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趙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涿鹿縣村民,住該村。原告:馬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趙家蓬中學教師,住涿鹿縣趙家蓬區(qū)。原告:馬海英,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涿鹿縣村民,住該村。以上三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文剛(系馬某某丈夫),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人,住涿鹿縣趙家蓬區(qū)。以上三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振功,河北振功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重慶市沙坪壩區(qū)新橋新村71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500000202805587B。法定代表人:陳永平,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兼總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葉杜平,該公司張涿項目部總工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武晨波,張家口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姚家房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住該所。
原告趙某某、馬某某、馬海英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法院判令:1、被告應依“調解協(xié)議”雙方約定、補付給原告張涿高速公路施工“棄土棄料場”征占用原告陽坡林地16.65畝占地差價補償款499500元即【16.65×(36000元/畝-6000元/畝)=499500元】;2、被告給付原告、因被告故意惡意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最低10000元以上);3、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09年底,被告在修筑張涿高速公路14標段施工中、棄土棄料場強行占用原告“家庭承包經(jīng)營方式”的位于的自留山陽坡林地16.65畝(投影面積)。原告找被告交涉,但被告未按時、按國家政府規(guī)定標準足額支付土地補償款。2010年,馬明德向涿鹿縣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按國家規(guī)定的棄土棄料場補償標準支付占地補償款。經(jīng)涿鹿縣人民法院主持調解,雙方達成附條件的“調解協(xié)議”,其內(nèi)容有:一、被告按每畝6000元的標準補償征占用原告位于本村大墳溝第二段的自留山陽坡16.65畝(投影面積),補償款為99900元,于2010年11月底前由被告直接支付給原告。二、若遇國家相關規(guī)定或被告對大墳溝底其他人補償標準實際超過6000元時,則由被告對原告再進行差價補償。該“調解協(xié)議”及法院后制作的(2010)涿民初字第519號民事調解書已合法生效。2014年8月,原告發(fā)現(xiàn):被告2013年底實際給付了征占用大墳溝馬藻林地占地補償款7200元現(xiàn)金,而實際被告征占用馬藻地0.2畝,則實際馬藻該林地占地補償標準達到了36000元。故向法院提出上述三項訴訟請求。被告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辯稱,原告要求給付其大墳溝第二段陽坡林地16.65畝占地差價補償款499500元,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原告趙某某的丈夫馬明德,于2010年10月2日死亡,趙某某和馬明德夫妻育有長女馬某某、次女馬海英。河北省涿鹿縣人民法院(2010)涿民初字第519號民事調解書查明,被告下設的張涿高速公路14標段項目部,在張涿高速公路施工中,占用原告位于自留山陽坡16.65畝,馬明德與被告于2009年在村委會簽訂占地協(xié)議書,每畝補償標準為6000元。后經(jīng)法院主持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xié)議,其中調解協(xié)議第二項為:若遇國家相關規(guī)定或被告對大墳溝底其他人補償標準超過每畝6000元時,則由被告對原告再進行差價補償。2010年被告下設的張涿高速公路14標段項目部在張涿高速公路施工中占用同村村民馬藻大墳溝地,占用時被告未與被占地戶馬藻確認占地畝數(shù),未協(xié)商如何補償。2013年8月25日被告與馬藻在民委員會見證下達成棄土場占地補償協(xié)議,協(xié)議按1.2畝計算,每畝6000元標準,給予補償款7200元。
原告趙某某、馬某某、馬海英與被告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物權保護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1月17日作出(2015)涿民初字第1083號民事判決。原告趙某某、馬某某、馬海英不服該判決,向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5月12日作出(2017)冀07民終339號裁定,發(fā)回重審。本院于2017年6月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分別于2017年7月18日、2018年3月27日、2018年4月25日、2018年5月30日、2018年7月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因案情需要,延長審限6個月,又經(jīng)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批準延長審限3個月。原告馬某某、三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文剛、李振功和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葉杜平、武晨波到庭參加訴訟,原告趙某某、馬海英,被告法定代表人陳永平經(jīng)傳票合法傳喚均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雙方的爭議焦點為(2010)涿民初字第519號民事調解書達成的附條件協(xié)議的第二項內(nèi)容條件是否成就。該協(xié)議第二項有兩個條件:1、若遇國家相關規(guī)定;2、被告對大墳溝底其他人補償標準超過每畝6000元時。本院認為,一、在(2012)涿民初字第386號民事案件中,三原告以找到國家規(guī)定標準,要求被告補足差額為訴訟請求之一。通過審理,該案已駁回原告此項訴訟請求。本案中,三原告未依據(jù)此項條件起訴,庭審中卻主張依據(jù)此項,認為條件已成就,但原告未提交新證據(jù)予以證實,本院不予支持。二、本案中,三原告認為:被告占用馬藻地塊0.2畝,但給付其占地補償款7200元,實際馬藻該林地占地補償標準達到了每畝36000元即補償標準超過每畝6000元。庭審中查明:被告在施工中占用馬藻地塊時未與馬藻本人就實際占用地的畝數(shù)及補償標準、補償款額、給付時間進行確認、協(xié)商,更未達成補償協(xié)議。后馬藻在村內(nèi)其他人領款之后,經(jīng)被告與馬藻在村委會見證下協(xié)商確定了占地畝數(shù),被告以每畝6000元標準給付了馬藻補償款。本院認為,三原告只將馬藻在村委會的承包底賬0.2畝,簡單的與被告給付了占地補償款7200元相聯(lián)系,刻意忽略掉占地補償?shù)闹虚g協(xié)議的過程,認為被告對馬藻地塊的補償標準超過每畝6000元,這是不符合實際的隔空邏輯思維。因為在占地后,實際占地面積情況已經(jīng)無法丈量,雙方只能協(xié)議,故1.2畝是在村委會見證下被告與馬藻的協(xié)商合意的結果,根據(jù)此協(xié)議地塊畝數(shù),被告是以和大墳溝底其他人相同的占地補償標準(即每畝6000元)給付馬藻占地補償款的。所以,三原告依據(jù)的此項條件亦未成就,其要求被告按(2010)涿民初字第519號民事調解書調解協(xié)議第二項約定對大墳溝底其他人補償標準超過每畝6000元部分進行差價補償,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趙某某、馬某某、馬海英要求被告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給付占地差價補償款499500元及給付遲延履行利息10000元以上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8801元,保全申請費3020元,由原告趙某某、馬某某、馬海英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提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