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臨西縣第二人民醫(yī)院。住所地河北省臨西縣河西鎮(zhèn)順河北街7號。
法定代表人李林華,該院院長。
委托代理人鄭長喜,河北邢廣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趙某。
法定代理人趙學強。
法定代理人柏金珠。
委托代理人張毅,河北法勝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臨西縣第二人民醫(yī)院因醫(yī)療損害責任糾紛一案,不服臨西縣人民法院(2015)臨民初字第121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雙方當事人的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09年7月12日19時,趙某之母柏金珠以“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入住臨西縣第二人民醫(yī)院。次日1時5分,產下一男嬰,即趙某。后趙學強、柏金珠發(fā)現趙某左上肢活動障礙,轉至聊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就診。經該院診斷,為左側臂叢神經損傷。2011年7月5日,趙某向本院起訴,對臨西縣第二人民醫(yī)院醫(yī)療行為給其造成傷害,請求賠償。訴訟中,本院委托河北省邢臺司法醫(yī)學鑒定中心對醫(y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進行鑒定。2011年10月28日,該鑒定中心作出(2011)臨鑒字第005號醫(yī)療過錯意見書,認定臨西縣第二人民醫(yī)院對柏金珠在生產、搶救、護理過程中出現新生兒臂叢神經損傷,院方有過錯,為主要因素。2011年12月14日,本院作出(2011)臨民初字第188號民事判決,根據鑒定意見,按70%比例判令臨西縣第二人民醫(yī)院賠償趙某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護理費、交通費、醫(yī)療過錯鑒定費33,842.45元?,F判決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后趙某再次起訴,根據其申請,本院委托河北省邢臺司法醫(yī)學鑒定中心對傷殘等級等進行鑒定。2012年6月19日,該鑒定中心作出(2012)臨鑒護字第100號護理等級意見書,認定趙某為部分護理依賴;護理期限90日;后續(xù)治療費20,000元;(2012)臨鑒字第356號傷殘評定意見書,認定趙某為六級傷殘。趙某支付鑒定費1,600元,交通費101元。本案中,趙某訴請殘疾賠償金101,860元,護理費3,799.8元,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0元,營養(yǎng)費1,500元,交通費1,000元,鑒定費1,600元,后續(xù)治療費20,000元,按70%比例由被告賠償110,711.86元,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原審另查明,對于事發(fā)過程及過錯問題,被告認為已在上訴期內上訴,判決是否生效存有異議。醫(yī)療過錯鑒定中,未明確被告在生產、搶救、護理中具體哪一環(huán)節(jié)存在過錯,請求鑒定人出庭。邯鄲華康醫(yī)院診療行為和聊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建議不符,是否存在過錯鑒定未予說明,該院實際加重原告損傷,應承擔相應責任。庭后,查閱本院(2011)臨民初字第188號民事卷宗,判決為生效判決。卷宗中醫(yī)療過錯鑒定分析說明載明被告過錯明確,對請求鑒定人出庭不予準許。此外,該鑒定列明鑒定材料為柏金珠在被告、聊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及邯鄲華康醫(yī)院的住院病歷等,應認定鑒定人系對全部醫(yī)療過程進行評價,其中包含邯鄲華康醫(yī)院的醫(yī)療行為,綜合認定得出“院方有過錯,為主要因素”的最終意見。故邯鄲華康醫(yī)院是否存在過錯及過度治療,與被告無直接聯系,申請鑒定事項與本案無關。此外,邯鄲華康醫(yī)院與聊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建議不符,并非過錯;原告訴請賠償,未要求邯鄲華康醫(yī)院擔責。故對被告意見不予采信,對其申請不予準許,對原告證據予以認定。
原審認為,公民享有健康權。由于過錯侵害他人健康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柏金珠到被告處待產,后在生產、搶救、護理中,趙某出現臂叢神經損傷。經鑒定,被告醫(yī)療行為存在過錯,且為主要因素,故對趙某造成的損害予以賠償。綜合過錯程度及本案案情,酌定被告承擔趙某損失的70%。趙某賠償數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結合當事人意見,計算如下:1、殘疾賠償金:原告為農村居民,六級傷殘,河北省2015年公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86元。殘疾賠償金為:10,186元×20年×50%=101,860元。2、護理費:原告鑒定護理期限為90日,其父母趙學強、柏金珠均為農村居民,應以農林牧漁業(yè)年平均工資計算。河北省2015年公布農林牧漁業(yè)年平均工資15,410元。