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譚某某,男,生于2008年8月22日,土家族,湖北省咸豐縣人,住咸豐縣,
法定代理人:譚某,男,生于1973年1月1日,漢族,廣西自治區(qū)玉林市人,住玉林市玉州區(qū),系原告譚某某之父。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quán)):黃昊,湖北雄震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恩施華龍村集團來某置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來某縣翔鳳鎮(zhèn)桂花樹村18組11號。
法定代表人:龍華階,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quán)):熊海煒、肖波,湖北歐興紅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原告譚某某與被告恩施華龍村集團來某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龍公司)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2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黃昊、被告委托代理人熊海煒到庭參加了訴訟,現(xiàn)已審查終結(jié)。
原告譚某某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1.確認原告與被告簽訂合同編號分別為ESZ201502526、ESZ201502535、ESZ201502536、ESZ201502862、ESZ201502865、ESZ201502866、ESZ201502870、ESZ201502875、ESZ201502877、ESZ201502882的十份商品房買賣合同(預售)有效;2.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繼續(xù)履行合同,依約定立即向原告交付房屋并按日萬分之五的利率給原告支付起訴前兩年違約金1751999.27元(暫計至2018年1月19日)以及2018年1月19日到實際交房之日間的違約金;3.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事實與理由:原、被告雙方于2015年2月25日通過平等協(xié)商簽訂了十份商品房買賣合同(預售)[合同編號為ESZ201502526、ESZ201502535、ESZ201502536、ESZ201502862、ESZ201502865、ESZ201502866、ESZ201502870、ESZ201502875、ESZ201502877、ESZ201502882]十份合同約定:1.被告將來某縣武漢大道桂花樹村修建的華龍商城313號、312號、412號、413號、416號、415號、315號、316號、314號、414號十套商業(yè)房出售給原告;2.原告在2015年2月25日前給被告一次性支付全部房款共計4799998元;3.被告定于2016年1月19日前將十套商業(yè)房交付原告,否則應按房屋價款日千分之2.5向原告支付違約金。原告方認為,房屋買賣合同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應當有效,原告按照合同約定支付了全部房款,被告應當按照協(xié)議履行義務(wù),截至目前已有兩年之久,被告既未向原告交付房屋,又沒有主動向原告支付違約金,考慮到雙方約定的違約金按房屋價款日千分之二點五標準過高,原告認為按每天萬分之五的利息計算違約金公平合理,故要求被告支付訴訟前兩年(2016年1月19日至2018年1月19日)的違約金人民幣1751999.27元以及2018年1月19日到實際交房之日期間的違約金。
被告華龍公司辯稱,1.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十份商品房預售合同真實性沒有異議。2.原告要求的違約金日萬分之五標準過高,請求法院予以調(diào)整,如按日萬分之五的標準會導致被告交房時原告可能無償獲得房屋,顯失公平。3.華龍商城的房屋實際上是消防沒有驗收合格,被告承諾年底消防驗收合格,達到交房條件。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了質(zhì)證。對于雙方提交的證據(jù)即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兩份商品房買賣合同(預售)[合同編號為ESZ201502526、ESZ201502535、ESZ201502536、ESZ201502862、ESZ201502865、ESZ201502866、ESZ201502870、ESZ201502875、ESZ201502877、ESZ201502882]、十份銷售不動產(chǎn)發(fā)票、被告恩施華龍村集團來某置業(yè)有限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及法人證明,原、被告雙方均沒有爭議,且與本案具有關(guān)聯(lián)性、真實性、合法性,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于原告提交的結(jié)婚證復印件、戶口薄復印件能夠相互印證證明原告譚某某譚某明系父子關(guān)系,譚某明有權(quán)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代理本案。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的事實如下:2015年2月11日,原、被告雙方當事人簽訂合同編號為ESZ201502535、ESZ201502526、ESZ20150536的三份商品房買賣合同(預售),被告分別將其開發(fā)的位于來某縣翔鳳鎮(zhèn)武漢大道桂花樹村來某華龍城一區(qū)華龍商城312號、313號、412號三處商品房出賣給原告,房屋價款分別為783351元、727348元、251040元。2015年2月24日,原、被告雙方簽訂了合同編號為ESZ20150870、ESZ20150862、ESZ20150866、ESZ20150865的四份商品房買賣合同(預售),被告分別將其開發(fā)的位于來某縣翔鳳鎮(zhèn)武漢大道桂花樹村來某華龍城一區(qū)華龍商城315號、413號、415號、416號四處商品房出賣給原告,房屋價款分別為690581元、254010元、242130元、242130元。2015年2月25日,原、被告雙方簽訂了合同編號為ESZ20150877、ESZ20150875、ESZ20150882號三份商品房買賣合同(預售),被告分別將其開發(fā)的位于來某縣翔鳳鎮(zhèn)武漢大道桂花樹村來某華龍城一區(qū)華龍商城314號、316號、414號三處商品房出賣給原告,房屋價款分別為679517元、690581元、239310元。該十處商品房所在土地用途均為商業(yè)用地,十處商品房總價款為人民幣4799998元。該十份合同均為被告向原告提供的格式合同,該十份合同第九條均約定商品房交付條件:該商品房交付應當符合下列第1、2項所列條件:1.該商品房已取得建設(shè)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證明文件;2.該商品房已取得房屋測繪報告。該商品房是住宅的,出賣人還需提供《住宅使用說明書》和《住宅質(zhì)量保證書》。第十一條均約定了房屋的交付時間和手續(xù):出賣人應當在2016年1月19日前向買受人交付該商品房。該商品房達到第九條約定的交付條件后,出賣人應當在交付日期屆滿前10日(不少于10日)書面通知買受人辦理交付手續(xù)的時間、地點以及應當攜帶的證件。買受人未收到交付通知書的,以本合同約定的交付日期屆滿之日為辦理交付手續(xù)的時間,以該商品房所在地辦理交付手續(xù)的地點。第十二條均約定了逾期交付責任:除不可抗力外,出賣人未按照第十一條約定的時間將該商品房交付買受人的,雙方同意按照下列方式處理:(1)逾期在30日內(nèi),自第十一條約定的交付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至實際交付之日止,出賣人按日計算向買受人支付全部房價款千分之2.5的違約金。(2)逾期超過30日后,買受人有權(quán)解除合同。買受人解除合同的,應當書面通知出賣人。出賣人應當自解除合同通知送達之日起15日內(nèi)退還買受人已付全部房款(含已付房款部分),并自買受人付款之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給付利息。買受人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的,合同繼續(xù)履行,出賣人按日計算向買受人支付全部房價款千分之2.5的違約金。2014年8月17日(銷售不動產(chǎn)統(tǒng)一發(fā)票日期)前,原告向被告支付了十處商品房的全部價款共計4799998元,被告在收到購房款后向原告出具了十份商品房的購房發(fā)票。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房屋交付時間屆滿后,華龍公司截至目前仍然沒有向原告交付該十處商品房,故原告向本院提起訴訟。
