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某
譚德富(湖北施南律師事務所)
李某某
朱某某
原告:譚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湖北省巴東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譚德富,湖北施南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被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巴東縣職業(yè)高級中學教師,戶籍所在地湖北省巴東縣,經常居住地湖北省巴東縣。
被告:朱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土家族,巴東縣第三高級中學教師,戶籍所在地湖北省巴東縣,經常居住地湖北省巴東縣。
原告譚某與被告李某某、朱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2月1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譚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譚德富與被告李某某、朱某某均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譚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依法判決二被告共同償還原告借款本金9萬元,并從2016年12月10日起至借款付清之日止按月息3分支付利息,且由二被告對借款本金9萬元及其產生的利息承擔連帶責任。
事實和理由:2015年2月15日,李某某向譚某借款15萬元,約定月息3分,按月結息,借期6個月,用于資金周轉。
李某某出具借條后,譚某于2015年2月15日給李某某交付現金7萬元,次日又通過銀行轉賬方式給李某某交付借款8萬元。
時至2016年3月1日,李某某歸還了本金6萬元,下欠本金9萬元繼續(xù)借用,約定利息不變。
從2016年3月2日起至2016年12月9日利息已付清,但自2016年12月10日至今李某某未給原告償還分文借款本金和利息,原告多次向二被告追討,但其均以各種理由拒絕歸還。
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李某某辯稱,我向原告借款15萬元屬實,借款過程也屬實,但借款后我多次給原告償還過借款本息,故對現在下欠的9萬元本金有異議。
我總共已給原告償還了15萬元,本金已全部還清,只是未償還利息。
被告朱某某辯稱,第一,該債務不僅是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發(fā)生的債務,而且不是為了共同生活,且原告明知不是為了共同生活,所以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1、被告李某某借錢時,本人不在場,本人更不知情,出借人和借款人都沒有告知本人。
本人和被告李某某離婚協商共同債務時,本人仍不知道,李某某也從頭至尾沒有告知有這一借款行為發(fā)生,更沒有要求本人償還,對此可以到民政局存檔的離婚協議予以查證。
所以,該債務屬于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舉債。
2、原告和被告李某某在借條里明確借錢是用于周轉,且數額超出日常生活需要。
作為教書的我們,生活簡單清貧,35萬元簡直是天文數字,李某某四個月之內找原告等人借這么一大筆錢用于生活開支,且還有這么高的利息,這太不符合常理。
據此可以認定該債務不是用于共同生活,原告明知。
本人提供的工資存折銀行流水可以證明家中所有生活開支都是使用本人工資,剩余的錢都給被告李某某了。
被告李某某自2011年以來沒有給家中一分錢,該債務中的錢款也沒有一分錢用于共同生活,無關共同利益。
3、原告把本人當作共同債務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 ?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十七條的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 ?規(guī)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
”這里強調了所負債務是否用于了夫妻共同生活,只有用在夫妻家庭生活的債務,離婚時或離婚后另一方才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否則即為舉債一方的個人債務,另一方不承擔償還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十七條規(guī)定:“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經營活動,其收入確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由一方以個人財產清償。
第二,此債務不具有真實性、合法性。
1、原告譚某的哥哥譚德富與被告李某某以前是一個辦公室的同事,除了本案,還有幾個案子的當事人拿著同樣格式的借條,金額巨大,還是現金。
借款行為事前事后均不告知本人,甚至本人與李某某離婚時,也沒有提及此債務。
本人與李某某離婚后馬上就有了此訴訟,本人認為這有惡意進行虛假訴訟虛構婚內共同債務的嫌疑,對此所謂的民間借貸應嚴格審查。
2、原告譚某的哥哥譚德富是律師,明知法律不保護月息3分的利息還作此約定,律師會做不合法的事情嗎?綜上,該債務真實性存疑,不合法。
即使該債務屬實,也不是夫妻共同債務,所以請求法院駁回原告對本人的訴請。
原告譚某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有如下證據:
1、借條1份,中國農業(yè)銀行銀行卡存款業(yè)務回單1份。
用于證明雙方借貸關系成立并約定了借款利息、借款期限,同時證明原告通過銀行轉賬方式給被告李某某借款8萬元的事實。
經庭審質證,被告李某某認為證據屬實,被告朱某某表示對該組證據不清楚。
2、短信記錄打印單1張共計31份。
