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賈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某某縣人,現(xiàn)住本村。
委托代理人李某某,無極縣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被告閆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某某縣人,現(xiàn)住本村。
委托代理人甄某,某某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賈某某與被告閆某某為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11月11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梁翠娟適用簡易程序,于2013年12月4日和11日、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賈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李某某,被告閆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甄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賈某某訴稱,2011年1月28日原告通過競價的方式取得某某市林地485畝的承包經營權,承包期限為2011年1月28日至2023年10月31日,有原告與某某委員會簽訂的《農業(yè)承包合同書》和承包費的收據(jù)予以證實。2011年3月初原告將上述土地中的30畝地轉租給被告,但沒有簽訂書面的轉租合同,2013年被告拒不給付轉租費,故原告要求解除原被告的轉租合同,要求被告返還承包地。
被告閆某某辯稱,原告所訴不是事實。2011年1月26日原告和被告共同到某某委會抬價扛地,當時原告交扛票押金3萬元,我和劉某某等7人每人交扛票押金1萬元,共同交押金10萬元后公開抬價競標,原被告以680元一畝中標,故原被告是共同承包某某市某某委會林地485畝土地,其中有蘭某50畝,原告承包了200畝,被告和劉某某等7人承包了229畝。2011年1月28日原被告到某某市某某鎮(zhèn)政府交款簽合同,當時有某某委會主任王某和會計鄭某某,鎮(zhèn)政府管理人員柴某某,會計姚某,劉某某、蘭某某、賈某某在屋里負責簽合同,姚某帶著其他人到某某鎮(zhèn)信用社交了2011年和2012年的承包費,原告沒有交款,說回去后補齊,就這樣村委會才給我們簽訂合同,簽合同時我們要求寫劉某某、蘭某某、賈某某三個人的名字,柴某和王某說只能寫一個人的,不能寫三個人的名字,我們就推選了賈某某出名,所以原被告系合伙承包土地,原告訴稱被告轉租其土地不是事實,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被告爭議的焦點是:1、原被告之間的法律關系;2、原告要求被告返還土地的事實、理由及依據(jù)。
原告在舉證期限內向本院提供如下證據(jù):
1、2011年1月28日賈某某與某某市某某民委員會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用以證明原告合法取得485畝土地的承包經營權。經被告質證,對該承包合同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該承包地是原被告合伙承包,這份合同也是被告和某某民委員會簽訂的合同。
2、2011年3月、4月、8月的3份收據(jù)和2013年的交款收據(jù)3份,用以證明原告交承包費的情況。經被告質證,對2011年3月和8月收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無異議,但該證據(jù)是原告所承包200畝地的承包費,而不是485畝的承包費,對另4份收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均有異議,因為沒有加蓋村民委員會的公章。
被告在舉證期限內向本院提供如下證據(jù):
