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趙向東(北京景運律師事務所)
趙越(北京景運律師事務所)
趙某
趙志林
竇貴清(河北紀君華律師事務所)
河北世德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唐山城建路橋投資有限公司
上訴人(原審被告):唐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住所地:唐山市高新區(qū)火炬路西14號。
法定代表人:王昊,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向東,北京市景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越,北京市景運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趙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志林(被上訴人趙某之子)。
委托訴訟代理人:竇貴清,河北紀君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河北世德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住所地:唐山市路北區(qū)西山道119號。
法定代表人:于廣珍,該公司總經(jīng)理。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唐山城建路橋投資有限公司。
住所地:唐山市開平區(qū)新苑路2號。
法定代表人:于廣珍,該公司總經(jīng)理。
上訴人唐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路橋建設公司)因與被上訴人趙某、河北世德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德地產(chǎn)公司)、唐山城建路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路橋投資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冀02民初2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于2016年8月19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上訴人路橋建設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趙向東、被上訴人趙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竇貴清到庭參加訴訟。
被上訴人世德地產(chǎn)公司、路橋投資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路橋建設公司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依法撤銷(2016)冀02民初29號民事判決,將本案發(fā)回重審或依法改判;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
事實和理由:一、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
上訴人己付利息應為985萬元,而非945萬元。
2014年6月27日被上訴人趙某未按照合同約定向上訴人支付40萬元借款,但上訴人本著維持雙方友好合作關系的目的視為收到對方40萬元借款,所以該40萬元應從借款本金中扣除,因計算量較大,視為已付被上訴人利息40萬元。
故上訴人己付利息(包括受法律保護部分及不受法律保護部分)應為985萬元,而非945萬元。
所以,上訴人己付利息中剩余應為323.35萬元,而非283.35萬元。
二、一審判決違反法律規(guī)定處分上訴人合法財產(chǎn)。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
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民間借貸利率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護,借款人有權要求出借人返還該部分利息,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而一審直接判令上訴人將該部分利息在上訴人應付利息中扣除,處分了上訴人合法財產(chǎn),侵害了上訴人合法權利。
趙某辯稱,1、一審判決認定上訴人路橋建設公司向被上訴人趙某借款4795萬元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該款項分五筆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已經(jīng)支付,一審時已提交了協(xié)議和銀行轉賬憑證,每筆款項均真實給付,不存在路橋建設公司主張的在2014年6月27日應給付40萬元而未給付的事實。
2、一審判決將上訴人路橋建設公司已經(jīng)支付的利息超出36%的部分,抵頂了后期應當支付的利息,是合理合法的,不存在違法情形。
請求二審法院查明事實,依法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世德地產(chǎn)公司、路橋投資公司未進行答辯。
趙某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請求:1、路橋建設公司、世德地產(chǎn)公司、路橋投資公司連帶償還趙某借款本金5350萬元;2、路橋建設公司、世德地產(chǎn)公司、路橋投資公司連帶償還趙某截止到2015年5月31日的利息11266667元,并自2015年6月1日起以64766667元為基數(shù),按月利率4%支付利息至償還完畢之日止(截止到2015年12月17日利息暫計7352000元);3、訴訟費、財產(chǎn)保全費由路橋建設公司、世德地產(chǎn)公司、路橋投資公司共同負擔。