用于證明被告李某某2016年10月19日至2017年1月26日給原告譚某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情況。
經庭審質證,被告李某某認為短信屬實,但對本金9萬元有異議,認為本金已還完,只剩下利息未支付。
被告朱某某認為借條上的時間和匯款的時間不一致,故對該債務的真實性表示懷疑,該債務屬于倉促虛構債務。
3、被告李某某在巴東縣職業(yè)高中的教師工資卡1份。
用于證明被告李某某和被告朱某某知道本案借款的事實,被告李某某并于2016年12月18日將其工資卡抵押給了原告代理人。
經庭審質證,被告李某某認為抵押工資卡給原告代理人屬實,但其將工資卡抵押給原告代理人時朱某某確實不知道。
被告朱某某認為其不清楚李某某工資卡是如何到原告代理人手里的,并認為二被告在白土坡買房是2011年2月21日,不清楚原告代理人在2014年為什么幫被告李某某在白土坡買房以及買在什么地方,其懷疑該筆債務的真實性。
被告朱某某為支持其抗辯主張,向本院提交有如下證據:
1、離婚協議書復印件1份,離婚證復印件1份。
用于證明其與李某某離婚的事實,以及其與被告李某某對于財產債務進行了分割,但在債務分割中并沒有分割本案所涉?zhèn)鶆铡?br/>經庭審質證,原告譚某對離婚證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與本案沒有關聯性,另表示對離婚協議書的真實性不清楚,并認為離婚協議書的效力不能對抗原告,且認為二被告離婚時間是2017年2月6日,而本案借款產生在2015年2月15日,產生于二被告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該借款本金和利息應視為二被告夫妻共同債務。
被告李某某認為該組證據屬實,但認為該筆債務是屬于李某某與原告之間的個人行為,該組證據與本案無關,該筆債務亦與朱某某無關。
2、湖北巴東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賬戶明細查詢(即朱某某工資流水清單)復印件1份。
用于證明本案所涉?zhèn)鶆諞]有用于家庭生活開支。
經庭審質證,原告譚某對該證據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該證據與本案無關,也達不到被告朱某某的證明目的。
被告李某某對該證據真實性無異議。
3、購房合同復印件1份。
用于證明二被告購房款為17萬元。
經庭審質證,原告譚某對該證據真實性無異議,并認為該合同與本案有關聯性,并且到現在二被告都居住在該住房里。
被告李某某對該證據真實性無異議。
4、債務協議1份。
用于證明本案所涉?zhèn)鶆张c朱某某無關。
經庭審質證,原告譚某對該證據真實性、關聯性均有異議,認為該債務協議產生在借款后,故不能達到被告朱某某的證明目的。
被告李某某對該證據真實性無異議。
被告李某某未向本院提交任何證據。
對于雙方當事人提交的上述證據,本院認為:原告譚某提交的證據1、2來源合法,經庭審質證,被告李某某對其真實性亦無異議,內容真實,證據內容能夠證明本案相關事實,本院應予采信;原告譚某提交的證據3與本案事實缺乏關聯性,不能證實本案相關事實,故不能達到原告的證明目的;被告朱某某提交的4組證據中,與本案其他有效證據能夠相互印證的部分,本院予以采信,不能相互印證的部分不予采信。
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被告李某某與被告朱某某原系夫妻關系。
雙方于1996年12月1日在原××平陽壩鎮(zhèn)人民政府婚姻登記處登記結婚,2017年2月6日在巴東縣人民政府婚姻登記處登記協議離婚。
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未約定各自財產歸各自所有。
被告李某某與被告朱某某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被告李某某于2015年2月15日給原告譚某出具借條1份,載明:“今借到譚某現金計人民幣壹拾伍萬元整,月息叁分,借期陸個月,用于資金周轉。
此據屬實。
(按月結息)。
借款人:李某某身份證號碼:電話:189724023802015年2月15日。
”出具借條后,原告譚某當日給被告李某某交付現金7萬元,次日又通過中國農業(yè)銀行向被告李某某持有的62×××16號銀行卡存入現金8萬元。
借款到期后,因被告李某某未按期償還,雙方口頭約定該筆借款繼續(xù)按月利率30‰支付利息。
借款后,被告李某某僅給原告譚某償還了借款本金6萬元及截至2017年1月26日為止的約定利息(尚欠4280元),下欠借款本金9萬元及后期利息未支付。
原告譚某多次追索無果,于2017年2月17日訴至本院,請求二被告共同償還其借款本金9萬元,并從2016年12月10日起至借款付清之日止按月息3分(即月利率30‰)支付利息,且由二被告對借款本金9萬元及其產生的利息承擔連帶責任。
本院認為,被告李某某于2015年2月15日給原告譚某出具借條向原告譚某借款15萬元,出具借據后,原告譚某已通過支付現金和銀行存款方式給被告李某某實際交付了借款15萬元,上述事實有原告譚某與被告李某某內容一致的陳述,且其中8萬元有銀行存款憑證證實,故原告譚某與被告李某某存在借款合同關系的事實清楚,本院予以認定。
本案的關鍵問題是被告李某某所借債務是否屬于被告李某某與被告朱某某的夫妻共同債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 ?規(guī)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
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規(guī)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
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
”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guī)定》規(guī)定:“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據本案查明的事實,被告李某某與被告朱某某于1996年12月1日登記結婚,2017年2月6日在民政部門登記離婚。
而本案所涉?zhèn)鶆瞻l(fā)生于2015年2月15日,屬于二被告婚姻存續(xù)期間發(fā)生的債務。
