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某某
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馮立云(河北千山恒業(yè)律師事務所)
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楊希光(北京高文律師事務所)
北京唐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馬樹超
河北電視臺
郭壯舉(河北來儀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原告):赫某某。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住所地: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qū)膚施路西河槽灣金河小區(qū)。
法定代表人:高小蕓,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馮立云,河北千山恒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橫店影視產(chǎn)業(yè)實驗區(qū)C3-028。
法定代表人:吳宏亮,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楊希光,田美玉,北京高文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北京唐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中路67號19號樓。
法定代表人:吳宏亮,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楊希光,田美玉,北京高文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馬樹超。
委托代理人:馮立云,河北千山恒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河北電視臺。住所地: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qū)建華南大街100號。
法定代表人:馬來順,該電視臺臺長。
委托代理人:郭壯舉,河北來儀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赫某某因與被上訴人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唐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馬樹超、河北電視臺侵害著作權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石民五初字第0014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赫某某,被上訴人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馬樹超的委托代理人馮立云,被上訴人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唐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田美玉,河北電視臺的委托代理人郭壯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赫某某與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所簽訂的《協(xié)議書》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均應全面實際履行。馬樹超在《協(xié)議書》中簽字的行為系代表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行為,該協(xié)議的權利義務主體為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赫某某。據(jù)該協(xié)議約定,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赫某某所著《冀中除奸英豪》改編為電視劇并享有版權,赫某某享有對電視劇作品的原著署名權。據(jù)此,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所改編的電視劇作品中應保證赫某某的“原著署名權”。關于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共同投資合同書拍攝電視劇《敵后英雄》(原名:冀中鋤奸隊)是否在履行上述《協(xié)議書》、電視劇《敵后英雄》是否系赫某某所著《冀中除奸英豪》的改編作品,經(jīng)過將《敵后英雄》與《冀中除奸英豪》相比對,
二者在內(nèi)容上均為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冀中抗日除奸題材,主要正面人物均有汪子鳳、王保長、張大娘、玉香、李中英等,主要反面人物均有岡村寧次、居川、謝蘭花、馬大炮、小紅嘴等姓名完全相同的人物,且其他人物名稱也相似;在人物設置與人物身份及關系上亦存在多處相同或相似,人物之間交互關系、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也有多處相互對應。將電視劇《敵后英雄》第1集、第3集、第6集、第7集、第10集、第11集、第18集等涉及的主要典型情節(jié)設置與其《冀中除奸英豪》中的情節(jié)設置相比較,二者的典型情節(jié)構成相同或相似。將二者進行整體比對,主要內(nèi)容存在較高的關聯(lián)性、相似性,具體表達上借鑒內(nèi)容所占比例亦較高,構成了整體上的相似性。結(jié)合馬樹超、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之間還存在作品改編協(xié)議以及《協(xié)議書》的履行情況,且認可在《敵后英雄》拍攝現(xiàn)場支付給赫某某2萬元的事實,這與《協(xié)議書》約定的“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向赫某某支付4萬元,雙方簽字之日起支付2萬元,余款劇組開機前一次付清”相吻合,相互印證,按照“接觸加相似”的判定原則,可以認定《冀中除奸英豪》在電視劇《敵后英雄》中被使用的程度較高,電視劇《敵后英雄》與《冀中除奸英豪》具有創(chuàng)作來源關系,構成改編的事實。根據(jù)赫某某與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所簽訂《協(xié)議書》約定,赫某某享有對電視劇作品的原著署名權,但電視劇《敵后英雄》未對原著作者進行署名,其行為侵犯了赫某某的署名權,依法應停止侵權,不得在電視臺及網(wǎng)絡上播放、出版發(fā)行未署赫某某為原著作者的《敵后英雄》電視劇、該劇VCD、DVD制品以及同名電視小說等一切派生作品。