原審查明,2015年11月17日,趙某(甲方)與路橋建設公司(乙方)、世德地產(chǎn)公司(丙方)、路橋投資公司(丁方)簽訂《借款擔保合同》。
載明:“……第一條借款種類和金額:截止到2015年5月31日,乙方從甲方處借款共計人民幣5000萬元,利息11266667元,本息合計61266667元未還。
第二條丙方河北世德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丁方唐山城建路橋投資有限公司自愿為甲方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保證期間為本合同項下款項全部還清之日。
……。
”同日,路橋建設公司給趙某出具了《聲明》,載明趙某已將5000萬元借款匯入了其指定的董立國、王曉璐的賬戶。
2014年3月28日,趙某通過李華向王曉璐的賬戶轉款960萬元;2014年6月20日,趙某通過李華向董立國的賬戶轉款955萬元;2014年7月9日、2014年7月15日、2014年8月1日,趙某通過李華各向董立國的賬戶轉款960萬元,共計4795萬元。
2015年11月5日,路橋建設公司的財務人員劉永明與趙志林簽訂了《趙志林借款情況說明》。
載明:“一、截止2015年11月5日,欠趙志林個人款項共169萬(不用付息)……。
2015年11月17日,趙某(甲方、代理人趙志林)與路橋建設公司(乙方)、世德地產(chǎn)公司(丙方)、路橋投資公司(丁方)簽訂《協(xié)議書》。
載明:“鑒于:截止至2015年11月17日,乙方尚欠甲方借款人民幣169萬元,車輛補貼款181萬元,針對上述事宜,經(jīng)四方友好協(xié)議,達成如下一致意見:一、截止2015年11月17日,乙方共欠甲方款項合計人民幣350萬元(大寫:叁佰伍拾萬元)。
二、丙方河北世德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自愿為乙方上述的欠款提供連帶保證責任,保證期間為本合同項下款項全部還清之日。
……四、丁方唐山城建路橋投資有限公司自愿為乙方上述的欠款提供連帶保證責任,保證期間為本合同項下款項全部還清之日。
……。
2015年11月17日,世德地產(chǎn)公司給趙某出具了《世德地產(chǎn)公司決議》一份,載明:“同意公司為唐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從趙某(代理人趙志林)處借款本息合計61266667元提供連帶責任保證”。
同日,路橋投資公司給趙某出具了《路橋投資公司決議》三份,其中兩份載明:“同意公司為唐山市路橋建設公司從趙某(代理人趙志林)處借款及車輛補貼款合計350萬元提供連帶責任保證,保證期間為本合同項下款項全部還清之日。
”另一份載明:“同意公司為唐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從趙某(代理人趙志林)處借款本息合計61266667元提供連帶責任保證。
原審另查明,路橋建設公司就趙某向其支付的五筆借款,分別以1000萬元為基數(shù)、按月利率4%或4.5%償還了部分利息。
其中:路橋建設公司就趙某于2014年3月28日向其支付的960萬元借款分別于2014年4月29日、2014年5月28日、2014年7月25日、2014年8月27日、2014年9月27日、2014年10月30日、2014年11月27日各償還利息40萬元,共計280萬元;路橋建設公司就趙某于2014年6月20日向其支付的955萬元借款分別于2014年7月21日、2014年8月22日、2014年9月22日、2014年10月20日、2014年11月20日各償還利息45萬元,共計225萬元;路橋建設公司就趙某于2014年7月9日向其支付的960萬元借款分別于2014年8月9日、2014年9月9日、2014年10月11日、2014年11月10日各償還利息40萬元,共計160萬元;路橋建設公司就趙某于2014年7月15日向其支付的960萬元借款分別于2014年8月16日、2014年9月17日、2014年10月17日、2014年11月20日各償還利息40萬元,共計160萬元;路橋建設公司就趙某于2014年8月1日向其支付的960萬元借款分別于2014年9月2日、2014年10月8日、2014年11月4日各償還利息40萬元,共計120萬元。
原審再查明,本案審理期間,趙某與路橋建設公司均認可《借款擔保合同》所確認的11266667元欠息是以5000萬元借款為基數(shù),按月利率4.5%或4%結算而來;路橋建設公司還認可其拖欠趙某總計金額為350萬元的借款和車輛補貼款,并主張趙某應就該350萬元欠款另案起訴。
原審認為,被告路橋建設公司對原告趙某向其主張的部分借款沒有異議,雙方構成借貸關系;被告世德地產(chǎn)公司、路橋投資公司認可其為路橋建設公司拖欠趙某的全部款項提供了擔保,雙方構成保證合同關系。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路橋建設公司應如何承擔還款責任;世德地產(chǎn)公司、路橋投資公司應如何承擔保證責任。
關于路橋建設公司應如何承擔還款責任。
首先,趙某主張路橋建設公司拖欠其借款5000萬元、其他款項350萬元(借款169萬元、車輛補貼款181萬元),共計5350萬元。
因趙某提交的轉款憑證證實,其只向路橋建設公司支付了4795萬元借款(其中:2014年6月20日支付955萬元,2014年3月28日、2014年7月9日、2014年7月15日、2014年8月1日各支付960萬元),路橋建設公司認可其拖欠趙某其他款項350萬元,且趙某提交的《借款擔保合同》、《協(xié)議書》等又載明,世德地產(chǎn)公司、路橋投資公司均為趙某主張的全部款項提供了擔保,該款項涉及的當事人一致,性質相同,雙方因其產(chǎn)生的爭議可在本案中一并處理,故確認路橋建設公司共向趙某借款4795萬元,另拖欠趙某其他款項350萬元,共計5145萬元。
