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賈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武邑縣。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寒,衡水市桃城區(qū)衡通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駱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武邑縣。委托訴訟代理人:滕宵漢,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石家莊市欒城縣。系駱某某雇員。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志遠,河北利華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山東禹城漢能薄膜太陽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黃松春。
上訴人賈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駱某某、山東禹城漢能薄膜太陽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能公司)侵權責任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武邑縣人民法院(2017)冀1122民初82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2月1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賈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寒,被上訴人駱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滕宵漢、王志遠到庭參加訴訟。被上訴人漢能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向本院郵寄了書面答辯狀。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賈某某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2、改判駱某某和漢能公司賠償經濟損失1109.034元;3、判令駱某某和漢能公司修復或更換薄膜太陽能板達標年輸出電5475度;4、上訴費由駱某某和漢能公司負擔。事實及理由:2016年4月30日前,駱某某宣傳介紹漢能公司產品,在衡水地區(qū)安裝容量3KW的薄膜太陽能一套,年發(fā)電量為5475度電,2016年6月16日安裝完畢,到2017年6月11日總發(fā)電量為4535.14度,與安裝時宣傳的輸出電量相差939.86度電,造成年損失1109.03元,在安裝前,駱某某聲稱6年可收回成本48800元,而實際年發(fā)電量相差939.86度電,要收回成本需12年,為此訴至一審法院。一審法院以舉證不能駁回賈某某的訴求是錯誤的,賈某某有駱某某發(fā)放的宣傳材料、武邑縣電業(yè)局的收電記錄,現(xiàn)在有賈某某與駱某某的通話記錄,有其宣傳該發(fā)電電量的證人,足以證明其對自己的承諾違約。請求二審法院查清事實,依法改判。漢能公司答辯稱,漢能公司與賈某某無合同關系,賈某某經駱某某宣傳介紹,安裝3KW薄膜太陽能一套,賈某某與駱某某之間形成事實上的買賣合同關系,可以確認漢能公司與賈某某之間并無合同關系。賈某某應向駱某某主張權利并按合同履行權利義務。漢能司并無虛假宣傳及相關承諾,不應承擔賠償責任。漢能司從未向賈某某做過類似宣傳,也未向賈某某提供任何宣傳資料,且雙方也并未形成其他合同關系。漢能公司是一家依法設立并持續(xù)經營的光伏生產企業(yè),所生產的產品經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認證,并獲得太陽能產品認證證書,所生產的產品符合國家標準,發(fā)電量符合相應標準。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一條的規(guī)定,漢能公司的產品不存在缺陷,不存在任何過錯,應駁回賈某某的訴訟請求。駱某某答辯稱,賈某某的上訴請求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賈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駱某某和漢能公司賠償經濟損失1109.034元;3、判令駱某某和漢能公司修復或更換薄膜太陽能板達標年輸出電5475度;4、上訴費由駱某某和漢能公司負擔。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6年4月30日,賈某某從駱某某處購買容量3KW的漢能薄膜太陽能發(fā)電板一套,并安裝在自家房頂上,該產品系由漢能公司所生產的。駱某某發(fā)放的宣傳頁載明:年發(fā)電量收益分析(以衡水地區(qū)為例),裝機容量為3KW的漢能薄膜太陽能發(fā)電板,年約發(fā)電量為5475KWh,年約發(fā)電收益6460元。一審法院認為:賈某某向駱某某和漢能公司主張賠償損失并要求駱某某和漢能公司修復或更換產品,應認定為侵權責任糾紛?!