電視劇《敵后英雄》發(fā)行許可證署名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唐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lián)合出品。盡管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與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所簽訂的共同投資合同書中約定如發(fā)生涉及劇本版權糾紛及遭受索賠由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擔全部責任;河北電視臺與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所簽訂的播映權轉(zhuǎn)讓合同中約定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保證版權擁有的合法性,如因此與第三者產(chǎn)生糾紛,由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承擔全部法律責任;但上述二合同均系相關方內(nèi)部約定,不具有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故均應共同承擔侵權責任。馬樹超除作為電視劇《敵后英雄》的執(zhí)行制片人、總導演外,同時該電視劇還注明為“馬樹超作品”,作為核心主創(chuàng)人員參與了該劇的攝制工作,系共同侵權人,應就侵害赫某某署名權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關于赫某某提出的賠償經(jīng)濟損失的訴訟請求,本院根據(jù)涉案作品的性質(zhì)、類型、影響力、侵權使用情況、涉案作品的傳播時間與范圍、已實際支付給赫某某4萬元的實際情況,結(jié)合赫某某為本案支出的律師費等因素,綜合考慮酌情確定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唐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馬樹超共同賠償赫某某經(jīng)濟損失(含律師費等合理費用)共計2萬元。由于河北電視臺通過簽訂播映權轉(zhuǎn)讓合同取得播放權未參與攝制工作且約定了對價,故河北電視臺不再承擔賠償經(jīng)濟損失的責任。鑒于已判令停止侵權、賠償經(jīng)濟損失,考慮赫某某未舉證證明侵權行為給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及損害,故對其要求賠禮道歉的主張不再支持。綜上,原審判決認定電視劇《敵后英雄》不是《冀中除奸英豪》的改編作品有誤,應予糾正。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第十二條 ?、第四十七條 ?、第四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石民五初字第00144號民事判決;
二、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唐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馬樹超、河北電視臺立即停止侵權,不得在電視臺及網(wǎng)絡上播放、出版發(fā)行未署赫某某為原著作者的《敵后英雄》電視劇、該劇VCD、DVD制品以及同名電視小說等一切派生作品;
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唐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馬樹超共同賠償赫某某經(jīng)濟損失(含合理費用)共計2萬元;
四、駁回赫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4428元由赫某某負擔2200元,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唐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馬樹超、河北電視臺負擔2228元。二審案件受理費4428元由赫某某負擔2200元,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唐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馬樹超、河北電視臺負擔2228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赫某某與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所簽訂的《協(xié)議書》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均應全面實際履行。馬樹超在《協(xié)議書》中簽字的行為系代表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行為,該協(xié)議的權利義務主體為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赫某某。據(jù)該協(xié)議約定,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赫某某所著《冀中除奸英豪》改編為電視劇并享有版權,赫某某享有對電視劇作品的原著署名權。據(jù)此,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所改編的電視劇作品中應保證赫某某的“原著署名權”。關于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共同投資合同書拍攝電視劇《敵后英雄》(原名:冀中鋤奸隊)是否在履行上述《協(xié)議書》、電視劇《敵后英雄》是否系赫某某所著《冀中除奸英豪》的改編作品,經(jīng)過將《敵后英雄》與《冀中除奸英豪》相比對,
