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趙景芝,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現住北京市大興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盧娜,北京金鉦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現住永清縣。委托訴訟代理人:申素梅,河北恒帆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趙景芝與被告劉某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1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趙景芝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盧娜、被告劉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申素梅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趙景芝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解除原告與被告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2.判令被告返還原告房款275000元整,并賠償一年的利息損失4125元(最終利息損失計算至被告返還全部房款之日止);3.判令被告支付原告違約金391500元;4.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向廊坊千居房地產鄉(xiāng)紀有限公司支付的居間服務費、貸款代理費、辦房手續(xù)費等經濟損失共計26525元;5.本案訴訟費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2017年1月6日,原告和被告在廊坊千居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的居間服務下,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原告購買被告單獨所有的位于永清縣房屋,房屋總價款為1305000元整。根據合同約定,原告在2017年1月6日向被告支付了首付款275000整,并向廊坊千居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支付居間服務費、貸款代理費、辦房手續(xù)費等共計26525元整。在合同履行過程中,被告將涉案房屋轉賣第三人高XX,而且該房屋還有抵押,已經構成根本違約,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給原告造成重大損失、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故原告起訴,請求法院查清案件事實,作出公平公正的判決,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劉某某辯稱,原告訴訟請求解除房屋買賣合同,被告認為沒有必要,因為雙方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于2017年2月18日已經解除了。原告第二至四項訴訟請求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應予駁回。訴訟費不應由被告承擔。原告所訴稱的事實與本案真正的事實不符。本案中原告先行違約,沒有按照房屋買賣合同約定的內容履行,原告根本違約。在原告違約后,被告于2017年2月14日向原告和中介公司送達了《催告函》,雙方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已經解除,原告并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事實是:原、被告雙方通過廊坊千居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2016年10月1日就買賣被告所有的位于永清縣XX號樓X單元XXX室樓房達成協(xié)議,原告向被告交付定金5萬元。被告等了原告很長時間,原告在2017年1月6日才又湊了225000元,連同已經交付的5萬元定金共計湊了首付款275000元,當日到興業(yè)銀行做了面簽,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并申請了銀行貸款手續(xù),說貸款很快下來,當時被告滿心歡喜。因為被告著急用錢才賣的房子,只等尾款103萬元批下來被告就可以用于償還借款和另買一處房產。但是過了一星期左右,銀行通知說原告的當前征信有逾期,而且非常嚴重,不符合貸款條件。