其次,路橋建設公司就趙某向其支付的五筆借款分別以1000萬元為基數(shù)、按月利率4%或4.5%支付的利息超出了人民法院可以保護的范圍,且路橋建設公司又主張該利息應當按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重新進行核算,故根據(jù)路橋建設公司的實際還息情況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認定:
一、路橋建設公司就趙某于2014年3月28日向其支付的960萬元借款償還的280萬元利息中,扣除截止到2014年10月27日應付的利息余額為784000元(280萬元-960萬元×年利率36%÷12個月×共償還利息7個月);二、路橋建設公司就趙某于2014年6月20日向其支付的955萬元借款償還的225萬元利息中,扣除截止到2014年11月19日應付的利息余額為817500元(225萬元-955萬元×年利率36%÷12個月×共償還利息5個月);三、路橋建設公司就趙某于2014年7月9日向其支付的960萬元借款償還的160萬元利息中,扣除截止到2014年11月8日應付的利息余額為448000元(160萬元-960萬元×年利率36%÷12個月×共償還利息4個月);四、路橋建設公司就趙某于2014年7月15日向其支付的960萬元借款償還的160萬元利息中,扣除截止到2014年11月14日應付的利息余額為448000元(160萬元-960萬元×年利率36%÷12個月×共償還利息4個月);五、路橋建設公司就趙某于2014年8月1日向其支付的960萬元借款償還的120萬元利息中,扣除截止到2014年10月31日應付的利息余額為336000元(120萬元-960萬元×年利率36%÷12個月×共償還利息3個月)。
上述利息余額總計2833500元(784000元+817500元+448000元+448000元+336000元)。
第三,路橋建設公司以5000萬元(實付4795萬元)借款為基數(shù),按月利率4%或4.5%確認了2015年5月31日前其拖欠趙某的利息,該利息超出了人民法院可以保護的范圍,且《趙志林借款情況說明》和《協(xié)議書》又載明,路橋建設公司拖欠趙某的其他350萬元中的169萬元借款無需支付利息,其余的181萬元車輛補貼款未約定利息,故根據(jù)趙某關于路橋建設公司應自2015年6月1日起按月利率4%支付全部欠款的利息的訴訟請求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認定路橋建設公司應按年利率24%支付其拖欠趙某的4795萬元借款的利息(其中955萬元自2014年11月20日起計息,其余均以960萬元為基數(shù),分別自2014年10月28日、2014年11月9日、2014年11月15日、2014年11月1日起計息),并自趙某提起訴訟之日起(2016年1月15日)按年利率6%支付181萬元車輛補貼款的利息,其余169萬元借款無需支付利息。
因路橋建設公司已付利息中剩余的2833500元不足以清償上述4795萬元借款產(chǎn)生的利息,故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 ?的規(guī)定,該2833500元應在4795萬元借款所產(chǎn)生的利息中扣除,路橋建設公司主張其償還的部分利息應抵扣借款本金沒有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
趙某依據(jù)《借款擔保合同》主張路橋建設公司應償還的11266667元利息中超出部分,不予支持。
第四,原審確認的路橋建設公司應償還的4795萬元借款所產(chǎn)生的利息中,既包括趙某主張的路橋建設公司拖欠的2015年5月31日之前的利息,也包括趙某主張的路橋建設公司自2015年6月1日起應當償還的利息,且上述兩部分利息均應以4795萬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計算,故在判決中不再單獨進行區(qū)分和確認。
綜上,路橋建設公司應償還趙某借款本金4975萬元,其他款項350萬元(借款169萬元、車輛補貼款181萬元),并應根據(jù)上述認定償還利息。
關于世德地產(chǎn)公司、路橋投資公司應如何承擔責任。
世德地產(chǎn)公司、路橋投資公司與趙某簽訂了《借款擔保合同》、《協(xié)議書》,為路橋建設公司拖欠趙某的借款、其他款項提供連帶保證責任擔保,且該擔保行為取得了公司股東會的同意,趙某提起本案訴訟又未超過保證期間,故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一條 ?、第三十一條 ?的規(guī)定,世德地產(chǎn)公司、路橋投資公司應對路橋建設公司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償還責任,并在承擔連帶償還責任后有權向路橋建設公司追償。
綜上,原審法院判決如下:一、唐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償還趙某借款本金4795萬元,并按年利率24%支付利息至償還完畢之日止(其中:955萬元自2014年11月20日起計息,其余均以960萬元為基數(shù),分別自2014年10月28日、2014年11月9日、2014年11月15日、2014年11月1日起計息)。
