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趙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住大慶市紅崗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邱君,黑龍江遠東律師集團(大慶)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金魁,黑龍江大公律師事務所大慶分所律師。被告: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大慶市讓胡路區(qū)龍南。法定代表人:孫龍德,職務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董敬民,黑龍江勤禮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趙某與被告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1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7年11月2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趙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金魁、邱君、被告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董敬民到庭參加訴訟,2018年3月5日再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趙某、被告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董敬民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原告趙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各項損失共計884137元,后變更為要求被告給付原告房屋租賃損失44.5萬元、物品損失28.8萬元及利息(利息以73.3萬元為基數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息計算自2010年10月20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0年被告因進行地貌綜合整治欲對原告位于解放村紅崗公安局百業(yè)商店的兩處房屋進行拆除,因被告并未依照2001年國務院頒布的《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中規(guī)定的手續(xù)向原告出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頒發(fā)的拆遷許可,亦未與原告達成拆遷補償協議,原告拒絕了被告的拆遷行為。2010年10月下旬被告對原告的兩處房屋采取了強制停水、停電、停暖(以下簡稱三停行為),因原告已經將房屋出租給其他人員作經營使用,被告的三停行為導致租戶無法繼續(xù)經營,要求原告退還房屋租金,支付搬家費用并賠償經濟損失。經原告計算被告的三停行為給原告造成各項損失為:A座房屋提前解除合同退還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共5個月的租金12.5萬元和違約金6萬元、物品損失10.6萬元,及以29.1萬元為基數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自2010年10月20日至實際給付之日止的利息;B座房屋提前解除合同退還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共8個月的租金20萬元和違約金6萬元、物品損失18.2萬元及以44.2萬元為基數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自2010年10月20日至實際給付之日止的利息。2011年1月25日被告與原告就房屋地上建筑物的拆除達成了補償協議并實際履行完畢,但對三停行為給原告造成的損失卻避而不談,房屋拆除后,原告一直要求被告賠償因其三停行為給原告造成的經濟損失,被告一直未予答復。原告認為被告行為違反了2001年國務院頒布的《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六條、第十三條、第十六條、《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五條,故起訴至法院,請求法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辯稱:本案涉案房屋的拆除是大慶市城市管理局依據大慶市人民政府專題會議紀要2010年第31次會議紀要精神而作出的行政拆除、拆遷行為,被告按照該會議精神只是針對市城管委確認被拆遷的合法建筑,補償資金由被告出具,被告只起到出具補償資金的作用,并不是行政執(zhí)法主體,因此原告應提起行政訴訟而不是民事訴訟,被告不應成為本案的訴訟主體。原告兩處房屋均獲得了相應補償并分別簽訂了拆遷補償合同和補償協議書,該兩份協議書對原告的補償的事項已經全部補償完畢。拆遷補償合同(采油二廠)第十條明確約定了爭議的解決法院為甲方所在地法院,因此該爭議應在讓胡路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關于補償協議書(安裝公司)約定非常明確,對該涉案房屋約定為一次性處理,原告承諾一次性處理后與被告不存在任何不清事項并保證絕不上訪、訴訟等,如果原告違反約定應退換該房屋的補償款項。關于原告訴狀中所稱的“三停”行為,因被告不是該房屋的供水、供電、供暖的主體,被告對原告所稱的三停行為并不知情,即使存在三停行為也不是被告所為。綜上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請。