吨腥A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條規(guī)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guī)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保護。本案賈某某購買該產品用于發(fā)電并按照武邑縣電力局回收存電量1.18元/度的標準向駱某某和漢能公司主張經濟損失,其購買產品不是用于生活消費,而是為了經營收益,據此不能認定賈某某是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保護的消費者,故其依據該法主張權利屬于適用法律錯誤,本院不予支持。賈某某主張其購買的產品實際年發(fā)電量未達到駱某某所發(fā)放的宣傳頁中載明的發(fā)電量數額,駱某某和漢能公司應賠償賈某某的差額損失,但該宣傳單所記載的是產品的年約發(fā)電量和年約發(fā)電收益,不是精確數據,而是一個可上下浮動的數據,故不能作為其損失賠償依據;產品標準或產品質量狀況應參考產品包裝、外觀及產品說明書予以認定,不能僅僅依據宣傳頁中記載的內容予以確認。參照“光伏發(fā)電站設計規(guī)范(GB50797-2012)”第6.6.1款記載,光伏發(fā)電站發(fā)電量預測應根據站址所在地的太陽能資源情況,并考慮光伏發(fā)電站系統(tǒng)設計、光伏方陣布置和環(huán)境條件等各種因素后計算確定。賈某某提供的其與漢能公司簽訂的漢能戶用薄膜發(fā)電系統(tǒng)質保承諾書中也明確載明組件效能的質保是標準測試條件下平均輸出功率有限保證,組件輸出功率的測量應該在標準測試條件下進行。故該產品是否存在發(fā)電量方面的質量問題,應參照上述規(guī)范及質保承諾書的約定進行檢驗確認?!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賈某某不能舉證證明駱某某和漢能公司所銷售的產品存在瑕疵或缺陷等質量問題,也未舉證證明若該產品存在質量問題給其造成的經濟損失,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賈某某僅依據該宣傳頁的內容向駱某某和漢能公司主張產品責任并要求賠償損失,證據不足,對其主張不予支持。故判決:駁回賈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300元減半收取150元,由賈某某負擔。二審中,賈某某提交了下列證據:證據一、通話錄音一份,用以證明其與駱某某通話時,駱某某認可宣傳的數字過大。證據二、證人賈某到庭作證,證言內容為,其與本村的幾個村民去武邑縣委小禮堂聽課時,看到宣傳人員發(fā)放的宣傳頁上寫著衡水地區(qū)有3KW薄膜太陽能年發(fā)電量5000多度。被上訴人駱某某提供了其銷售的漢能薄膜太陽能產品的認證證書,用以證明其銷售的太陽能產品屬于合格產品。經質證,被上訴人駱某某對上訴人賈某某提供的錄音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與本案不具有關聯(lián)性,稱其在宣傳時說的是5KW的年發(fā)電量。對證人賈某的證言不予認可,稱其在武邑縣委開過會,但沒有見過賈某。賈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對駱某某提供的證據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均無異議,但認為該證書不能反映出3KW薄膜太陽能產品的年發(fā)電量。本院上述證據的認證意見是,上訴人賈某某所提供的錄音證據和證人賈某的證言,均用以證明駱某某進行宣傳時所稱的年發(fā)電量與實際發(fā)電量存在差距,駱某某對賈某某提供的錄音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認可賈某某在一審提供的宣傳頁是其當時發(fā)放的,而該宣傳頁上確實載有以衡水地區(qū)為例,3KW薄膜太陽能年發(fā)電量約5475KWh的內容。故對賈某某提供的上述證據的證明力予以確認。賈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對駱某某提供的漢能薄膜太陽能產品認證證書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均無異議,該證書證明駱某某銷售的漢能薄膜太陽能產品通過了認證機構的認證,對該證書的證明力予以確認。本院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一致。本院認為,薄膜太陽能的實際發(fā)電量受光照強度、溫度、大氣質量、組件灰塵、外網停電等多種因素影響,因此,該類產品的年發(fā)電量不是一個準確的數字,有一定的變化幅度。雖然駱某某發(fā)放的薄膜太陽能產品宣傳頁中載有以衡水地區(qū)為例,3KW薄膜太陽能年發(fā)電量約5475KWh的內容,但在訂立的質保承諾書中并無年發(fā)電量的承諾,根據賈某某提供的其所購薄膜太陽能產品2016年6月11日至2017年6月10日實際發(fā)電量的記錄,應當屬于在合理的發(fā)電量范圍之內,不構成宣傳單中所在發(fā)電量與實際發(fā)電量相差懸殊。賈某某認為駱某某違反自己承諾,要求賠償損失,修復或更換薄膜太陽能板的理由不能成立,一審法院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是正確的。綜上所述,賈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賈某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高樹峰
審判員 李永瑋
審判員 呂國仲
書記員:王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