本院認為,原告譚某某與被告華龍公司簽訂合同編號為ESZ201502526、ESZ201502535、ESZ201502536、ESZ201502862、ESZ201502865、ESZ201502866、ESZ201502870、ESZ201502875、ESZ201502877、ESZ201502882十份商品房買賣合同(預售)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該兩份商品房買賣合同(預售)合法有效。故對于原告譚某某主張的雙方簽訂的十份商品房買賣合同(預售)合法有效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依法成立的合同,對雙方當事人均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雙方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wù)。原告譚某某已向被告華龍公司支付了十處商品房的全部價款共計4799998元,被告華龍公司應當按照合同約定交付房屋,被告華龍公司截至目前仍沒有向原告譚某某交付房屋,構(gòu)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wù)或者履行合同義務(wù)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本案中,被告華龍公司沒有按照約定交付房屋,原告譚某某要求被告華龍公司承擔繼續(xù)履行商品房買賣合同并向原告譚某某交付該十處商品房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本案爭議的焦點為被告華龍公司未按照合同約定向原告譚某某交付房屋所應當承擔的違約金標準的確定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qū)Ψ街Ц兑欢〝?shù)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chǎn)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gòu)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gòu)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wù)?!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guān)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guī)定:“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過高為由請求減少的,應當以違約金超過造成的損失30%為標準適當減少;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為由請求增加的,應當以違約造成的損失確定違約金數(shù)額”。《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
若干問題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給予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chǔ),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jù)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并作出裁決?!币?qū)Ψ康禺a(chǎn)開發(fā)商逾期交付房屋買受人的實際損失如何確定,現(xiàn)無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根據(jù)本案合同的履行情況、華龍公司的違約情況及雙方簽訂合同時對對方違約的逾期利益等因素綜合考慮,本院認為,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第一款“借貸雙方對逾期利率有約定的,從其約定,但以不超過年利率24%為限”之規(guī)定,認定原告譚某某主張的違約金是否過高,更符合公平原則。本案中,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十份房屋買賣合同中均約定華龍公司逾期交付房屋超過30日的,買受人主張繼續(xù)履行房屋買賣合同的,出賣人按日計算向買受人支付全部價款千分之2.5的違約金,現(xiàn)原告將違約金的標準調(diào)整為按日以全部價款4799998元的萬分之5(年利率18.25%)計算,未超過年利率24%,不屬于約定違約金過高的情形,依法應當予以支持。違約金的期限應當從合同約定的被告華龍公司交付房屋期限屆滿之次日起即2016年1月20日計算至交付房屋之日止,故對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違約金從2016年1月20日至2018年1月19日的違約金1751999.27元(4799998元×0.0005×730天)及2018年1月20日至實際交付房屋之日止按日萬分之5計算違約金,本院予以支持。對于被告辯稱“原告主張的違約金過高,要求法院予以調(diào)整”的辯論意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
若干問題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原告譚某某與被告恩施華龍村集團來某置業(yè)有限公司簽訂的合同編號分別為ESZ201502526、ESZ201502535、ESZ201502536、ESZ201502862、ESZ201502865、ESZ201502866、ESZ201502870、ESZ201502875、ESZ201502877、ESZ201502882的十份商品房買賣合同(預售)有效;
二、被告恩施華龍村集團來某置業(yè)有限公司繼續(xù)履行上述十份商品房買賣合同(預售),并在上述房屋符合交付條件時立即向原告譚某某交付房屋;
三、被告恩施華龍村來某置業(yè)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六十日內(nèi)向原告譚某某支付違約金1751999.27元及2018年1月20日至房屋交付之日止的違約金(分別以房屋價款783351元、727351元、679517元、690581元、690581元、251040元、254010元、239310元、242130元、242130元為基數(shù)按日萬分之5計算)。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案件受理費57664元,因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28832元,由被告恩施華龍村集團來某置業(yè)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13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恩施開發(fā)區(qū)支行,賬號17×××04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wù)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lián)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7日內(nèi)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李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