于是原告找到中介和被告一起商議說再給一段時間,等貸款下來。這樣又等了一個月的時間,再次去興業(yè)銀行,問貸款事宜,銀行說原告仍然有逾期,征信不良,原告說還上了,銀行要還款證明。被告和千居中介的李XX一起到北京大興區(qū)找原告去銀行查詢???打印出來銀行流水的信息資料,被告和李XX帶著資料到興業(yè)銀行交付。興業(yè)銀行辦事人員稱這個沒有用,再經銀行查詢,又查出原告其他銀行卡的逾期記錄,原先的不良信息仍然存在,還是無法辦理貸款審批事宜。當時被告問銀行什么時間能辦理貸款,銀行稱不確定時間。因為被告急需尾款,去處理其他事宜,不然房子可能被債權人查封,就與原告協(xié)商,讓其先支付尾款的一半50萬元,將房屋過戶,其他再由原告湊齊;但原告說拿不出,就是30萬也湊不上,還不定什么時間。被告因著急曾三次到興業(yè)銀行問貸款事宜,銀行方面說原告的征信逾期問題非常嚴重,在固安也是貸款買房,負債過高,征信不良,短期內不能辦貸款。被告及其母親多次找中介問房屋的尾款何時能到位,何時能過戶,被告也通過手機與中介李XX聯(lián)系,李XX說只能等銀行貸款批下來才能辦理,銀行???批,我們也不敢,如果銀行貸款不批下來,我們沒地方給你們弄錢去。因被告要買的另外一處房子要用錢交款,其他的債權人也一直在催債,非常著急,被告找原告和中介,讓把尾款支付給被告,原告說用她侄女的姓名去申請貸款,她侄女沒有銀行征信不良,被告考慮這個環(huán)節(jié)時間太長,也違法,自已也不知道后果,沒有答應。原告又說她把房子以她的姓名登出去賣,被告說我的房子為什么你去賣?被告又向原告提出再給其尾款的一部分即50萬元就將房子過戶到原告名下,然后剩余的尾款再給補齊,給了原告半個月的時間,原告沒給被告任何回復,也沒和中介說到底怎么辦。因原告的行為已經嚴重違約,無奈,被告于2017年2月14日向中介公司和原告都送達了書面的《催告函》,告知原告收到本催告函三日內與原告方聯(lián)系并將剩余全部尾款103萬元以現金或銀行轉帳方式支付給原告方,否則賠償原告方造成的一切經濟損失。但是原告卻沒有與被告聯(lián)系并交尾款。至此,雙方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解除,此后被告可以對房屋行使所有者權利。因為原告征信有不良記錄,且其在固安縣也有貸款買房,負債太高,所提交的資料不能辦理貸款,導致尾款103萬元不能到位,使得被告賣房用錢的愿望成為泡影,造成了房款下不來,所欠外債不能清償,房子被法院查封的后果。由于是原告違約,故原告應向被告支付該房屋總價款30%的違約金,所交付的275000元房款沖抵違約金后,余款用于彌補其給被告造成的損失,被告將在本案后依法依約追究本案原告的違約責任。被告根據合同約定有權單方解除買賣合同,因此被告在催告函到達原告處3日后才與第三人高XX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但是被告并未將該房屋實際交付給,也未將產權過戶,后高XX通過訴訟方式解除了雙方的房屋買賣合同。即使雙方未能解除合同,根據《房屋買賣合同》的約定也是免責的,無需承擔違約責任,原告訴稱的理由根本不能成立,被告沒有違約,而是原告先行違約。根據合同約定居間服務費應由原告承擔,并且是原告違約,不應由被告承擔。綜上,請法庭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10月1日,劉XX(劉某某之父)作為售房方(甲方)代簽人與購房人即本案原告趙景芝(乙方)及居間人廊坊千居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丙方)共同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一份,約定甲方自愿將坐落在永清縣XX號樓X單元XXX室的房屋(所有權人為本案被告劉某某)出售給乙方,建筑面積109.43㎡,產權證號永房權證直字第××號,附屬用房地下室面積16.74平米,實際成交價格1305000元。乙方向丙方交納居間費1萬元,???款代理費1萬元,辦房手續(xù)費(評估費)6525元。乙方支付房款的具體方式為:第一次在合同簽訂的同時向甲方支付定金5萬元,第二次支付首付27.5萬元,第三次由銀行下發(fā)貸款支付甲方其余尾款103萬元。2017年1月6日,被告劉某某作為售房人(甲方)與購房人原告趙景芝(乙方)及居間人廊坊千居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丙方)共同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一份,約定甲方(房屋所有權人)自愿將坐落在永清縣城內XX號樓X單元XXX室的房屋出售給乙方,建筑面積1118.49㎡,產權證號冀(2016)永清縣不動產權第XXXXX號,附屬用房地下室面積16.74平米,實際成交價格為1305000元。乙方須向丙方交納居間費1萬元,貸款代理費1萬元,辦房手續(xù)費(評估費)6525元。