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趙海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工人,住海興縣。
原告:趙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海興縣。
二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趙維國,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干部,住海興縣,系二原告之父。
二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武洪強,河北滄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海興縣香坊鄉(xiāng)邊莊村民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戴士義,任村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祁洪海,河北海之光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趙海濱、趙某某與被告海興縣香坊鄉(xiāng)邊莊村民委員會承包地征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9月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趙海濱、趙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趙維國、武洪強,被告海興縣香坊鄉(xiāng)邊莊村民委員會的法定代理人戴式義和委托訴訟代理人祁洪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原告趙海濱、趙某某原系海興縣香坊鄉(xiāng)邊莊村民,趙海濱xxxx年xx月xx日出生,曾用名趙文濱,趙某某xxxx年xx月xx日出生,曾用名趙文梅,1992年海興縣香坊鄉(xiāng)派出所的常住人口登記表顯示二原告的戶口均登記在邊莊村村民趙維民名下。
1996年邊莊村進行土地調整時制定了《邊莊村土地調整實施方案》,方案第二條第三項規(guī)定:計劃生育的胎次按1989年河北省新計劃生育條例為準。凡出生在89年12月31日前的部分都可分得土地;90年1月1日以后的計劃內二胎可分得土地,合法抱養(yǎng)的一胎、二胎可分得土地;凡在90年1月1日以后超生的三胎、四胎不得分給土地。第二條第六項規(guī)定:在校的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服役的解放軍戰(zhàn)士應分得土地。
2015年因核電建設國家征用了邊莊村的部分土地,2015年9月28日邊莊村民代表通過的土地征收補償費方案是按現(xiàn)在的土地承包人確定的土地補償款的分配,第二條顯示:地份按土地承包期30年計算,至今已完成17年,還剩余13年,按每年承包費900元×13年等于11700元,再乘以核電占地3910.15畝,再除以當時分地合同人口數(shù)1496人,每人應分30580元正。
2016年1月14日邊莊村民代表通過的對外土地承包費方案第一條顯示:非農業(yè)人口不分(錢)。
再查明,原告趙海濱、趙某某的父親為趙維國,趙維國的大哥為趙維民,四弟為趙維群。1992年二原告戶口在趙維民名下時分配了承包土地,后趙維民將二原告的承包土地交由四弟趙維群耕種,核電征用土地方案通過后,邊莊村委會向趙維群發(fā)放了7個人的土地補償款。趙維國知道后與趙維群就補償費的歸屬發(fā)生爭議,后經調解趙維群給付趙維國10000元解決了一人的土地補償費問題,2016年2月8日趙維國給趙維群出具了爭議已解決的書面材料。
另查明,庭審中原告提供的1992年趙維民戶口本名下人員為6人(含趙海濱、趙某某),原告提供的1998年邊莊村上半年各項集資表顯示趙維民名下人口為6人,趙維群名下人口為6人,原告提供的邊莊村原黨支部書記張先棟的證明材料顯示:1996年《邊莊村土地調整實施方案》通過后,趙維民、趙維群所在的第四生產隊人口是252人,其余五個生產隊每隊的人口是250人,四隊比其他五個隊多出2人,經當時村長李玉臣做趙維群的工作,趙維群名下有8口人的地,他少要1口人的地就變成7口人的地。被告提供的趙維群1999年3月1日簽訂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顯示家庭戶口為7人,但上述證據(jù)均未顯示具體人員名字。
上述事實由原、被告陳述、戶口頁、土地調整實施方案、村委會代表通過的土地補償分配方案、趙維國書面材料、張先棟書面材料、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戶口明細表、集資表等證據(jù)證實。
本院認為,本案中原、被告爭議的是原告是否應當分配征收土地的補償費用,而不是對補償費數(shù)額的爭議,屬于承包地征收補償費用分配權糾紛。
被告村委會于2015年9月28日經邊莊村民代表通過的土地征收補償費方案是按現(xiàn)在的土地承包人數(shù)而確定的土地補償款的分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并無不當。
本案中二原告戶口在趙維民名下時分配了承包土地,后經二原告父親趙維國同意將二原告的承包土地交由趙維群耕種,1996年土地調整時經當時村干部做趙維群的工作,趙維群名下有8口人的地,他少要1口人的地就變成7口人的地。核電征用土地補償費分配方案通過后,邊莊村委會向趙維群發(fā)放了7個人的土地補償款。趙維國知道后與趙維群就補償費的歸屬發(fā)生爭議,后經調解趙維群給付趙維國10000元解決了一人的土地補償費問題,2016年2月8日趙維國給趙維群出具了爭議已解決的書面材料。以上事實充分證明了二原告所爭議的補償費問題與趙維群之間形成了另外一種法律關系,與本案不是同一法律關系。關于剩余一人補償費問題,由于1996年土地調整時趙維群放棄了一人的土地承包權,至于放棄的是誰的承包權,現(xiàn)有證據(jù)不能證明,同時涉及趙維群的利益,可另案處理。
原告向被告村委會主張分配征收土地的補償費用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故對二原告的主張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趙海濱、趙某某對被告海興縣香坊鄉(xiāng)邊莊村民委員會的訴訟請求。
案件案受理費1397元,減半收取計699元,由二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遞交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如輝
書記員:李青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