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穆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qū)。
上訴人(原審被告):雷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qū)。
二上訴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馬忠恒,荊州市楚天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謝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龐煒,湖北楚韻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穆某某、雷某某因與被上訴謝某某合同糾紛一案,不服荊州市沙市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1002民初84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06月2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穆某某和二上訴人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馬忠恒、被上訴人謝某某和委托訴訟代理人龐煒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穆某某、雷某某上訴請求:1.撤銷荊州市沙市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1002民初840號民事判決,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2.本案的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和理由:1.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且(2015)鄂沙市民初字00829號民事判決、(2015)鄂沙市民初字01899號民事裁定沒有查明的事實,不能作為本案的判決依據(jù),一審法院的判決是無據(jù)認定。本案是合同糾紛,依據(jù)協(xié)議約定的7000萬元以上粒子模安裝工程是否實施?謝某某與穆某某是否合伙做煤炭生意?謝某某是否投資了450萬元?虧損170萬元的依據(jù)?穆某某領走170萬元依據(jù)?170萬元煤款應該由誰所有一審都沒有查清;兩次訴訟雖然撤訴而告終,作為銀行承兌匯票并不能證明170萬元為謝某某個人所有,不能證明170萬元的去處由誰貼現(xiàn)承兌;一審法院認定穆某某從沙隆達公司領取了7張銀行承兌匯票,剩余6張價值170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最終是誰貼現(xiàn)兌付?謝某某、穆某某兩人是否享有7張銀行承兌匯票所有權,一審法院沒有查清。2.謝某某企望通過(2015)鄂沙市民初字00829號民事判決、(2015)鄂沙市民初字01899號民事裁定來確認170萬元債權債務關系存在,都因證據(jù)不足而撤訴。本案訴訟中仍無法證明170萬元存在,不能證明穆某某貼現(xiàn)兌付170萬元,更不能證明謝某某合法持有170萬元權利。(2015)鄂沙市民初字00829號民事判決謝某某起訴穆某某67萬元借款,后追加170萬元,其理由依據(jù)本案協(xié)議書第5條約定,訴訟中因無法提供170萬元合法證據(jù)而撤回170萬元訴訟請求。(2015)鄂沙市民初字01899號民事裁定由荊州博恒商貿公司訴沙隆達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要求沙隆達公司歸還170萬元貨款,訴訟中沙隆達公司追加穆某某、謝某某為第三人,后因不能查明170萬元承兌匯票由誰貼現(xiàn)承兌,博恒商貿公司而撤訴,而該也沒有認定謝某某為170萬元的持有人;從原告的訴訟請求來看實質是借款關系,為什么在另案中撤訴,因為170萬元的來源和去處無法證明,一審法院所認定查實,應當證明170萬元銀行承兌匯票由誰貼現(xiàn)承兌使用,是不是穆某某個人所兌。3.本案是合同糾紛,依據(jù)合同的相對性原則承擔責任應是合同號當事人。而一審判決以民間借貸糾紛的性質判決合同外的第三人雷某某承擔的是借款責任,顯然判決不當。綜上,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應當依法查明170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是誰貼現(xiàn)承兌,才能確認誰占有了170萬元。
謝某某辯稱,一審查明的事實屬實,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告謝某某與被告穆某某原系合作伙伴,因被告穆某某與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有較好的人脈關系,故雙方商定爭取銷售幾單煤炭給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月11日,原告謝某某以掛靠的荊州市博恒商貿有限公司名義與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煤炭銷售合同》,約定的合同總價款為2734366.45元。該合同實際履行方為謝某某、穆某某與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因被告穆某某與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有較好的人脈關系,故一直是由穆某某與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接洽相關事項。合同履行完畢后,2012年11月,被告穆某某在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領取了7張銀行承兌匯票共計煤炭款270萬元,分別為:1、出票人為青島康寶食品有限公司10萬元承兌匯票(編號:3050005321637462);2、出票人為南京諾達豐化工有限公司100萬元承兌匯票(編號:3050005320880628);3、出票人為江蘇藍豐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0萬元承兌匯票(編號:3140005120635090);4、出票人為溫州市龍城卷筒印業(yè)有限公司10萬元承兌匯票(編號:4020005120907423);5、出票人為寧波東蕾軸承有限公司10萬元承兌匯票(編號:4020005121002848);6、出票人為嘉興漢博科技有限公司30萬元承兌匯票(編號:3080005392901286);7、出票人為河南省森源醫(yī)藥有限公司10萬元承兌匯票(編號:3010005122032868)。被告穆某某將其中一張“出票人為南京諾達豐化工有限公司100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編號:3050005320880628)”交付給原告謝某某。