根據當事人陳述及提交的相關證據,也能夠證實在本案所涉?zhèn)鶆瞻l(fā)生之日前后,二被告共同投資相關企業(yè)入股經商、共同投資購買轎車等大額財產,確需大量資金支出。
另外,二被告在離婚協議中還對被告李某某經手舉債后又給他人轉貸形成的部分債權債務進行了分割,并對離婚時尚存的存款約40萬元和其他共同財產、共同債權債務進行了分割,也充分說明被告朱某某知曉被告李某某經常對外舉債的行為,并能夠證明被告朱某某分享了被告李某某對外舉債所產生的收益。
上述一系列事實,能夠證實被告李某某對外舉債用于了家庭共同生活。
被告朱某某提交的湖北巴東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賬戶明細查詢(即朱某某工資流水清單)等證據,并不足以否認被告李某某對外舉債用于了家庭共同生活這一事實。
被告朱某某未舉證證實被告李某某所借本案債務屬于原告譚某與被告李某某明確約定的個人債務,也未舉證證明本案所涉?zhèn)鶆諏儆谠孀T某與被告李某某虛構的債務,更未舉證證明被告李某某所借本案債務用于了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
雖然被告朱某某在庭審陳述中辯稱被告李某某向外舉債所欠債務中有部分用于了購買中福在線即開型彩票,被告李某某在庭審中亦承認其部分欠債系用于了購買中福在線即開型彩票,但購買中福在線即開型彩票系參加國家許可的公益事業(yè)活動,不屬于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賭博行為。
另外,根據現有證據證實,被告李某某與被告朱某某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雙方亦并未約定各自財產歸各自所有。
綜上,本案所涉借款15萬元應認定屬被告李某某與被告朱某某的夫妻共同債務。
原告譚某與被告李某某所簽借款合同中約定的借款利率雖然偏高,超過了司法保護范圍,但該利率標準并未超過民間借貸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自然債務范圍,且其他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故該借款合同應屬有效合同。
上述借款合同中,除年利率超過24%的部分利息超過司法保護范圍,未履行的部分不應再履行外,其他內容應由被告李某某與被告朱某某共同履行。
原告譚某的代理人與被告李某某的多份短信記錄中,譚某的代理人均提出被告李某某尚欠原告譚某借款本金9萬元、每天利息90元,其中最后時間的一份短信內容為:“今天李世紅還利息6000元。
計算至2017年1月26日的利息和本金為:2017年1月8日以前的利息8660元+2017年1月9日至1月26日間的利息90元/天×18天-1月26日付的6000元利息+本金9萬元=利息4280+本金9萬元。
”而被告李某某在全部短信回復中均未明確表示否認尚欠原告譚某借款本金9萬元的事實。
因此,應當認定截至2017年1月26日為止,被告李某某、朱某某尚欠原告譚某借款本金9萬元。
被告李某某、朱某某對上述借款本金9萬元負有共同償還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 ?規(guī)定:“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并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一)實現債權的有關費用;(二)利息;(三)主債務。
”被告李某某辯稱已給原告譚某償還借款本金15萬元,只是未償還借款利息,一是未提供相關證據證實其確實已償還15萬元總額這一事實,二是其辯稱的先償還本金后償付利息的行為既不符合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也不符合借款合同的交易習慣,故其抗辯理由不能成立。
原告譚某與被告李某某2015年2月15日所簽借款合同中約定借款期限為六個月,借款利息為月息3分(即月利率30‰),該筆借款應于2015年8月15日到期。
期滿后,原告譚某與被告李某某口頭約定繼續(xù)按月利率30‰支付利息。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 ?、第四十四條 ?第一款 ?、第六十條 ?第一款 ?、第一百零七條 ?、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零七條 ?、第二百一十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 ?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李某某、朱某某共同償還原告譚某借款本金9萬元,并自2017年1月27日起至還清之日止按年利率24%支付逾期利息。
限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履行。
二、駁回原告譚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050元,減半收取1025元,由被告李某某、朱某某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恩施開發(fā)區(qū)支行,賬號:17×××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
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當事人可在本判決確定的義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二年內向本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本院認為,被告李某某于2015年2月15日給原告譚某出具借條向原告譚某借款15萬元,出具借據后,原告譚某已通過支付現金和銀行存款方式給被告李某某實際交付了借款15萬元,上述事實有原告譚某與被告李某某內容一致的陳述,且其中8萬元有銀行存款憑證證實,故原告譚某與被告李某某存在借款合同關系的事實清楚,本院予以認定。
本案的關鍵問題是被告李某某所借債務是否屬于被告李某某與被告朱某某的夫妻共同債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 ?規(guī)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
