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趙大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村民。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彩,居民。系趙大安所在村委會推薦的公民訴訟代理人。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周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湖北省鄖西縣人,村民。
被告:陳某某,xxxx年xx月xx日出生,湖北省鄖西縣人,村民。
被告: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市中心支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qū)朝陽南路9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300073178619Q。
負責人:葉和平,任總經理職務。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菊,湖北陳文軍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原告趙大安與被告周某某、陳某某、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市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人壽財保十堰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1月1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趙大安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彩、被告周某某、陳某某、被告人壽財保十堰支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菊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趙大安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依法判令三被告共同賠償醫(yī)療費70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4260元、營養(yǎng)費3990元、食宿費545元、誤工費20748元、護理費81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交通費404元,共計48047元;2、案件受理費由三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6年7月10日9時許,陳某某駕駛鄂C×××××號轎車與周某某駕駛的載我的鄂C×××××號普通二輪摩托車相撞,造成我受傷。經交警隊認定陳某某負主要責任、周某某負次要責任、我無責任。我受傷后經十堰市人民醫(yī)院診斷為左大腿及膝部皮膚撕脫傷,左脛骨撕脫性骨折,左足骨折,左膝關節(jié)十字韌帶損傷,內側副韌帶損傷。
而陳某某駕駛的鄂C×××××號轎車在人壽財保十堰支公司投保了第三者責任險,故訴諸法院,請求依法判決。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7月10日9時許,陳某某駕駛鄂C×××××號小型轎車由十堰市市區(qū)往鄖西縣羊尾鎮(zhèn)蓮花池村7組方向行駛,行至鄖西縣羊景路18.1㏎一彎道處會車時,與對向周某某駕駛的載程俊、趙大安的鄂C×××××號普通二輪摩托車相撞,造成程俊、趙大安受傷,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該事故經鄖西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認定,陳某某駕駛機動車遇對向來車時未減速靠右行駛,是事故發(fā)生的直接原因,負事故主要責任;周某某駕駛機動車載人超過核定人數(shù),發(fā)生事故后導致二名乘車人員不同程度受傷,加重了事故后果,具有次要過錯,負事故次要責任;程俊、趙大安不負事故責任。事故發(fā)生后,程俊、趙大安即被送往十堰市人民醫(yī)院救治,行相關檢查后趙大安即被安排住院治療,住院71天后于2016年9月19日出院,共花費醫(yī)療費28708.71元(陳某某墊付21708.71元、趙大安自付7000元),其傷情經診斷為左大腿及膝部皮膚撕脫傷,左脛骨粗隆撕脫性骨折,左足第2趾骨骨折,左膝關節(jié)前十字韌帶損傷,內側副韌帶損傷,出院醫(yī)囑加強營養(yǎng),休息一月后復診,患肢行護膝保護,逐漸加強患肢功能鍛煉,不適復診。2016年10月19日十堰市人民醫(yī)院再次給趙大安出具病情證明書建議休息一月。趙大安在住院期間雇請護工護理,支付護工護理費6700元(趙大安自付2000元、陳某某墊付4700元),陳某某另付趙大安生活費1570元。
另查明,陳某某持有準駕車型為C1的機動車駕駛證,有效期自2015年12月9日至2021年12月9日,其駕駛的鄂C×××××號小型轎車登記在其本人名下,該車在人壽財保十堰支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500000元的商業(yè)三者險(含不計免賠),保險期間自2016年4月14日0時至2017年4月13日24時止,本次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
參照2016年度《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趙大安受傷的各項經濟損失為:醫(yī)療費28708.71元、住院伙食補助費4260元(未超出當?shù)貒覚C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營養(yǎng)費1420元(20元/天×71天=1420元)、誤工費7832.34元(雖然2016年10月19日醫(yī)院再次出具病情證明書建議再休息一月,但此病情證明既未行相關檢查,亦未繼續(xù)治療,故對此不予認可,誤工時間核定101天,即28305元/365天×101天=7832.34元)、護理費6700元(未超出當?shù)刈o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交通費酌定400元,共計49321.05元(醫(yī)療費用類34388.71元、死亡傷殘類14932.34元)。其中陳某某墊付27978.71元。