二者在內(nèi)容上均為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冀中抗日除奸題材,主要正面人物均有汪子鳳、王保長、張大娘、玉香、李中英等,主要反面人物均有岡村寧次、居川、謝蘭花、馬大炮、小紅嘴等姓名完全相同的人物,且其他人物名稱也相似;在人物設置與人物身份及關系上亦存在多處相同或相似,人物之間交互關系、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也有多處相互對應。將電視劇《敵后英雄》第1集、第3集、第6集、第7集、第10集、第11集、第18集等涉及的主要典型情節(jié)設置與其《冀中除奸英豪》中的情節(jié)設置相比較,二者的典型情節(jié)構成相同或相似。將二者進行整體比對,主要內(nèi)容存在較高的關聯(lián)性、相似性,具體表達上借鑒內(nèi)容所占比例亦較高,構成了整體上的相似性。結(jié)合馬樹超、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之間還存在作品改編協(xié)議以及《協(xié)議書》的履行情況,且認可在《敵后英雄》拍攝現(xiàn)場支付給赫某某2萬元的事實,這與《協(xié)議書》約定的“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向赫某某支付4萬元,雙方簽字之日起支付2萬元,余款劇組開機前一次付清”相吻合,相互印證,按照“接觸加相似”的判定原則,可以認定《冀中除奸英豪》在電視劇《敵后英雄》中被使用的程度較高,電視劇《敵后英雄》與《冀中除奸英豪》具有創(chuàng)作來源關系,構成改編的事實。根據(jù)赫某某與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所簽訂《協(xié)議書》約定,赫某某享有對電視劇作品的原著署名權,但電視劇《敵后英雄》未對原著作者進行署名,其行為侵犯了赫某某的署名權,依法應停止侵權,不得在電視臺及網(wǎng)絡上播放、出版發(fā)行未署赫某某為原著作者的《敵后英雄》電視劇、該劇VCD、DVD制品以及同名電視小說等一切派生作品。
電視劇《敵后英雄》發(fā)行許可證署名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唐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lián)合出品。盡管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與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所簽訂的共同投資合同書中約定如發(fā)生涉及劇本版權糾紛及遭受索賠由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擔全部責任;河北電視臺與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所簽訂的播映權轉(zhuǎn)讓合同中約定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保證版權擁有的合法性,如因此與第三者產(chǎn)生糾紛,由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承擔全部法律責任;但上述二合同均系相關方內(nèi)部約定,不具有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故均應共同承擔侵權責任。馬樹超除作為電視劇《敵后英雄》的執(zhí)行制片人、總導演外,同時該電視劇還注明為“馬樹超作品”,作為核心主創(chuàng)人員參與了該劇的攝制工作,系共同侵權人,應就侵害赫某某署名權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關于赫某某提出的賠償經(jīng)濟損失的訴訟請求,本院根據(jù)涉案作品的性質(zhì)、類型、影響力、侵權使用情況、涉案作品的傳播時間與范圍、已實際支付給赫某某4萬元的實際情況,結(jié)合赫某某為本案支出的律師費等因素,綜合考慮酌情確定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唐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馬樹超共同賠償赫某某經(jīng)濟損失(含律師費等合理費用)共計2萬元。由于河北電視臺通過簽訂播映權轉(zhuǎn)讓合同取得播放權未參與攝制工作且約定了對價,故河北電視臺不再承擔賠償經(jīng)濟損失的責任。鑒于已判令停止侵權、賠償經(jīng)濟損失,考慮赫某某未舉證證明侵權行為給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及損害,故對其要求賠禮道歉的主張不再支持。綜上,原審判決認定電視劇《敵后英雄》不是《冀中除奸英豪》的改編作品有誤,應予糾正。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第十二條 ?、第四十七條 ?、第四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石民五初字第00144號民事判決;
二、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唐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馬樹超、河北電視臺立即停止侵權,不得在電視臺及網(wǎng)絡上播放、出版發(fā)行未署赫某某為原著作者的《敵后英雄》電視劇、該劇VCD、DVD制品以及同名電視小說等一切派生作品;
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唐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馬樹超共同賠償赫某某經(jīng)濟損失(含合理費用)共計2萬元;
四、駁回赫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4428元由赫某某負擔2200元,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唐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馬樹超、河北電視臺負擔2228元。二審案件受理費4428元由赫某某負擔2200元,榆林市曉某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浙江唐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唐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馬樹超、河北電視臺負擔2228元。
審判長:宋曉玉
審判員:張守軍
審判員:張巖
書記員:祁立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