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規(guī)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
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
”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guī)定》規(guī)定:“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據本案查明的事實,被告李某某與被告朱某某于1996年12月1日登記結婚,2017年2月6日在民政部門登記離婚。
而本案所涉?zhèn)鶆瞻l(fā)生于2015年2月15日,屬于二被告婚姻存續(xù)期間發(fā)生的債務。
根據當事人陳述及提交的相關證據,也能夠證實在本案所涉?zhèn)鶆瞻l(fā)生之日前后,二被告共同投資相關企業(yè)入股經商、共同投資購買轎車等大額財產,確需大量資金支出。
另外,二被告在離婚協議中還對被告李某某經手舉債后又給他人轉貸形成的部分債權債務進行了分割,并對離婚時尚存的存款約40萬元和其他共同財產、共同債權債務進行了分割,也充分說明被告朱某某知曉被告李某某經常對外舉債的行為,并能夠證明被告朱某某分享了被告李某某對外舉債所產生的收益。
上述一系列事實,能夠證實被告李某某對外舉債用于了家庭共同生活。
被告朱某某提交的湖北巴東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賬戶明細查詢(即朱某某工資流水清單)等證據,并不足以否認被告李某某對外舉債用于了家庭共同生活這一事實。
被告朱某某未舉證證實被告李某某所借本案債務屬于原告譚某與被告李某某明確約定的個人債務,也未舉證證明本案所涉?zhèn)鶆諏儆谠孀T某與被告李某某虛構的債務,更未舉證證明被告李某某所借本案債務用于了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
雖然被告朱某某在庭審陳述中辯稱被告李某某向外舉債所欠債務中有部分用于了購買中福在線即開型彩票,被告李某某在庭審中亦承認其部分欠債系用于了購買中福在線即開型彩票,但購買中福在線即開型彩票系參加國家許可的公益事業(yè)活動,不屬于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賭博行為。
另外,根據現有證據證實,被告李某某與被告朱某某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雙方亦并未約定各自財產歸各自所有。
綜上,本案所涉借款15萬元應認定屬被告李某某與被告朱某某的夫妻共同債務。
原告譚某與被告李某某所簽借款合同中約定的借款利率雖然偏高,超過了司法保護范圍,但該利率標準并未超過民間借貸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自然債務范圍,且其他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故該借款合同應屬有效合同。
上述借款合同中,除年利率超過24%的部分利息超過司法保護范圍,未履行的部分不應再履行外,其他內容應由被告李某某與被告朱某某共同履行。
原告譚某的代理人與被告李某某的多份短信記錄中,譚某的代理人均提出被告李某某尚欠原告譚某借款本金9萬元、每天利息90元,其中最后時間的一份短信內容為:“今天李世紅還利息6000元。
計算至2017年1月26日的利息和本金為:2017年1月8日以前的利息8660元+2017年1月9日至1月26日間的利息90元/天×18天-1月26日付的6000元利息+本金9萬元=利息4280+本金9萬元。
”而被告李某某在全部短信回復中均未明確表示否認尚欠原告譚某借款本金9萬元的事實。
因此,應當認定截至2017年1月26日為止,被告李某某、朱某某尚欠原告譚某借款本金9萬元。
被告李某某、朱某某對上述借款本金9萬元負有共同償還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 ?規(guī)定:“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并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一)實現債權的有關費用;(二)利息;(三)主債務。
”被告李某某辯稱已給原告譚某償還借款本金15萬元,只是未償還借款利息,一是未提供相關證據證實其確實已償還15萬元總額這一事實,二是其辯稱的先償還本金后償付利息的行為既不符合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也不符合借款合同的交易習慣,故其抗辯理由不能成立。
原告譚某與被告李某某2015年2月15日所簽借款合同中約定借款期限為六個月,借款利息為月息3分(即月利率30‰),該筆借款應于2015年8月15日到期。
期滿后,原告譚某與被告李某某口頭約定繼續(xù)按月利率30‰支付利息。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 ?、第四十四條 ?第一款 ?、第六十條 ?第一款 ?、第一百零七條 ?、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零七條 ?、第二百一十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第一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 ?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李某某、朱某某共同償還原告譚某借款本金9萬元,并自2017年1月27日起至還清之日止按年利率24%支付逾期利息。
限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履行。
二、駁回原告譚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050元,減半收取1025元,由被告李某某、朱某某共同負擔。
審判長:石英雄
書記員:陳海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