額558881元;張某甲(張某某以張某甲名義)自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吸收社會公眾存款金額2493萬元,吸收社會公眾存款未兌付金額無,獲工資總額264025元。
2019年6月14日,劉某某經電話通知到案;2019年6月14日,李某某被經偵民警抓獲到案;2019年6月19日,王某某、李某甲、姚某某、經電話通知到案;2019年6月24日,霍某某經電話通知到案;2019年6月24日,王某乙主動投案;2019年6月18日,張某某被經偵民警抓獲到案。被告人劉某某、李某某、王某某、張某某、李某甲、霍某某、姚某某、王某乙到案后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被告人張某某、劉某某、李某某、王某某、霍某某、姚某某、李某甲、王某乙已全部退繳違法所得。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戶籍證明、到案經過、前科證明、收據(jù)等書證;
2.證人證言:證人姜某某、朱某某、杜某某等人證言;
3.被告人供述和辯解:被告人劉某某、李某某、李某甲、王某某、張某某、霍某某、姚某某、王某乙等人供述和辯解;
4.鑒定意見。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劉某某、李某某、王某某、張某某、李某甲、霍某某、姚某某、王某乙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劉某某、王某某、李某某、李某甲、姚某某、霍某某、王某乙、張某某伙同他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二十五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劉某某、王某某、李某某、李某甲、姚某某、霍某某、王某乙、張某某認罪認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可以從寬處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平頂山市新華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官:閆愛玲
檢察官助理:路??洋
2020年9月10日
附件:
1.被告人劉某某、王某某、李某某、李某甲、姚某某、霍某某、王某乙、張某某現(xiàn)被取保候審。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六冊。
3.《認罪認罰具結書》一份。
4.《量刑建議書》一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