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謝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久興,上海英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萬坤企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青浦區(qū)。
法定代表人:沙鋼,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平明,男。
原告謝某某與被告上海萬坤企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名譽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5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6月13日、2018年9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朱久興、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平明到庭參加訴訟。審理中,由原、被告合意,經本院院長批準,本院延長簡易程序審理期限至六個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謝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決被告向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致函恢復原告的名譽,并向原告賠禮道歉(具體內容由法院確定);2.判決被告賠償原告律師費6,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告原任職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4月23日,該公司人事向原告出具被告發(fā)給原告公司的一份《情況反映》,希望原告自行離職。原告認為,被告出具的《情況反映》的內容中使用了“串通私自”、“謀取私利”、“脅迫萬坤公司”、“合同章是私刻偽造”、“串通蒙騙萬坤公司,非法詐騙萬坤公司財產的行為,情節(jié)十分惡劣,為謀取私利,喪失最基本的職業(yè)道德操守”等歪曲事實、臆造情節(jié)甚至惡意誹謗中傷原告的用語,嚴重侵害了原告的名譽,故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上海萬坤企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辯稱,本案系爭之《情況反映》確系被告向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出具。但《情況反映》中的內容均屬實,并非被告捏造,惡意中傷,不存在侵犯原告名譽權的行為,故原告的訴請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對于雙方沒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本案中,雙方對于被告是否實施了侵害原告名譽權的行為存在爭議。原告認為被告出具的《情況反映》中使用的“串通私自”、“牟取私利”、“脅迫”、“案件庭審期間”、“私刻偽造”、“兩人串通蒙騙”、“非法詐騙財產”等字詞侵害其名譽權,被告認為《情況反映》上記載的內容均屬實,對此被告提供了上海潭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潭誠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商注冊信息、原告簽字的《工程項目請款書》、2017年4月7日、2017年5月26日上海市徐匯區(qū)人民法院的談話筆錄、南師大司鑒中心【2017】文鑒字第482號《南京師范大學司法鑒定中心司法鑒定意見書》等證據(jù)印證其《情況反映》上所載內容。對于被告提供的證據(jù)真實性原告均予以認可。根據(jù)被告提供的證據(jù)以及原告庭審中的陳述,被告出具的《情況反映》中關于本案原告的記載內容基本屬實。審理中,原告亦表示本案系爭《情況反映》被告是寄給萬達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的,并未在其他途徑看到。綜上,原告主張被告實施了侵犯原告名譽權的行為,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認可。
本院認為,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jù)行為人實施了侵權行為、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原告認為被告出具的《情況反映》上使用了“串通私自”、“牟取私利”、“脅迫”等字詞侵犯了其名譽權,本院認為,被告出具的《情況反映》上使用的字詞雖有不妥,但該份《情況反映》記載的內容基本屬實,不存在誹謗情節(jié),前述內容不足以構成對原告的侮辱,亦未造成原告社會評價的降低,故不應認定為被告侵害了原告名譽權。綜上,原告要求被告恢復名譽、賠禮道歉以及賠償經濟損失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基礎,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謝某某的全部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案件受理費300元,減半收取計150元,由原告謝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盛??潔
書記員:唐??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