該合同金額的剩余煤炭款34366.45由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向荊州市博恒商貿有限公司出具轉帳支票予以支付。七張承兌匯票均已超過承兌期的2013年7月14日,原告謝某某(甲方)與被告穆某某(乙方)簽訂《協(xié)議書》,約定“甲乙雙方就以前雙方之間未與清算的債權債務以及新項目合作事宜,經協(xié)商一致,達成以下一攬子協(xié)議。共同履行。一、沙隆達公司的粒子模安裝工程7000萬元以上,由甲乙雙方共同聯(lián)合承接;其中甲方負責工程施工資金籌措,乙方負責工程合同簽訂,施工及現(xiàn)場管理,并對承接工程的質量、安全負全責。二、甲乙雙方各委派一名財務人員分別擔任承接項目的會計、出納,對工程的所有支出實行雙簽字,即甲乙雙方共同簽字方可執(zhí)行。三、該工程完成并經決算之后,盈利部分首先用于甲乙雙方此前合伙經營的煤炭生意(不含鄭元承擔部分)虧損,剩余部分由甲乙雙方各按50%分配。乙方保證甲方所得利潤在彌補煤炭生意虧損后不得低于500萬元。四、此前甲乙雙方合伙做煤炭生意,由甲方投資450萬元交乙方經營,現(xiàn)審計總共虧損170萬元,經協(xié)商,甲方承擔損失65萬元,乙方承擔損失65萬元,第三人鄭元承擔40萬元。五、乙方已在沙隆達公司以甲方名義領走煤款180萬元,乙方稱此款用于粒子模工程投標保證金,甲方對此不再表示異議。但如果乙方若未能承接到該工程或承接該工程后與他人合作而違反甚至毀約本協(xié)議,則由乙方償還甲方180萬元,并按月息5分計息,從乙方領款之日(2012年11月30日起至還款日止)。另乙方還須償還甲方煤炭損失65萬元以及其他借款50余萬元(以借條為準)。上述款項由乙方一次性向甲方付清。六、為保證本協(xié)議履行,乙方愿以自有產權房(包括房屋所附土地)作為履約擔保,并將產權證書交與甲方保管。七、本協(xié)議雙方簽字生效”。雙方分別在甲、乙方處簽名并捺印及協(xié)議修改處捺印。后因被告穆某某未能承接協(xié)議所述粒子模安裝工程,故原告要求依照《協(xié)議書》之約定向被告要求返還煤款180萬元,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要未果,故而成訟。
一審法院認為,原告謝某某掛靠于荊州市博恒商貿有限公司,以荊州市博恒商貿有限公司名義與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煤炭銷售合同》,煤炭合同雙方權利義務均履行完畢。經本院查實以及通過被告穆某某自述,均可證實被告穆某某確以原告謝某某名義在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領取七張銀行承兌匯票,共計煤款總金額為270萬元。原告在庭審過程中承認已收到被告穆某某交付的100萬元承兌匯票(編號:3050005320880628)。對于剩余170萬元煤款,根據(jù)證據(jù)規(guī)則規(guī)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被告穆某某雖向本院主張將270萬元承兌匯票全部交給了原告謝某某,但未向本院提交任何證據(jù)證明其交付的事實,且結合被告在本院(2015)00829案件查明與本案相關事實時的陳述(P6頁):“我在沙隆達的工作人員陳常武手上領了270萬元整的承兌匯票,在這270萬元的承兌匯票中,我把了100萬元的承兌匯票給謝某某,謝當時就把這個100萬元的承兌匯票在江津路的郵局里面領了,我把自己的170萬元扣下來,因為這170萬元是我的煤款費;剩余的3萬元余留在沙隆達的財務賬上,后由沙隆達公司轉給了博恒公司”,特別是在七張承兌匯票均已過最后承兌期之后的2013年7月14日,雙方簽署的協(xié)議固定了被告占有原告100萬元承兌匯票之外其他承兌匯票金額的事實,本院依證據(jù)確信被告穆某某尚欠原告170萬元煤款。對于原告訴請的180萬元煤款,除本院已查實的170萬元煤款外,剩余10萬元由于原告無法說明其組成亦無相關證據(jù)予以證明,故本院僅認可被告穆某某尚欠原告170萬元煤款的事實。原告與被告在《協(xié)議書》中對煤款利息約定為月息5分,超出了法律限制性規(guī)定,故本院依照相關規(guī)定僅支持其月息2%的訴請。針對本案訴爭被告雷某某是否應承擔共同清償責任的問題,根據(jù)庭審查明以及原告提交的結婚登記審查處理表,被告穆某某與被告雷某某曾系夫妻關系,本案訴爭事項發(fā)生在兩被告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解釋二第24條之規(guī)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本案中兩被告并未提供證據(jù)證明雙方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財產、債權債務進行約定且債權人知道該約定。故本院認為被告雷某某應當對被告穆某某的所欠的煤款承擔共同清償責任。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一百零七條,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穆某某、雷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謝某某給付煤炭款170萬元,并按月利率2%支付自2012年11月30日起至本判決確定履行之日止的利息;二、駁回原告謝某某其他訴訟請求。如果被告穆某某、雷某某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1000元,訴訟財產保全費5000元,共計26000元,由被告穆某某、雷某某負擔。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對一審查明的事實均無異議。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一致。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本案查明的事實表明,一審認定雙方權利義務關系成立是依據(jù)雙方2013年7月14日簽訂的《協(xié)議書》,而非上訴人所稱依(2015)鄂沙市民初字第00829號民事判決、(2015)鄂沙市民初字第01899號民事裁定來確認170萬元債權債務關系存在。(2015)鄂沙市民初字第00829號案件中上訴人穆某某領取銀行銀行承兌匯票的陳述是對該協(xié)議內容的佐證;上訴人認為本案實質是借款關系,一審判決以民間借貸糾紛的性質判決合同外的第三人雷某某承擔的是借款責任,應當查明170萬元銀行承兌匯票是誰貼現(xiàn)的等上訴理由均沒有提交任何證據(jù)證明,也無法律依據(jù),本院均不予采信。綜上所述,穆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4000元,由穆某某、雷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李 靜 審判員 韓秀士 審判員 陶齊學
書記員:程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