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某某
侯昌林(湖北枝江馬家店法律服務所)
戚某某
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
郭飛(湖北三峽律師事務所)
吳凡
原告:謝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戶籍所在地湖北省枝江市。
委托代理人:侯昌林,湖北省枝江市馬家店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戚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戶籍所在地湖北省枝江市。
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宜昌市西陵一路18號中環(huán)廣場17樓,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500735215846A。
法定代表人:閆偉青,系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郭飛,湖北三峽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委托代理人:吳凡,該公司員工,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謝某某與被告戚某某、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8月1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付濤適用簡易程序進行了審理,原告謝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侯昌林、被告戚某某、被告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郭飛、吳凡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謝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因機動車交通事故給原告造成的損失238370.05元(其中醫(yī)療費6635.4元、住院伙食補助費6880元、營養(yǎng)費2700元、殘疾賠償金108204元、護理費7677.86元、交通費1500元、誤工費21900元、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129163.2元、精神損害撫慰金4000元、摩托車修理費1880元、鑒定費2200元)。
事實與理由:2016年2月6日14時10分,原告駕駛無號牌的兩輪摩托車與被告戚某某駕駛的鄂N×××××號小型汽車相撞,造成原告受傷、摩托車受損的交通事故。
原告住院治療86天,支付醫(yī)藥費47743.24元,傷情鑒定為九級傷殘。
交警認定本起交通事故由謝某某、戚某某負同等責任。
被告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承保了鄂N×××××的交強險及商業(yè)險,二被告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戚某某辯稱,對事故發(fā)生經過及責任認定無異議;被告已賠付部分費用,應當予以扣減;被告還有施救費和車輛修理費等支出,應當由原告賠償;原告的部分訴訟請求過高,請求法院依法判決。
被告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辯稱,對事故發(fā)生的經過與責任認定無異議;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分項賠付,商業(yè)險承擔50%的賠償責任;醫(yī)療費應扣減超過國家基本醫(yī)療保險標準的用藥部分;保險公司不承擔鑒定費和訴訟費;原告的部分訴訟請求過高。
本院認為,公民的健康權受到法律保護,侵害他人身體,造成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戚某某駕駛鄂N×××××號小型汽車造成交通事故致原告謝某某受傷并負事故同等責任,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鄂N×××××號小型汽車由被告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承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故原告的損失應由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分項賠償限額內先行賠償,若有不足,由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范圍內依照保險合同約定按事故責任比例承擔賠償責任。
原告所駕駛的摩托車未投保交強險,應在交強險財產損失賠償限額內對戚某某的車輛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按事故責任比例賠償。
本院認定原告在此事故中的損失如下:1、醫(yī)療費、門診費、后期治療費等合計70323.7元,其中戚某某已墊付的20468.66元;被告主張扣減其中超過國家基本醫(yī)療保險標準的用藥部分,未提交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不予支持。
2、住院伙食補助費3440元(40×86)。
3、營養(yǎng)費2700元(30×90)。
4、殘疾賠償金,原告為失地農民,應按城鎮(zhèn)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為64922.4元(27051×20×12%)。
5、護理費:戚某某已墊付原告住院期間17天的護理費1945元,系實際已支出費用,本院予以支持。
護理期間為90天,計護理費8172.6元(31138÷365×73+1945)。
6、交通費,本院酌情認定900元。
7、誤工費,原告現為失地農民,無收入來源,必然以務工作為其收入來源,但原告未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本院參照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其誤工損失2335.9元(47320÷365×180)。
8、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謝全坤、朱發(fā)玉均為農村居民,應按照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計算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原告主張按城鎮(zhèn)居民標準計算其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被扶養(yǎng)人孫梓烊已年滿18周歲,原告主張其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
謝全坤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18821.8元(9803×16×12%)、朱發(fā)玉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19998.1元(9803×17×12%),合計38819.9元。
9、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告在本次事故中與戚某某負同等責任,本院酌情認定3000元。
10、摩托車修理費,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單方制定的定損單未經原告簽字認可,不能作為定案依據;原告依據第三方鑒定機構對車損的鑒定意見主張的摩托車車損1880元,雖是原告單方委托,但其證明力高于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定損單,本院予以采信,原告的該項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11、鑒定費不屬于保險合同的理賠范圍,原告支出了鑒定費2200元,由原告與戚某某按照事故責任比例各負擔50%,戚某某賠償原告1100元。