護理費為:15,410元÷365天×90天=3,799.73元。3、營養(yǎng)費:原告主張50元/日,計算30天。被告認為應按30元/日計算。鑒于(2011)臨民初字第188號民事判決已對先前營養(yǎng)費作出裁判,故對被告意見予以支持。營養(yǎng)費為:30元×30天=900元。4、交通費:原告主張1,000元,被告認為應按票據計算。鑒于(2011)臨民初字第188號民事判決已對交通費作出裁判,故按原告提交票據,支持交通費101元。5、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告請求30,000元,被告認為過高。綜合考慮事發(fā)給趙某造成的身體傷害和精神痛苦,并結合當地經濟水平,酌情確定為25,000元。6、鑒定費:原告主張1,600元,被告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7、后續(xù)治療費:原告主張20,000元,被告不認可。因該項費用尚未實際發(fā)生,故原告可待發(fā)生后另行主張。以上費用共計:101,860元+3,799.73元+900元+101元+25,000元+1,600元=133,260.73元。被告按70%承擔,數額為:133,260.73元×70%=93,282.51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五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原審判決:一、被告臨西縣第二人民醫(yī)院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趙某殘疾賠償金、護理費、營養(yǎng)費、交通費、精神損害撫慰金、鑒定費,共計人民幣93,282.51元。二、駁回原告趙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790元,由原告趙某負擔60元,被告臨西縣第二人民醫(yī)院負擔730元。
上訴人臨西縣第二人民醫(yī)院主要上訴理由:1、原審不追加邯鄲華康醫(yī)院為當事人參加訴訟,明顯不當。被上訴人的損傷歷經上訴人、聊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邯鄲華康醫(yī)院等三家醫(yī)院相繼進行治療,作為三級醫(yī)院的聊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對被上訴人的損失予以明確診斷,作為民營醫(yī)院的邯鄲華康醫(yī)院卻為被上訴人進行了左前臂畸形矯正術,該手術顯屬不當,存在過度治療;邯鄲華康醫(yī)院是否擔責,需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確定;被上訴人2012年起訴時法院在我方申請下就依法通知了邯鄲華康醫(yī)院參加訴訟。2、對(2012)臨鑒字第356號傷殘評定意見書與(2012)臨鑒護字第100號護理等級意見書提出異議,原審未依法通知鑒定人出庭;傷殘評定意見書不能作為認定傷殘等級的依據,該鑒定系2012年對方訴我方時鑒定機構出具,但該案至今未有結果;鑒定意見不能反映現時情況。3、臨西縣人民法院(2011)臨民初字第188號民事判決未生效,不能作為裁判的依據。請求發(fā)還重審或追加邯鄲華康醫(yī)院參加訴訟待鑒定后明確各方責任的基礎上予以判決。
被上訴人趙某一方主要答辯意見:1、(2011)臨民初字第188號民事判決已發(fā)生效力,且上訴人履行了判決確定的給付義務。2、上訴人主張的華康醫(yī)院存在過度治療沒有依據,且被訴人在一審時沒有對華康醫(yī)院提出相關的訴訟請求,其主張追加華康醫(yī)院參加訴訟沒有法律依據。3、邢臺市司法醫(yī)學鑒定中心的傷殘評定意見書是在被上訴人傷情穩(wěn)定后由鑒定機構依法作出,雖然被上訴人仍需要神經營養(yǎng)和康復治療但對其傷殘程度不會產生影響,被上訴人由于左臂神經損傷,至今連厚重的衣服穿脫都不能獨立完成。4、一審開庭前對方沒有提出鑒定人出庭申請,也未提出有事實依據支持的相關的理由。請求維持原判。
經審理查明,本院庭審時,上訴方稱1、原審法院不追加邯鄲華康醫(yī)院,以通知方式告知程序違法。2、就醫(yī)療損害糾紛產生的訴訟,第一次是2011年的188號案件,中間又起訴又撤訴,具體幾次代理人不清楚,出實體判決本案是第二次。原審庭審時告知對臨西縣第二人民醫(yī)院追加當事人、鑒定申請。其他與一審認定基本一致。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本案中,趙某臂叢神經損傷,業(yè)經司法鑒定認定,臨西縣人民法院(2011)臨民初字第188號民事判決亦予采信,其傷殘、護理期限等的評定亦因神經源性損害致左上肢活動障礙作出,前后鑒定依據具有一致、連貫性,能夠說明趙某的傷殘真實情況,臨西縣第二人民醫(yī)院要求鑒定人出庭已無實際意義;同理,由于前次鑒定已經說明院方過錯為主要因素,且被上訴人向上訴人主張按比例賠付自己損失,臨西縣第二人民醫(yī)院再行要求追加當事人依據不足;上訴人主張的原審程序問題,不影響案件的實體審理,不再考慮。綜上,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經調解無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790元,由上訴人臨西縣第二人民醫(yī)院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 濤 審 判 員 楊善敏 代理審判員 閆海燕
書記員:杜志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