在本合同簽訂的同時,甲方向丙方交付該房屋房本,乙方向甲方交付定金5萬元,丙方收訖產權證后,要求甲、乙雙方準備辦理房屋產權證過戶手續(xù)所需的全部資料,并協(xié)助雙方辦理該項過戶手續(xù)。乙方支付其余房款的具體方式為:第一次支付定金5萬元,第二次支付首付27.5萬元,第三次由銀行下發(fā)貸款支付甲方其余尾款103萬元。合同第六條為違約責任條款,其中第3款約定,甲方若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構成根本違約,且乙方有權以書面通知的方式解除房屋買賣合同:1.甲方提供的該房屋所有權證,原購房合同等相關產權證明手續(xù)不真實、不完整、無效,導致乙方無法取得房屋所有權的;2.該房屋被查封或限制轉讓,導致乙方無法取得房屋所有權的;3.逾期履行本補充協(xié)議的補充條款超過十五日的;4.拒絕將該房屋出售給乙方或者擅自提高房屋交易價格的;5.將該房屋出售非第三方的。甲方出現上述根本違約情形之一的,甲方應在違約行為發(fā)生之日起十五日內,以相當于該房屋總價款的30%向乙方支付違約金;丙方收取乙方的所有費用不予退還,由甲方直接賠付乙方。第4款約定,甲方認可乙方以貸款方式付款時:1.貸款過程中,乙方提出終止貸款行為,則乙方必須補齊所差房款,并繼續(xù)履行該合同,同時承擔由此引起的經濟損失,已交納給丙方用于協(xié)助辦理貸款的服務費不予退還;2.乙方須保證所提供的各種資料與證明的真實、合法、有效,如因乙方不符合銀行放貸要求,造成的貸款未果,由乙方承擔相應責任及經濟損失;3.乙方須按規(guī)定到指定銀行辦理貸款手續(xù),否則貸款延期責任由乙方承擔。第5款約定,乙方若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乙方構成根本違約,且甲方有權以書面通知的方式解除房屋買賣合同:1.提供的證件等購房所需的資料不完整、不真實或無效,導致無法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xù)的;2.拒絕購買該房屋的;3.逾期履行本補充協(xié)議的補充條款超過十五日的。乙方出現上述根本違約情形之一的,乙方應在違約行為發(fā)生之日起十五日內,以相當于該房屋總價款的30%向甲方支付違約金;乙方向甲方已支付的全部款項沖抵違約金,多退少補;丙方收取乙方的費用不予退還。第6款約定,甲乙任何一方擅自解除、拒絕履行本合同,或發(fā)生違反本條第三款的違約責任,均由違約方向守約方支付本合同約定的總交易額的30%做為違約金賠償(違約金雙方自行交接);實際損失超過違約金總額的,責任方應據實賠償,且丙方所收取的本合同中約定居間費一律不予退還。合同第十條為約定其他事項:1.經甲乙雙方協(xié)商一致,乙方交于甲方定金5萬元,如甲方違約,雙倍賠償乙方定金,如乙方違約,定金不退還;2.甲方將房屋內空調、地下室贈于乙方;3.乙方交于甲方首付款27.5萬元只供甲方還永清縣城內XX號樓X單元XXX室剩余尾款用,如甲方將首付款用于其他事項,甲方雙倍返還乙方首付款;4.甲方收到銀行貸款尾款7日內將該房屋鑰匙交于乙方。上述《房屋買賣合同》簽訂的當日,原告通過興業(yè)銀行網上轉賬方式向被告支付涉案房屋的首付款27.5萬元,同日由被告向原告出具了收條一份。2017年2月14日,被告向原告發(fā)出書面《催告函》,告知原告收到該催告函3日內與被告取得聯(lián)系,并將剩余全部尾款103萬元以現金或銀行轉賬方式支付給被告,否則被告將解除與原告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并追究因原告違約給被告造成的一切經濟損失。同日被告也向居間人發(fā)出了一份書面通知,該通知的內容與被告向原告發(fā)出的《催告函》內容基本相同;并且被告同時與居間人的員工李XX之間通過微信進行了聯(lián)系,在李XX索要原告的現居住地址未果后,李XX將《催告函》的具體內容通過微信拍照方式轉發(fā)給了原告。隨后被告還于當日向原告手機號碼發(fā)送了短信息,內容基本與《催告函》相同。原告在收到上述《催告函》后,未按照被告指定的期限與被告進行聯(lián)系和支付涉案房屋的尾款。2017年2月23日,被告就涉本案房屋與第三人高XX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一份,雙方約定該房屋的售價為120萬元,簽訂合同當日由第三人向被告支付首付款30萬元,余款通過辦理銀行貸款予以支付。另查明,被告劉某某通過三河市XXXX房產經紀有限公司永清分公司于2017年2月12日與武某簽訂《購房定金協(xié)議》一份,約定劉某某購買武某出售的位于XX花園小區(qū)房屋一套,建筑面積85.79㎡,價款為65萬元,在正式《房屋居間買賣合同》簽訂之前,劉某某交付武某2萬元作為意向金。再查明,劉某某因欠楊XX借款(2015年2月、8月所借)未能按時償還,楊XX于2017年3月將劉某某起訴至本院,并申請將劉某某名下的房屋予以查封,后經本院調解于2017年5月22日作出(2017)冀1023民初743號民事調解書,約定劉某某于2017年7月6日前分兩次償還楊金龍借款20萬元。目前該套房屋仍處于查封狀態(tài)。