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庭審中,原告向法庭舉證如下:一、拆遷補償合同一份,被告對該證據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合同中明確約定了拆遷補償的金額,原告搬遷的過程中的損失都由原告自行承擔,原告搬遷前,應當結清的各項費用、由此產生的后果由原告負責(第七條),因此原告就涉案房屋的補償問題水、電、暖費問題等不應再向被告主張。本拆遷補償合同是原、被告之間真實意思表示,即使存在爭議按照合同第十條約定也應該向讓胡路區(qū)法院提起訴訟而不是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認為,本案為財產損害賠償糾紛,原告因被告拆遷前的三停行為給其造成損失而提起的訴訟,不屬于因履行拆遷補償合同提起的訴訟,故被告的質證意見不成立,本院依法對該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二、(2014)讓民初字第2297號民事調解書及補償協議書各一份,被告對該組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協議書第四條明確約定原告收到補償款后,此事為一次性處理與被告不存在不清事項,也不存在任何債權、債務并保證絕對不再有上訪、訴訟等糾纏之事,在補償之時對原告的所有矛盾和補償事宜已經在該協議中明確,所以原告不應再向被告主張任何賠償,因本民事調解書是速裁調解書有些房屋的拆除的背景及相關的事由在這里并沒有明確的記載和調查,原告依據不充分,屬于行政拆除行為。本院經審查,依法對該組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三、關于趙某房屋拆遷補償事項的法律意見一份,被告對該證據的內容有異議,認為即使該法律意見是大慶油田企管法規(guī)部出具的也是油田內部之間對本案案情的探討和看法,法規(guī)部提出的任何看法和法律意見都不具有實際的法律效力,不應該將油田內部單位之間對案情探討的意見當做認定的事實加以采信更何況這只是一份法律意見書。本院經審查,對該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四、原告與五名租戶即申某、任某、何某、汪某、袁某簽訂的租賃合同及收條各五份,被告對該組證據的真實性和證明的問題均不予認可,認為被告已與原告簽訂兩份補償協議,對補償款項及補償款項后不存在任何糾紛都有明確約定。本院經審查,依法對該組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五、照片四十張、票據五張,被告認為被告對原告已經補償完畢。本院認為,四十張照片沒有時間信息,同時也不能從照片中判斷出照片內容與本案有關,故對該四十張照片不予采信,五張票據并非國家規(guī)定的統(tǒng)一發(fā)票,故對該五張票據不予采信。六、錄音光盤兩張及文字材料一份,被告對證據的真實性及證明的問題均有異議,認為即使存在談話的相關內容也也因為原告在一直通過上訪和到管理局相關部門進行相關主張時,不同領導、不同人員對相關事項的判斷及尋求化解社會矛盾如何使當事人息訴止爭的一些看法和觀點,這些看法和觀點只是探討問題時形成的,不具有法庭舉證的證明效力,原告不應該將相關探討問題作為證據出示。本院經審查,錄音光盤及其文字材料僅是被告單位的職工對本案解決問題的個人意見,故本院依法不予采信。七、證人申某、任某、何某、汪某的證言,被告認為四位證人與被告無關,是否真實存在都是與原告之間的關系,通過行政拆除被告對原告的補償在兩份補償合同中已經約定非常清楚,原告不應該向被告主張任何補償或者賠償責任。本院經審查,結合證據四依法對證言予以采信。庭審中,被告向法庭舉證如下:一、大慶市人民政府專題會議紀要第31次(2010年),原告認為該證據是復印件,同時該證據與生效法律文書及被告法律意見書中自認的拆遷事實相矛盾。本院認為,因該證據系復印件,故對該證據依法不予采信。二、補償協議書、(2012)讓民初字2297號民事調解書、拆遷補償合同各一份,原告認為本案原告主張的是兩份補償協議以外的,因被告侵權行為導致原告墊付的和額外的相關損失,發(fā)生在房屋拆遷之前。本院經審查,依法對該組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0年被告因進行地貌綜合整治欲對原告位于解放村紅崗公安局百業(yè)商店的A座、B座房屋進行拆除,因原、被告未就拆遷補償達成協議,原告拒絕了被告的拆遷行為。2010年10月下旬被告對原告的兩處房屋采取了三停行為,因原告已經將房屋出租給其他人員作經營使用,被告的三停行為導致租戶無法繼續(xù)經營,要求原告退還房屋租金,支付搬家費用并賠償經濟損失。2011年1月25日,原、被告簽訂拆遷補償合同就A座房屋的補償問題達成一致意見,被告給付原告補償款77萬元。2012年10月30日,原、被告就B座房屋拆遷補償達成協議,被告補償原告購房款及利息20萬元(1988年4月至2011年5月)、維修、裝修等費用564010元,該協議內容后經(2012)讓民初字2297號民事調解書予以確認,并且已經履行完畢。另查明,2008年5月10日,原告與任某(B座房屋)簽訂房屋租賃協議,約定月租金4000元,租金按年支付,租期為五年,2011年3月9日,原告返還任某房租32000元并給付違約金9600元,2008年6月30日,原告與何某(B座房屋)簽訂房屋租賃協議,約定月租金8000元,租金按年支付,租期為五年,2011年2月2日,原告返還何某房租31000元,2009年6月15日,原告與汪某(B座房屋)簽訂房屋租賃協議,約定月租金6000元,租金按年支付,租期為五年,2010年11月28日,原告返還汪某房租48000元并給付違約金14400元,2010年4月10日,原告與袁某(B座房屋)簽訂房屋租賃協議,約定月租金7000元,租金按年支付,租期為五年,2010年12月5日,原告返還袁某房租56000元并支付違約金16800元。原告共退還B座房屋四名租戶房款167000元并支付違約金40800元。