1、2013年11月26日某某市某某民委員會書面證明信一份,內容系村主任王某所述,蘭某某執(zhí)筆。證明2011年1月26日某某市某某民委員會公開承包河西園林地485畝土地,押金10萬元,蘭某某、閆某某、閆某某2、田某某、劉某某、劉某某2、蘭某某2、賈某某等八人交扛票款10萬元,2011年1月28日蘭某某等七人交了2011年和2012年的承包費,賈某某當日沒有交承包費,后補齊;簽合同不能寫多人的名字,所以蘭某某等人推選賈某某為代表簽訂合同。經原告質證,對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均有異議。經被告質證無異議。
2、某某市某某民委員會主任王某出庭作證,證明2011年1月26日該村河西園林地485畝公開向外承包,交10萬元押金一張扛票,蘭某某、閆某某、閆某某2、田某某、劉某某、劉某某2、蘭某某、賈某某八人交扛票款10萬元,把扛票發(fā)下去自己去寫,最后賈某某、劉某某、蘭某某等人的扛票中標,到村委會的辦公室商議,最后商定到某某鎮(zhèn)政府交款簽合同。2011年1月28日蘭某某等七人在姚某的帶領下到信用社交了全部承包費,賈某某沒有交錢。我和會計鄭某某,還有鄉(xiāng)里的柴某、姚某,賈某某、劉某某、蘭某某在屋里商議簽合同,沒有讓其余的人進屋,當時賈某某、劉某某、蘭某某要求寫三人的名字,因為簽合同沒有寫三個人的,我們不同意,讓他們推選一個代表,賈某某讓劉某某出名,劉某某讓賈某某出名,后來他們推選賈某某與我村委會簽的合同。在這個合同里面有蘭某50畝地的生態(tài)園,生態(tài)園的價格和其他地的價格一樣,我認為原被告是一個扛票扛得,他們就是合伙的。在準備交第三年承包費的時候,劉某某等人要求另立合同,我村書記鄭某2拉著我和鄭某某到某某村書記家商量,因為第一年合同立的是賈某某,所以我說不能重新立合同。經原告質證,認為證人推測原被告是合伙關系不是事實,當時有村里的王某、鄭某某和鄉(xiāng)里的人,沒有劉某某和蘭某某,也沒有說寫三個人的名字,劉某某和蘭某某沒有資格,所以就只能寫賈某某的名字。經被告質證無異議。
3、鄭某1的書面證明并出庭作證,證明在2011年1月26日我看到賈某某和劉某某等人到某某包地,他們是一個抬票,押金10萬元,只能由一個人出名抬價,我是村委會的成員,擔任紀檢委員,當時我在場。因為賈某某和劉某某他們早就承包我村的地,我認識他們,他們以每畝580元的價格中標,但我沒有見他們交錢和簽訂合同的過程。經原告質證,認為證人說每畝580元與事實不符,是每畝680元。經被告質證無異議。
4、蘭某出庭作證,證明2011年1月26日我去到某某抬價扛地,原被告都在現(xiàn)場,聽劉某某等人說他們合伙包地。當時扛地是10萬元一張扛票,分三個扛票,原被告一個扛票,提另還有一個扛票,其押了10萬元就開始扛,各扛各的,最終原被告中標。當時扛價的地是485畝,因為我有一個生態(tài)園在內,當時村委會聲明無論誰中標給我留50畝地,跟著中標價走,中標后我和原被告8人到現(xiàn)場進行了丈量,地都是大家伙分的,不是原告給分的,可能多幾畝,但我是按50畝交的承包費,把款直接交給了村委會,蘭某某他們的承包款也交給村委會。經原告質證,認為證人只是聽劉某某等人說他們合伙包的,說合伙承包不是事實,其余的沒有異議。經被告質證無異議。
5、劉某的書面證明一份,證明2011年1月26日原被告到某某抬價包地,見到劉某某、賈某某等人承包,押款10萬元。經原告質證,對劉某的書面證明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均有異議,不能證明是其本人所寫,不符合證據(jù)的形式要件,應當讓證人出庭,否則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經被告質證無異議。
6、某某市財經辦公室書面存款日記賬賬頁,賬頁上有農經代管財務專用章。用以證明2011年1月28日被告等七人交承包費24萬元。經原告質證,對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無異議,對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有異議。
依被告申請,本院依法對某某市某某鎮(zhèn)政府經濟管理站的站長柴某和會計姚某進行了調查,其二人證明2011年1月28日某某市某某村主任王某、會計鄭某某,領著賈某某等人到鎮(zhèn)政府簽土地承包合同,因為包地的人很多,就把其他人勸到屋外,屋里只留下賈某某和另兩個負責人,因鎮(zhèn)政府簽合同不讓多人出名,只寫一個人的名字,他們協(xié)商以賈某某的名義與村委會簽了土地承包合同。他們各自拿著錢,一個人交多少都是他們自己算的,姚某領著他們兩三個人到信用社交的款,賈某某沒有去交錢,當日他們沒有交夠合同上的承包費。經原告質證,認為調查證人不是當事人申請的范圍,也不是法院依職權調查的范圍,不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法院的調查仍然屬于證人證言,證人不出庭,不接受當事人的質證,違反法律規(guī)定;其證言并沒有證明原被告的合伙承包的事實,并沒有涉及具體的被告,不能證明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該證言未提供相應的書面證據(jù),不能證明本案的事實;證人身份沒有相關證據(jù)證實。經被告質證無異議。
