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趙某某。
委托代理人李永安,河北弘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新凱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世紀東路6號。
法定代表人張振堂,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史龍先,該公司員工。
委托代理人賈雪東,河北名鼎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欒四望。
原審第三人付二鵬。
委托代理人趙見路,河北達勝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趙某某因勞動爭議一案,不服河北省高碑店市人民法院(2015)高民初字第106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審法院查明,原告趙某某陳述于2013年11月22日在被告新凱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從事噴漆。2013年11月30日21時35分許,趙某某乘坐吳梅貴駕駛的車輛在107國道與高碑店市南環(huán)路交叉口處左轉(zhuǎn)彎時,與劉海韋駕駛的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趙某某受傷并住院治療。趙某某因此次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害賠償請求已經(jīng)本院生效民事判決書所確認。原告主張發(fā)生交通事故時系從保定家里到被告公司途經(jīng)的路線,符合生活情理,不屬于繞道或辦其他事情。被告方予以否認,其主張對于本公司員工及承包噴漆工作的外來招聘人員均統(tǒng)一實施考勤登記制度,每天兩次點名,點名列隊進入車間,進入車間工作均有工作服,被告公司對于原告的考勤及服裝領取均無記錄,且對外承包的噴漆工作向承包人支付了承包費后,由承包人負責找人和發(fā)放工資,只是工人由被告公司統(tǒng)一管理,用考勤來證明工人上班情況,工資的具體數(shù)額應以公司的考勤為準,事故發(fā)生當日的2013年11月30日21:35分公司并未要求上班,11月29號、30號系放假期間,只有車間主任上班。第三人欒四望、付二鵬均否認承包該噴漆工作,對原告主張與被告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亦不予認可。原告趙某某向高碑店市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委于2015年1月6日作出高勞人仲案(非)(2014)147號仲裁裁決書,裁定原、被告之間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上述事實有高碑店市公安局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交警大隊詢問筆錄、仲裁裁決書、被告公司考勤登記、法庭審理筆錄等予以證實。
原審法院認為,原告趙某某基于事故發(fā)生時的行車路線推定系從家里到被告公司上班的合理路線主張與被告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經(jīng)庭審查明,其所從事的是被告公司對外承包的噴漆工作,是由承包人聯(lián)系原告到被告處進行工作,并非通過被告的招錄程序進入公司,該噴漆工作具有階段性、臨時性,原、被告雙方并不存在長期、穩(wěn)定的工作狀態(tài),被告公司對于原告趙某某在公司的考勤、工作服領取情況均無記錄,且第三人陳述事故發(fā)生時不是去被告公司,并對與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予以否認。綜上,原告主張與被告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無直接證據(jù)予以證實,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原告趙某某與被告新凱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之間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趙某某負擔。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是就法律責任承擔所作的規(guī)定,而不是就法律關系確立所作的規(guī)定,判斷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的依據(jù)應當是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一條規(guī)定的三個要件,結(jié)合本案事實,上訴人是由原審第三人欒四望、付二鵬聯(lián)系到被上訴人處從事被上訴人對外承包的噴漆工作,上訴人的勞動報酬由承包人王一松支付,其不符合上述規(guī)定的第二個要件。雖上訴人主張承包人王一松系被上訴人公司的職工,但被上訴人對此予以否認,且上訴人亦未提供任何證據(jù)予以證實。故原審法院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并無不當。綜上,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依法均不能成立。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判決結(jié)果并無不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趙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劉 娟 代理審判員 王明生 代理審判員 康 然
書記員:孫雪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