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1(CXXXX,YXXMXXYXXXXX),現(xiàn)住江蘇省蘇州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歐陽甜甜,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軍學,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顧某某(KXX,AXXXX),現(xiàn)住香港。
被告:張某2(CXXXX,YXXFXXMXXXXXXX),現(xiàn)住香港。
兩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陳雷,上海市華亭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張某3(CXXXX,CXXXLXXXXMXXXXXX),現(xiàn)住香港。
原告張某1與被告顧某某、張某2贈與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后,追加張某3為本案第三人參與訴訟。本院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11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1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歐陽甜甜、李軍學、被告顧某某、張某2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雷到庭參加訴訟。第三人張某3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張某1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確認顧某某與張某2就上海市徐匯區(qū)零陵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的贈與合同無效;2.將上述房屋恢復登記至顧某某名下。事實和理由:顧某某與張某4(2017年4月5日死亡)在香港登記結婚,生育子女三人,長女張某1、次女張某2、幼子張某3。上海市徐匯區(qū)零陵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由鮑某某購買,2014年10月15日,張某4通過見證遺囑的方式將其擁有的系爭房屋的份額由張某1繼承。2018年6月7日,法院作出判決,判決系爭房屋歸顧某某所有,房屋變更登記為顧某某。2018年12月28日,顧某某通過無償贈與的方式將房屋權利人變更登記至張某2名下,此時張某4已過世,不可能同意,也未經過其繼承人張某1的同意,故張某1起訴至法院,要求判如所請。
顧某某、張某2辯稱,不同意張某1的訴請。系爭房屋是鮑某某贈與顧某某一人的,張某2是善意取得。法律有規(guī)定合同在何情況下無效,本案不符合合同無效的條件。
張某3書面陳述稱,不同意張某1的訴請。張某4遺囑上地址錯誤,系爭房屋是贈與顧某某一人的,不是張某4遺產。
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1995年1月21日,鮑某某簽訂《公有住房買賣合同》購買系爭房屋。1995年5月25日,系爭房屋經核準登記至鮑某某名下。1995年12月22日,鮑某某死亡。顧某某、鮑根棠于2017年11月起訴張某3,要求系爭房屋按照遺囑由顧某某繼承,經審理,鮑某某于1995年1月18日簽署《見證書》一份,《見證書》后附談話記錄,內容為:“……費:鮑老先生,你要我們律師見證什么事情?鮑:我今天來立遺囑,請律師見證。我愿意在生后將我的動產、不動產給我的外甥孫女顧某某繼承,現(xiàn)在我的生活起居都是顧某某在照顧。費:你有些什么動產、不動產給顧某某繼承?鮑:不動產有零陵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的產權(這次公房出售,我已賣下來了),動產有20寸樂生彩電以及銀行存款等??傊?,我所有的財產都由顧某某繼承……”法院認為,《見證書》符合代書遺囑的形式要件,談話筆錄符合代書遺囑的法定要件,應當確認效力,顧某某作為受遺贈人,自鮑某某去世后一直占有系爭房屋,上述行為應視為其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故判決系爭房屋按照《見證書》的意見由顧某某繼承。2018年12月19日,系爭房屋經核準登記至顧某某名下。
2018年12月25日,顧某某簽署《贈與書》將系爭房屋贈與張某2,張某2簽署《受贈書》接受贈與,并于2018年12月28日登記為系爭房屋的權利人。
另查明,張某4與顧某某于1964年在香港登記結婚,育有三個子女,即張某1、張某2、張某3。張某4于2017年4月5日死亡。
審理中,張某1提供張某4的遺囑,遺囑立于2014年10月15日,張某4稱上海市零陵路250弄33幢3樓系其與顧某某共有房屋,張某4將其擁有的上述房產中的財產份額歸張某1繼承,下方有江蘇和舟律師事務所兩位律師的見證簽名。顧某某認為地址與系爭房屋不符,遺囑有效性、合法性有問題;即使是指向系爭房屋,該見證書簽署之日,系爭房屋還是鮑某某的,顧某某取得系爭房屋權利時,張某4已經死亡了,系爭房屋不是張某4的遺產。顧某某則提供張某4、顧某某的于2011年7月25日簽署的見證書,載明:二人共同持有蘇州市XX路XXX號XX大廈X層X座樓宇一層,屬二人共有產權,如任何一方早逝,則未亡一方全權持有此房產一切權益,與其他兒女無關。張某1認為,該見證書非張某4簽字,且與本案無關。
本院認為,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繼承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除非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鮑某某立遺囑之時,顧某某與張某4已結婚。根據《見證書》及后附談話記錄,無法得出鮑某某將系爭房屋只遺贈顧某某一人而排除其配偶張某4繼承的明確的意思表示,因此顧某某、張某2主張鮑某某稱所有財產歸顧某某一人,與法不符,本院不予采納。繼承法規(guī)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物權法規(guī)定,因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受遺贈開始時發(fā)生效力。因此,受遺贈人接受遺贈的,遺贈的效力溯及于接受遺贈之時,而不是以不動產變更登記之日為物權取得之日,因此顧某某、張某2有關取得系爭房屋產權時張某4已死亡的意見,本院不予采納。綜上,系爭房屋雖登記在顧某某一人名下,仍應屬其與張某4兩人的夫妻共同財產。顧某某出示的見證書,與蘇州市三香路有關,與系爭房屋無涉,與本案無關。有關張某4遺產最終由誰繼承的爭議,不屬本案處理范圍,故本院對張某1出示的遺囑不予評判。但即使沒有該遺囑,系爭房屋也應屬法定繼承,現(xiàn)顧某某將系爭房屋贈與張某2一人,侵害了張某1的合法繼承權,故贈與合同依法應認定無效。張某2以其為善意第三人抗辯,因善意取得適用的前提需支付合理對價,故贈與不適用善意取得,故張某2的抗辯意見,本院不予采納。合同被確認無效后,應恢復原狀,系爭房屋權利人理應恢復登記至顧某某名下。繼承人之間就系爭房屋繼承存在的爭議,可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的另行訴訟處理。張某3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應訴,視為自行放棄訴訟權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二)項、第五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四)項、第十八條第(三)項、《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第二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十九條、第一百零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顧某某與張某2就上海市徐匯區(qū)零陵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簽訂的贈與合同無效;
二、顧某某、張某2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將上海市徐匯區(qū)零陵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地產權利恢復登記至顧某某名下。
案件受理費26,800元,減半收取即13,400元,由顧某某、張某2各負擔6700元;保全費5000元,由顧某某、張某2各負擔25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蔡重洲
書記員:李??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