唐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已付利息中剩余的2833500元在上述利息中予以扣除;二、唐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償還趙某車輛補貼款181萬元,并自2016年1月15日起按年利率6%支付利息至償還完畢之日止;三、唐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償還趙某借款169萬元;四、河北世德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唐山城建路橋投資有限公司對唐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償還責任,并在承擔連帶償還責任后有權向唐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追償;五、駁回原告趙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402393元、保全費5000元,共計407393元,由唐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河北世德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唐山城建路橋投資有限公司共同負擔367677元,趙某負擔39716元。
二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原審一致。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的爭議焦點:1、上訴人路橋建設公司已償還的利息應認定為985萬元還是945萬元;2、上訴人路橋建設公司已付利息中超過36%的部分是否應當返還。
關于上訴人已償還利息的數(shù)額問題。
上訴人路橋建設公司主張另一筆500萬元借款中,出借人趙某少支付了40萬元,應抵充本案2014年6月27日路橋建設公司應付的利息。
被上訴人趙某不認可另外借款的存在以及少付的事實,上訴人亦未提供相關證據(jù)。
故對路橋建設公司該部分的主張不予支持。
關于路橋建設公司已付利息中超過36%的部分是否應當返還問題。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 ?規(guī)定: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期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并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一)實現(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二)利息;(三)主債務。
按照上述規(guī)定,對已經(jīng)給付的超過法律保護的利息,應抵扣借款。
如借款人尚欠利息,應先抵充利息,抵清利息后,再抵充借款本金。
本案4795萬元借款利息按照年利率36%從已付利息中扣除后,各筆分次借款按照24%年利率計息的起算時間分別自2014年10月、11月期間,自該時間起路橋建設公司一直拖欠利息,已付利息中剩余的2833500元已不足以清償拖欠的利息,且一審時路橋建設公司并未就剩余利息返還問題提出反訴,一審法院直接抵充利息并無不當,亦未損害路橋建設公司的合法權益。
因此,對路橋建設公司在上訴中主張返還利息、不應抵扣的觀點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和實體處理正確。
路橋建設公司的上訴理由無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不能成立。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案件受理費負擔不變。
二審案件受理費35840元,由唐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的爭議焦點:1、上訴人路橋建設公司已償還的利息應認定為985萬元還是945萬元;2、上訴人路橋建設公司已付利息中超過36%的部分是否應當返還。
關于上訴人已償還利息的數(shù)額問題。
上訴人路橋建設公司主張另一筆500萬元借款中,出借人趙某少支付了40萬元,應抵充本案2014年6月27日路橋建設公司應付的利息。
被上訴人趙某不認可另外借款的存在以及少付的事實,上訴人亦未提供相關證據(jù)。
故對路橋建設公司該部分的主張不予支持。
關于路橋建設公司已付利息中超過36%的部分是否應當返還問題。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 ?規(guī)定: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期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并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一)實現(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二)利息;(三)主債務。
按照上述規(guī)定,對已經(jīng)給付的超過法律保護的利息,應抵扣借款。
如借款人尚欠利息,應先抵充利息,抵清利息后,再抵充借款本金。
本案4795萬元借款利息按照年利率36%從已付利息中扣除后,各筆分次借款按照24%年利率計息的起算時間分別自2014年10月、11月期間,自該時間起路橋建設公司一直拖欠利息,已付利息中剩余的2833500元已不足以清償拖欠的利息,且一審時路橋建設公司并未就剩余利息返還問題提出反訴,一審法院直接抵充利息并無不當,亦未損害路橋建設公司的合法權益。
因此,對路橋建設公司在上訴中主張返還利息、不應抵扣的觀點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和實體處理正確。
路橋建設公司的上訴理由無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不能成立。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案件受理費負擔不變。
二審案件受理費35840元,由唐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馬艷輝
書記員:張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