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趙艷麗。
委托代理人馮東勝,棗強縣曉時法律事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閆某某。
被告李某某。
原告趙艷麗與被告閆某某、李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趙艷麗及其委托代理人馮東勝、被告閆某某、李某某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被告閆某某自2006年帶著兩個孩子在山東打工生活,在2006年11月10日閆某某稱其父親住院看病向我借款25000元,還有平時因經濟不寬裕多次向我借錢,到2009年10月8日累計又借了38000元,經原告多次催要未果。因二被告是夫妻關系,借款應屬夫妻共同債務,故起訴來院要求二被告立即償還63000元,借款有閆某某打的兩張借條為證。
被告閆某某在法定期限內未提交答辯狀,庭審中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李某某在法定期限內未提交答辯狀,庭審中辯稱原告所訴不真實,有與被告閆某某串通損害我權益之嫌,我不知道閆某某借款也不同意償還。
根據(jù)原、被告的訴辯,合議庭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確定如下爭執(zhí)焦點:
原告主張被告閆某某借款63000元有何事實依據(jù)及證據(jù)?
上述借款應由誰償還?
針對第一個爭執(zhí)焦點原告主張,被告閆某某在淄博打工期間共向我借款63000元,有閆某某打的2張借條為憑,其中2006年11月10日借款25000元是用于閆某某父親看病,另外38000元是日常生活中零散借的,38000元是截止到2009年10月8日的累計數(shù)。
原告為證明其主張?zhí)峤灰韵伦C據(jù):
證據(jù)1,2006年11月10日閆某某寫的借條一張,內容為借趙艷麗25000元;
證據(jù)2,2009年10月8日閆某某所打借條一張,內容為借趙艷麗38000元。
被告閆某某對原告所述及證據(jù)1、2均無異議,稱我在山東這幾年李某某不給我們錢,我掙得又少才借的。
被告李某某稱借款不是事實,自2005年閆某某帶著兩個孩子去了山東,當時兩個孩子雖年幼(13歲和15歲)但打工有收入,再說閆某某的妹妹也在那里生活,就是借款也不用借原告的。直到2010年底閆某某才回家,我與她分居五年多,不知道借款一事,也不認可。李某某沒有提交相關證據(jù)。
針對第二個爭執(zhí)焦點原告主張,閆某某的借款發(fā)生于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借款用于給老人治病和母子的日常生活,應屬夫妻共同債務,由二被告共同償還。原告沒有提交相關證據(jù)。
被告閆某某對原告所述無異議,稱我?guī)е⒆釉谏綎|生活好幾年,在李某某起訴與我離婚的起訴書中亦有所述,提交李某某的離婚起訴書一份。
被告李某某辯稱,因為被告閆某某幾年來一直未在家生活,即使借款屬實我也不同意償還,閆某某在離婚案件中答辯時還謊稱在家共同生活,提交閆某某書寫的離婚答辯狀一份,對閆某某提交的證據(jù)離婚起訴書無異議。
原告認為二被告提交的離婚起訴書和答辯狀只是二被告離婚時的意見,與本案無關。閆某某對李某某提交的證據(jù)離婚答辯狀的真實性無異議,只是不想離婚才那樣說的。
綜合當事人陳述、舉證、質證合議庭認為,原告提交的證據(jù)1、2借條兩張是被告閆某某借款的原始憑證,能夠證明閆某某借款的事實,具有客觀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被告李某某辯稱借款不真實,原告與閆某某有串通之嫌,但沒有證據(jù)證明自己的主張,故對原告證據(jù)1、2當庭予以認定。被告閆某某提交的證據(jù)離婚起訴書和李某某提交的離婚答辯狀,二被告分別對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該兩份證據(jù)的內容與本案無關,合議庭不予認定。
經審理查明,二被告系夫妻關系,自2005年7月閆某某攜帶兩個未成年子女去山東淄博打工生活。閆某某在山東生活期間分兩次共向原告借款63000元,其中25000元用于閆某某父親治病,38000元用于撫養(yǎng)子女,有原告提交的證據(jù)及雙方當事人的陳述為憑。
本院認為,原告趙艷麗與被告閆某某的民間借貸行為,不違背國家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本案訟爭債務是屬于夫妻共同債務還是個人債務是本案的關鍵。夫妻共同債務是指夫妻雙方因婚姻共同生活及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履行法定撫養(yǎng)義務所負的債務。夫妻個人債務是指夫妻一方與共同生活無關或者依法約定為個人所負擔的債務。故判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債務屬于夫妻個人債務還是夫妻共同債務,標準有兩個:一、夫妻雙方是否有共同舉債的合意;二、夫妻雙方是否分享了債務所帶來的利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的本意是通過擴大對債權的擔保范圍,保障債權人的合法利益,維護交易安全和社會誠信,故該條款系從債權人主張權利的角度所作的規(guī)定,并不否認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一方所負債務存在個人債務與共同債務的區(qū)別,亦不免除夫妻雙方中作為借款一方負有的證明借款系基于夫妻合意或用于家庭共同生產、生活的舉證責任。關于閆某某借款25000元:一閆某某沒有告訴李某某即沒有夫妻共同舉債的合意,二借款用于為其父親看病而不是用于婚姻共同生活,故依法不予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原告要求二被告共同償還25000元不予支持,應由閆某某個人償還。關于閆某某借款38000元的事實,閆某某稱用于撫養(yǎng)兩個子女,被告李某某在認可兩個子女隨閆某某生活的前提下,稱兩個孩子打工有收入但無證據(jù)證明,借款行為發(fā)生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并且借款用于撫養(yǎng)兩個子女,故該筆借款應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對原告請求二被告共同償還借款38000元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閆某某、李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共同償還原告趙艷麗借款38000元;
被告閆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償還原告趙艷麗借款25000元。
案件受理費共1375元,由被告閆某某承擔625元,其余750元由閆某某、李某某共同承擔,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繳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送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韓彥輝
審判員 安章紅
人民陪審員 于文寧
書記員: 王世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