為了查明案件事實,本院依法對某某市某某支部書記鄭某2進行了詢問,其證明2012年準備交2013年承包費的時候,劉某某等人說不把承包費給賈某某,要求另立合同,我和王某、鄭某某到東漢村書記家商量,因為第一年合同立的是賈某某,所以我村不同意重新立合同。后劉某某、蘭某某等七人與我聯(lián)系,在我的化工廠內交了2013年的承包費,賈某某給被告打了個收條。經原被告質證無異議。
經審理查明,2011年1月26日原被告和蘭某等均到某某市畝土地公開競標,當時10萬元一張扛票,分三個扛票,蘭某是一個扛票,原被告一個扛票,最終原被告以每畝680元的價格中標。2011年1月28日某某民委員會的法定代表人王某、會計鄭拴報,蘭某某、閆某某、閆某某2、田某某、劉某某、劉某某2、蘭某某2、賈某某共同到某某鎮(zhèn)政府交承包費和簽訂土地承包合同。當日劉某某、蘭某某等七人在某某鎮(zhèn)鎮(zhèn)政府經濟管理辦會計姚某帶領到某某鎮(zhèn)信用社交了2011年和2012年的承包費24萬元,直接交到了某某民委員會的賬號上。賈某某當日沒有交承包費。簽合同時,因人多太亂,除賈某某、劉某某、蘭某某外,某某市某某鎮(zhèn)政府經濟管理站的站長柴某沒有讓其他人進屋,賈某某、劉某某、蘭某某要求寫三個人的名字,柴某和王某讓他們推選一個代表,劉某某、蘭某某等人推選賈某某作為代表與村民委員會簽訂某某河西園林地485畝土地的承包合同,后由劉某某負責將485畝土地分配給原被告及蘭某,原被告開始分別耕種、自行管理各自所承包的土地。2012年準備交2013年承包費的時,劉某某等人說不把承包費給賈某某,要求另立合同,鄭某2和王某、鄭某某到東漢村書記家商量,因為第一年合同立的是賈某某,所以某某不同意重新立合同。后劉某某、蘭某某等七人與鄭某2聯(lián)系,在鄭某2的化工廠內交了2013年的承包費,賈某某給被告打了個收條。
以上事實由原被告的陳述、證人王某、蘭某、鄭某1、劉某、柴某、姚某、鄭某2的證言、某某市財經辦公室書面存款日記賬賬頁記錄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被告共同繳納扛票押金并競標,推選原告為代表簽訂合同,分別繳納承包費用的事實,有證人證言及賬頁等證據(jù)予以證實,證據(jù)之間能夠相互印證,故本院認定原被告之間形成的是委托關系,并非轉租或合伙關系?!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條規(guī)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義,在委托人的授權范圍內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受托人與委托人之間的代理關系,該合同直接約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明確證據(jù)證明該合同約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某某在與原告簽訂承包合同時明確知道原被告的代理關系,故該合同直接約束被告和某某民委員會,被告可以直接向某某民委員會繳納承包費。
原告稱2011年3月份被告轉包其土地,先丈量土地,并直接給會計鄭某某處繳納了2011年和2012年的承包費60萬元,被告對此予以否認,原告不能說明被告承包土地的邊界、畝數(shù)、長寬四至,亦沒有提供被告轉租土地及2011年其繳納60萬元承包費的證據(jù),事實上2011年1月28日被告直接將承包費交給了某某民委員會,故本院對原告所述不予采納。綜上,原告要求解除與被告之間的轉租合同,返還承包地的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賈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原告賈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梁翠娟
書記員: 蘭云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