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趙某某。
被告:趙某伶。系死者趙志友妻子。
被告:趙某。系死者趙志友之子。
被告:趙新榮。系死者趙志友之女。
三被告委托代理人:林剛,北京市泰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趙某某與被告趙某伶、趙某、趙新榮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6月13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韋鳳俠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趙某某、被告趙某伶、趙某、趙新榮委托代理人林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經(jīng)審理查明,2015年9月17日19時許,趙志友無證駕駛無號牌普通二輪摩托車由西向東行駛至遷西縣尹莊鄉(xiāng)釣魚崖村路段,與同向原告趙某某駕駛電動自行車相碰撞,造成趙某某、趙志友受傷,雙方車輛損壞的道路交通事故。因趙鳳友不能陳述事故經(jīng)過,事故后報案已無現(xiàn)場,不能查清事故事實,無法進行事故認定。2015年12月25日,遷西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證明。事故發(fā)生后,原告趙某某于遷西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8天,開支醫(yī)療費4784元。
另查明,趙志友系被告趙某伶之夫、被告趙某、趙新榮之父。趙志友于2016年3月30日死亡。生前有坐落在遷西縣尹莊鄉(xiāng)新趙莊村農(nóng)宅一處,拖拉機一臺、牛四頭。以上屬于家庭共同財產(chǎn),法定繼承人趙某伶、趙某、趙新榮未放棄繼承,并愿意承擔賠償責任。
本院認為,此次交通事故,遷西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未進行事故認定,法庭審理過程中,原告主張三被告按50%承擔賠償責任,三被告亦同意按50%承擔賠償責任。雙方在賠償責任劃分上已達成一致意見,亦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予以準許。原告的損失為醫(yī)療費4784元,由被告趙某伶、趙某、趙新榮賠償2392元(4784元×50%)。為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六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趙某伶、趙某、趙新榮賠償原告趙某某事故損失人民幣2392元。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00元,減半收取150元,由原告趙某某與被告趙某伶、趙某、趙新榮各承擔7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韋鳳俠
書記員:吳海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