本院認為,本案被告劉某某與原告趙景芝及居間人廊坊千居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于2017年1月6日共同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是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當事人各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行使自己的權利和履行義務。在原告向被告支付首付款后,三方及時前往指定銀行辦理貸款手續(xù),但由于原告的自身征信原因導致無法通過銀行審批辦理貸款,之后的次月仍不能辦理,該情形屬實,究其原因系原告的征信存在問題。而在此前的2016年10月份,原告即已與本案被告方簽訂了相關的房屋買賣合同,并??待被告所出售房屋產權證的下發(fā)后進一步履行相關后續(xù)手續(xù),因此原告應有充足的時間來解決其個人銀行的征信問題,但時至2017年1月和2月初時,原告的征信依然存在問題。據此,原告違反了雙方合同中關于購買方須保證所提供的各種資料與證明的真實、合法、有效,如因購買方不符合銀行放貸要求,造成的貸款未果,由購買方承擔相應責任及經濟損失的條款內容約定。被告由于背負債務急需進行償還的原因,明確向居間人和原告予以說明,并于2017年2月14日發(fā)出書面催告,限定原告三日內將涉案房屋的尾款付清,否則將解除雙方之間的買賣合同;后來基于原告未按催告通知要求付款,被告在沒有向原告發(fā)送書面解除雙方合同通知以及協(xié)商處理原告方所支付房屋首付款的情形下,于2017年2月23日將涉案房屋再次出售,且與第三人簽訂合同、收取對方首付款,被告實施???該行為顯然不當,并且導致其與原告之間的合同無法繼續(xù)履行。2017年3月下旬,廊坊市政府實行住房限貸政策,隨后又于6月份實行限購政策,后來被告雖然提出已通過訴訟方式解除了其與第三人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但是此時原告已經不具備購買涉本案房屋的資格,同時該房屋也是處于被法院查封狀態(tài),原、被告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在事實上業(yè)已無法繼續(xù)履行。本案中,原告提出的判令解除雙方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以及由被告返還原告房款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在本案合同的履行中,導致該合同未能夠及時順利履行的最初原因是由于原告?zhèn)€人征信問題無法獲得銀行貸款,雙方雖在該合同中就辦理貸款的時限未作出明確的約定,但是原告仍應當對此承擔責任;隨后雙方因此發(fā)生爭議,被告向原告及居間人發(fā)出了書面催告通知,同時更明確給原告限??三天的時間補齊該房屋尾款,然而原告既未履行支付尾款義務也未向被告或居間人提出書面異議,顯屬處置不當;在此情形下,被告并沒有向原告發(fā)出書面解除合同通知,就將涉案房屋再次向第三人出售,被告的行為亦構成違約。鑒于本案中當事人雙方均存在有違約行為的事實,又因隨后廊坊市政府實施的住房限貸、限購政策,最終導致了涉案合同的無法繼續(xù)履行。因此,本案合同解除的責任無法全部歸責于原告或者被告一方當事人。關于原告提出的判令被告賠償原告房款利息損失、支付原告違約金、賠償原告向廊坊千居房地產鄉(xiāng)紀有限公司支付的居間服務費、貸款代理費、辦房手續(xù)費等經濟損失的訴訟請求,因為雙方均存在違約行為,本院不予支持。被告所提出的關于本案雙方之間房屋買賣合同于2017年2月18日已經解除,不應向原告返還購房款的辯解意見,與本案查明事實不符,本院不予采信;對被告提出是原告先行違約,被告不應支付房款利息,以及根據合同約定居間服務費應由原告承擔,不應由被告承擔的辯解意見,本院予以采納。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四項、第九十七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趙景芝與被告劉某某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二、被告劉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原告趙景芝返還購房款275000元;三、駁回原告趙景芝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0772元,減半收取計5386元,由原告趙景芝負擔3285元,由被告劉某某負擔2101元。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袁宏軍
書記員:王思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