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某工程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王盛偉(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
湖北中振投資有限公司
潘廣利(湖北法輝律師事務所)
原告貝某工程咨詢(上海)有限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000748067467Q,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商城路660號1010室,
法定代表人LEEANGSENG,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王盛偉,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湖北中振投資有限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420000000027112,住所地宜昌市西陵一路124號。
法定代表人劉漢明,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潘廣利,湖北法輝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貝某工程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某公司)訴被告湖北中振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振公司)服務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2月29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許建江適用簡易程序,于2016年3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貝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盛偉,被告中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潘廣利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貝某公司與被告中振公司簽訂《機電工程咨詢服務協(xié)議》,雙方應當按照協(xié)議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該服務協(xié)議第一階段(方案設計階段)的價款為61.75萬元,分三次支付(金額分別為36.75萬元、12萬元、13萬元),其中,36.75萬元中振公司已經支付。在收到貝某公司12萬元和13萬元兩張發(fā)票后,中振公司是否應該支付這兩筆共計25萬元的服務費,是本案爭議的焦點。
一、貝某公司與中振公司是工程咨詢服務合同關系。在工程項目建設中,貝某公司提供的服務,具有從屬性和輔助性。其工作內容包括提交方案設計報告,還包括其他無具體或獨立實物內容的智力成果。按《機電工程咨詢服務協(xié)議》約定的付款條件,中振公司收到貝某公司交付的發(fā)票,應當付款。
二、中振公司在2011年10月收到貝某公司的發(fā)票后,應當知道按雙方協(xié)議約定,其即承擔了付款義務。在至今四年多時間里,中振公司未提出貝某公司沒有交付工作成果報告問題,也未向貝某公司表明其不應付款的態(tài)度和理由。相反,在2014年11月7日《關于“拖欠貝某工程咨詢公司服務費”的答復》中,中振公司承認拖欠貝某公司25萬元服務費,并向貝某公司“表達誠摯的歉意”,同時提出還款計劃。依民事訴訟證據規(guī)則,貝某公司交付了第一階段工作成果報告存在高度蓋然性。中振公司辯稱其沒有收到貝某公司的工作成果報告,與其行為相矛盾,不合常理,且其主張《關于“拖欠貝某工程咨詢公司服務費”的答復》是中振公司人員在不清楚合同履行情況下錯誤出具,并未舉證證明。中振公司的答辯意見,本院不予采信。本院認定,貝某公司履行了雙方所簽《機電工程咨詢服務協(xié)議》約定的包括提交方案設計報告在內的第一階段的義務。
三、《機電工程咨詢服務協(xié)議》第5.4條:“甲方如未按照發(fā)票的到期日當天或之前付款,則向甲方收取發(fā)票日期月2%的罰息”。該條款是合同雙方對違約責任的約定,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對合同當事人具有約束力。貝某公司分別于2011年5月17日、2011年10月18日開出兩張發(fā)票,中振公司承認兩張發(fā)票均已收到。應當以25萬元為基數,從發(fā)票回執(zhí)確認的中振公司收到發(fā)票時間(2011年10月21日)起,按月2%計付違約金。
綜上,原告貝某公司履行了《機電工程咨詢服務協(xié)議》第一階段的義務,被告中振公司尚欠25萬元服務費應當支付,并以25萬元為基數,自2011年10月21日起,按月2%計付違約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湖北中振投資有限公司于本期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貝某工程咨詢(上海)有限公司服務費25萬元;并支付以25萬元為基數,按月2%,自2011年10月21日起計算至本判決確定的給付之日的違約金。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規(guī)定,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525元(已減半),由被告湖北中振投資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原告貝某公司與被告中振公司簽訂《機電工程咨詢服務協(xié)議》,雙方應當按照協(xié)議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該服務協(xié)議第一階段(方案設計階段)的價款為61.75萬元,分三次支付(金額分別為36.75萬元、12萬元、13萬元),其中,36.75萬元中振公司已經支付。在收到貝某公司12萬元和13萬元兩張發(fā)票后,中振公司是否應該支付這兩筆共計25萬元的服務費,是本案爭議的焦點。
一、貝某公司與中振公司是工程咨詢服務合同關系。在工程項目建設中,貝某公司提供的服務,具有從屬性和輔助性。其工作內容包括提交方案設計報告,還包括其他無具體或獨立實物內容的智力成果。按《機電工程咨詢服務協(xié)議》約定的付款條件,中振公司收到貝某公司交付的發(fā)票,應當付款。
二、中振公司在2011年10月收到貝某公司的發(fā)票后,應當知道按雙方協(xié)議約定,其即承擔了付款義務。在至今四年多時間里,中振公司未提出貝某公司沒有交付工作成果報告問題,也未向貝某公司表明其不應付款的態(tài)度和理由。相反,在2014年11月7日《關于“拖欠貝某工程咨詢公司服務費”的答復》中,中振公司承認拖欠貝某公司25萬元服務費,并向貝某公司“表達誠摯的歉意”,同時提出還款計劃。依民事訴訟證據規(guī)則,貝某公司交付了第一階段工作成果報告存在高度蓋然性。中振公司辯稱其沒有收到貝某公司的工作成果報告,與其行為相矛盾,不合常理,且其主張《關于“拖欠貝某工程咨詢公司服務費”的答復》是中振公司人員在不清楚合同履行情況下錯誤出具,并未舉證證明。中振公司的答辯意見,本院不予采信。本院認定,貝某公司履行了雙方所簽《機電工程咨詢服務協(xié)議》約定的包括提交方案設計報告在內的第一階段的義務。
三、《機電工程咨詢服務協(xié)議》第5.4條:“甲方如未按照發(fā)票的到期日當天或之前付款,則向甲方收取發(fā)票日期月2%的罰息”。該條款是合同雙方對違約責任的約定,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對合同當事人具有約束力。貝某公司分別于2011年5月17日、2011年10月18日開出兩張發(fā)票,中振公司承認兩張發(fā)票均已收到。應當以25萬元為基數,從發(fā)票回執(zhí)確認的中振公司收到發(fā)票時間(2011年10月21日)起,按月2%計付違約金。
綜上,原告貝某公司履行了《機電工程咨詢服務協(xié)議》第一階段的義務,被告中振公司尚欠25萬元服務費應當支付,并以25萬元為基數,自2011年10月21日起,按月2%計付違約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湖北中振投資有限公司于本期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貝某工程咨詢(上海)有限公司服務費25萬元;并支付以25萬元為基數,按月2%,自2011年10月21日起計算至本判決確定的給付之日的違約金。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規(guī)定,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525元(已減半),由被告湖北中振投資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許建江
書記員:蔡慧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