再查明,本次事故造成程俊與趙大安二人受傷,程俊受傷的各項經濟損失為8052.19元(醫(yī)療費用類4465.75元、死亡傷殘類3586.44元)。二人醫(yī)療費用類損失之和超出了交強險10000元的限額,各自所占比例為11.5%、88.5%。
本院認為:陳某某駕駛鄂C×××××號小型轎車與周某某駕駛的鄂C×××××號普通二輪摩托車相撞,造成周某某車上乘載的程俊、趙大安受傷,對程俊、趙大安的損失陳某某與周某某應按事故責任大小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在本次事故中,陳某某駕駛機動車遇對向來車時未減速靠右行駛,是事故發(fā)生的直接原因,被交管部門認定負主要責任,周某某駕駛機動車載人超過核定人數(shù),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導致二名乘載人員不同程度受傷,加重了事故后果,被交管部門認定負次要責任,結合事故的成因及各自的過錯程度,本院綜合認定陳某某承擔90%的責任、周某某承擔10%的責任較為適宜。而人壽財保十堰支公司作為鄂C×××××號小型轎車的保險人,應先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剩余損失由陳某某與周某某按各自的責任大小承擔(陳某某應賠償?shù)臄?shù)額由其車輛商業(yè)三者險賠付,商業(yè)三者險仍然不足部分由其補足);因本次事故造成程?。戆柑幚恚┡c趙大安同時受傷,二人醫(yī)療費用類損失之和超出了交強險10000元的限額,故人壽財保十堰支公司應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按比例賠償程俊、趙大安的醫(yī)療費用類損失。
對趙大安主張的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符合法律規(guī)定,對其合理部分本院予以支持;對趙大安主張的食宿費,因住院伙食補助費已予包含,本院對此不予支持;對趙大安主張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因趙大安不構成傷殘,并未造成嚴重精神損害,本院不予支持。事故發(fā)生后,肇事者積極墊付費用對傷者進行救治,不僅是履行自己的法定職責,更是社會公德所倡導和鼓勵的,且陳某某在本案中明確要求對其墊付的費用一并解決,人壽財保十堰支公司也同意對陳某某墊付的費用在本案中一并解決,故為了徹底解決糾紛、減少當事人訴累,對陳某某所墊付的費用,在本案中一并予以處理。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第六條第一款、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第一款、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市中心支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賠付趙大安各項經濟損失23782.34元(10000×88.5%+14932.34=23782.34);在商業(yè)三者險責任限額范圍內賠付趙大安各項經濟損失22984.84元〔(34388.71-10000×88.5%)×90%=22984.84〕,共計46767.18元??鄢惸衬硥|付的27978.71元,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市中心支公司尚應賠付趙大安各項經濟損失18788.47元。
二、周某某賠付趙大安各項經濟損失2553.87元〔(34388.71-10000×88.5%)×10%=2553.87〕。
三、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市中心支公司在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賠付陳某某墊付的27978.71元。
四、駁回趙大安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執(zhí)行事項,限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履行完畢(執(zhí)行款請直接支付當事人或匯入本院執(zhí)行款賬戶,開戶行:湖北鄖西農村商業(yè)銀行營業(yè)部,收款單位:鄖西縣人民法院執(zhí)行款專戶,開戶賬號:82×××18)。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00元,減半收取計150元,由陳某某負擔120元,周某某負擔3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遞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部分的訴訟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費賬戶戶名: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帳戶號:17×××01;開戶行:農業(yè)銀行十堰北京路支行。通過郵局匯款的,款匯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郵編:442000;地址:十堰市張灣區(qū)浙江路66號;上訴人應將注明一審案號的交費憑證復印件同時交本院。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之次日起七日內未預交,也未提出緩交、減交、免交上訴案件受理費申請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本院不再另行送達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通知)。
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該期間從法律文書指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審判員 陳永寶
書記員:韓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