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趙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
委托代理人:荊桂生,黑龍江同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
上訴人趙某因與被上訴人葉某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蘿北縣人民法院作出(2014)蘿民初字第19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7月27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趙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荊桂生、被上訴人葉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趙某上訴請求: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駁回被上訴人葉某某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1、趙某收到的15萬元是周曉飛支付的工程預付款,沒有收到葉某某的15萬元;2、趙某是與周曉飛簽訂的合同書,周曉飛是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不是葉某某,趙某與葉某某沒有簽訂任何合同,與葉某某沒有任何法律關系;3、2013年9月17日工程結算時是周曉飛欠趙某工程款1萬元,工程結算一方是周曉飛,不是葉某某;4、蘿北縣新春玉米合作社及程新全均證實該工程發(fā)包給周曉飛一個人承包,沒有其他人;5、葉某某沒有證據(jù)證實其將該工程轉包給了趙某,也沒有證據(jù)能夠證實其與周曉飛系合伙關系;6、一審適用法律錯誤,葉某某與本案及趙某根本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不符合起訴的條件;7、依據(jù)《合同法》規(guī)定,趙某與周曉飛簽訂及履行的合同合法有效,并已經(jīng)履行終結。綜上,趙某與葉某某沒有任何法律關系,趙某沒有收到葉某某15萬元,趙某收到周曉飛的15萬元已全部投入到工程中,沒有不當?shù)美氖聦嵏鶕?jù),葉某某不具有債權人資格,請求法院依法改判。
被上訴人葉某某答辯稱,是我給付趙某15萬元錢,趙某給我出具的收條,其應該返還。
2014年5月15日,原告葉某某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稱,2013年9月,其與周曉飛從程新全處承攬了一工程,后原告將該工程轉包給被告趙某,并分兩次支付給趙某15萬元工程預付款。2014年趙某單方解除與原告的工程轉包關系,直接與發(fā)包人程新全進行工程施工和結算業(yè)務,故趙某應返還原告的財產(chǎn)并賠償損失。
一審法院查明,2013年9月12日,原告葉某某交給被告趙某現(xiàn)金10萬元。同年9月17日,又交付給被告現(xiàn)金5萬元,被告收到現(xiàn)金后為原告出具了收據(jù)。
一審法院認為,我國法律規(guī)定,沒有合法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原告葉某某將15萬元現(xiàn)金份利郎次交付給趙某,趙某取得該款沒有法律依據(jù),系不當?shù)美?,故趙某應返還該款及孳息;原告主張按月利率2%計算沒有依據(jù),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判決:被告趙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返還給原告葉某某不當?shù)美?5萬元及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自2013年9月17日計算至債務履行完畢時止)。
本院二審期間,上訴人趙某向本院提供了三份證》:
證據(jù)一、鄭熙福于2015年12月6日出具的書面證言材料一份。欲證實2013年9月12日周曉飛給付趙某10萬元現(xiàn)金。
證據(jù)二、欠據(jù)一份。欲證實15萬元是周曉飛給趙某的,因為錢不夠,周曉飛在2013年9月17日并給趙某出具了1萬元的欠據(jù)。
證據(jù)三、鄭熙福出具的收據(jù)兩份。欲證實趙某在2013年9月12日、17日份兩次給付鄭熙福鋼材運費3000.元、2000.00元,鄭熙福在給錢時在現(xiàn)場,看見了給錢的過程。
被上訴人葉某某對以上三份證據(jù)質證認為,第一、我不認識鄭熙福,但其證明的情況不對,是我把錢給趙某的;第二、上訴人提供的欠據(jù)是偽造的,其所述情況不屬實;第三、鄭熙福給趙某拉鋼材,趙某給付運費,鄭熙福出具收據(jù)很正常。
被上訴人葉某某向本院提供了證人李德森、吳丹丹出庭,該二人證實2013年8、9月份時,其與張樹田還有一個姓路的開車到蘿北縣買車輛配件,期間葉某某上車與張樹田交談。李德森證實其看見葉某某拿著錢下車,回來后拿了個條。吳丹丹證實,葉某某回車里時是拿收據(jù)回來的,聽說是一個人給他簽了一個10萬元的收據(jù)。
上訴人趙某質證認為,證人證實的事實不清、相互矛盾,且二人之間系“對象”關系,證言不真實也不可靠。
對于雙方提交的以上證據(jù),本院認證如下:上訴人提供的證據(jù)一、鄭熙福的證言材料,因其沒有出庭,且被上訴人不予認可,不予采信;證據(jù)二、周曉飛出具的欠據(jù),因周曉飛沒有出庭,該收據(jù)的真實性無法確認,且被上訴人不予認可,不予采信;證據(jù)三、鄭熙福的收條,雖然被上訴人沒有提出異議,但該證據(jù)體現(xiàn)不出15萬元是由誰給付的,故不予采信。被上訴人葉某某提供的兩位證人證言,雖然該二人之間是“對象”關系,但上訴人證實不了該二人與葉某某之間存在利害關系,上訴人亦無反駁的證據(jù),故應予采信。根據(jù)以上證據(jù)的認證情況,二審對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綜上所述,上訴人趙某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原審判決結果正確,應予維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案件受理費3300.00元,由上訴人趙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德厚 代理審判員 趙桂娟 代理審判員 張 寧
書記員:孫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