原、被告未能就本案訴訟請求達成一致意見,故起訴至法院,要求被告給付:A座房屋提前解除合同退還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共5個月的租金12.5萬元和違約金6萬元、物品損失10.6萬元和以29.1萬元為基數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自2010年10月20日至實際給付之日止的利息;B座房屋提前解除合同退還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共8個月的租金20萬元和違約金6萬元、物品損失18.2萬元和以44.2萬元為基數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自2010年10月20日至實際給付之日止的利息。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一、原告的求償權利是通過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實現;二、本院對本案是否有管轄權;三、原告的訴訟請求是否已經包含在原、被告簽訂的拆遷補償合同和補償協議書中。關于爭議焦點一,本院認為,拆遷補償協議書中“2011年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綜合執(zhí)法支隊將上述房屋(即B座房屋)拆除”的記載和(2012)讓民初字第2297號民事調解書“2011年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地貌綜合整治,將原告的房屋(即B座房屋)強制拆除”的記載,證明本案被告對原告B座房屋進行了強制拆除。2016年2月24日,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企管法規(guī)部出具的關于趙某房屋拆遷補償事項的法律意見中已經明確“2010年10月下旬,局綜合執(zhí)法支隊對趙某A(505.9平方米)、B(585.72平方米)兩座房屋強制停水、停電、停暖”。故2010年10月被告對原告的兩座房屋實施三停行為,2011年進行了強制拆除,因其侵權行為給原告造成了損失,被告作為侵權行為人應對原告的損失承擔責任,本案被告適格。雖然被告辯稱拆除行為是由行政機關組織牽頭,并提供會議紀要加以證明拆除行為的決策部門是行政機關,但本院認為該證據只是整治活動的宏觀指導性文件,不是判定具體賠償主體的當然依據。現被告未提供例如加蓋行政機關印章的責令整改通知書、限期拆除決定書、強制拆除通知書等能夠足以證明賠償主體系行政機關的其他證據,故本院僅能依據具體實施拆除行為的主體來認定賠償主體。根據已查明的法律事實,被告下屬部門具體實施了拆除行為,故被告的答辯意見本院不予采納。關于爭議焦點二,本院認為,根據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并非是就原、被告于2011年1月25日簽訂的拆遷補償合同提起訴訟,而是就被告拆遷前的三停行為給原告造成的損失提起訴訟,故不應適用拆遷補償合同第10條關于爭議解決的約定。而本案的侵權行為地在大慶市紅崗區(qū),故本院對本案具有管轄權。關于爭議焦點三,本院認為,根據原、被告簽訂并已經履行完畢的拆遷補償合同第7.3條“乙方在搬遷過程中發(fā)生的物品丟失、設備損壞、人員傷亡等情況,由乙方自行承擔”和7.5條“乙方在搬遷前應當結清水、電、熱費以及房租費等各種費用。由此產生的后果由乙方負責”的約定,被告已就原告對A座房屋的訴訟請求中房租及其違約金、被淹物品損失賠償完畢。原告主張的關于B座房屋的提前解除租賃合同退還的房租及違約金訴訟請求,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補償協議書第二條“甲方同意補償乙方房屋購房款及利息200000.00元(1988.4-2011.5)、維修、裝修等費用564010.00元,合計764010.00元”的約定可知,被告僅補償原告關于B座房屋的購房款及利息、維修、裝修等費用,并未補償原告因提前解除合同退還的房租及違約金,故被告應當依法予以賠償,自2010年10月被告開始對原告的房屋實行三停行為至2011年5月共計8個月,根據原告與四名租戶簽訂的房屋租賃協議可知B座房屋每個月的租金共計25000元,8個月的租金20萬元,但根據原告提供的四名租戶的收條可知,原告共返還四名租戶房款167000元并支付違約金40800元,共計207800元,本院依法對該部分予以支持,對于超過的部分不予支持。對原告主張的B座房屋的房屋強拆時的物品損失,本院認為,根據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當人事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原告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其事實主張,故本院依法不予支持。關于原告主張的B座房屋損失的利息請求,本院認為,因原告遭受的財產損失金額巨大,且三停行為給原告造成的損失已達七年之久,故原告損失以利息方式填補具有客觀性、合理性、必要性。為此,本院酌定應以原告提前解除合同退還的房租及違約金207800元為本金,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長定期存款利率,自三停行為發(fā)生時間2010年10月20日起至本金全部清償之日止期間計算利息損失。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條、第六條第一款、第十五條第一款第六項、第十九條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5日給付本案原告趙某財產損害賠償金人民幣207800元及利息(利息以207800元為基數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長定期存款利率計算自2010年10月20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止);三、駁回原告趙某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1130元,由被告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負擔4417元,由原告趙某負擔6713元。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