上述1-10項屬于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保險合同的賠償范圍,合計217494.5元,其中由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分項賠償范圍內賠償醫(yī)療費用10000元、傷殘賠償110000元、財產損失1880元,合計121880元;在商業(yè)三者險賠償范圍內按照事故責任比例賠償50%,即47807.25元。
戚某某墊付的22413.66元,應由原告予以返還,本院在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理賠款項中一并處理。
被告戚某某在此事故中的損失如下:1、施救費600元;2、車輛維修費19463元,合計20063元,由原告在交強險財產損失的賠償限額內賠償戚某某2000元,其余由原告與戚某某按照事故責任比例,各負擔50%。
即原告應賠償戚某某財產損失合計11031.5元。
綜上所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謝某某169687.25元;
二、被告戚某某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謝某某鑒定費1100元;
三、原告謝某某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返還被告戚某某墊付費用22413.66元、賠償被告財產損失11031.5元;
合并本判決一、二、三項,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謝某某137342.09元,支付被告戚某某32345.16元,合計169687.25元;
四、駁回原告謝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照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746元(已減半,原告已預交),由原告謝某某負擔316元,被告戚某某負擔43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公民的健康權受到法律保護,侵害他人身體,造成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戚某某駕駛鄂N×××××號小型汽車造成交通事故致原告謝某某受傷并負事故同等責任,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鄂N×××××號小型汽車由被告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承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故原告的損失應由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分項賠償限額內先行賠償,若有不足,由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范圍內依照保險合同約定按事故責任比例承擔賠償責任。
原告所駕駛的摩托車未投保交強險,應在交強險財產損失賠償限額內對戚某某的車輛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按事故責任比例賠償。
本院認定原告在此事故中的損失如下:1、醫(yī)療費、門診費、后期治療費等合計70323.7元,其中戚某某已墊付的20468.66元;被告主張扣減其中超過國家基本醫(yī)療保險標準的用藥部分,未提交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不予支持。
2、住院伙食補助費3440元(40×86)。
3、營養(yǎng)費2700元(30×90)。
4、殘疾賠償金,原告為失地農民,應按城鎮(zhèn)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為64922.4元(27051×20×12%)。
5、護理費:戚某某已墊付原告住院期間17天的護理費1945元,系實際已支出費用,本院予以支持。
護理期間為90天,計護理費8172.6元(31138÷365×73+1945)。
6、交通費,本院酌情認定900元。
7、誤工費,原告現為失地農民,無收入來源,必然以務工作為其收入來源,但原告未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本院參照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其誤工損失2335.9元(47320÷365×180)。
8、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謝全坤、朱發(fā)玉均為農村居民,應按照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計算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原告主張按城鎮(zhèn)居民標準計算其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被扶養(yǎng)人孫梓烊已年滿18周歲,原告主張其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
謝全坤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18821.8元(9803×16×12%)、朱發(fā)玉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19998.1元(9803×17×12%),合計38819.9元。
9、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告在本次事故中與戚某某負同等責任,本院酌情認定3000元。
10、摩托車修理費,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單方制定的定損單未經原告簽字認可,不能作為定案依據;原告依據第三方鑒定機構對車損的鑒定意見主張的摩托車車損1880元,雖是原告單方委托,但其證明力高于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定損單,本院予以采信,原告的該項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11、鑒定費不屬于保險合同的理賠范圍,原告支出了鑒定費2200元,由原告與戚某某按照事故責任比例各負擔50%,戚某某賠償原告1100元。
上述1-10項屬于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保險合同的賠償范圍,合計217494.5元,其中由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分項賠償范圍內賠償醫(yī)療費用10000元、傷殘賠償110000元、財產損失1880元,合計121880元;在商業(yè)三者險賠償范圍內按照事故責任比例賠償50%,即47807.25元。
戚某某墊付的22413.66元,應由原告予以返還,本院在宜昌太平洋保險公司理賠款項中一并處理。
被告戚某某在此事故中的損失如下:1、施救費600元;2、車輛維修費19463元,合計20063元,由原告在交強險財產損失的賠償限額內賠償戚某某2000元,其余由原告與戚某某按照事故責任比例,各負擔50%。
即原告應賠償戚某某財產損失合計11031.5元。
綜上所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謝某某169687.25元;
二、被告戚某某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謝某某鑒定費1100元;
三、原告謝某某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返還被告戚某某墊付費用22413.66元、賠償被告財產損失11031.5元;
合并本判決一、二、三項,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中心支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謝某某137342.09元,支付被告戚某某32345.16元,合計169687.25元;
四、駁回原告謝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照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746元(已減半,原告已預交),由原告謝某某負擔316元,被告戚某某負擔430元。
審判長:付濤
書記員:屈笑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