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許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磊,上海市立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蔡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閔行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林嶸,北京尚公(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許某某與被告蔡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2月31日立案受理后,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許某某、被告蔡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林嶸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許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歸還原告借款本金68,000元;2、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利息,以68,000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9月6日起至實際還清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6%的標準計算。事實和理由:原告與被告系在旅游過程中相識。2017年9月6日、10月26日被告分二次向原告借款共計68,000元,并承諾馬上歸還。但截止目前,被告仍未歸還任何款項?,F(xiàn)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故起訴至法院。
被告蔡某某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雙方之間并沒有發(fā)生實際的借款,原告亦從來未向被告交付過上述錢款。雙方之間實際是保健品買賣關系,剛開始原告是吃被告銷售的保健品,后發(fā)現(xiàn)該保健品有利可圖,即通過被告購買保健品后再自行出售。原告當時要求被告寫借條是為了欺騙原告的兒子,向原告兒子表示原告拿到的房租已經(jīng)借給了被告,但雙方之間并沒有發(fā)生實際的借款行為。另外,被告已經(jīng)給了原告借條所指的全部貨品,貨品價格為34,000元/單,被告已經(jīng)向原告發(fā)了8單貨,除了之前的四單,后面的四單均是按照原告的指示發(fā)給其要求發(fā)給的人,被告認為雙方之間的賬已經(jīng)結清。
經(jīng)審理查明,2017年9月6日,被告蔡某某作為借款人向原告出具借條一份,載明:“今借許某某人民幣叁萬肆仟元整。”被告在尾部予以簽字確認,并另注“已進貨”。2017年10月26日,被告作為借款人再次向原告出具借條一份,載明:“今借許某某人民幣叁萬肆仟元整?!北桓嬖谖膊坑枰院炞执_認,并另注“已進貨”。另上述兩份借條均書寫于同一張A4紙上,上述兩份借條底部另由被告所寫的“還余2單159貨”。對于上述借條的形成時間,原告認為系2018年5月,被告確認是2017年10月之后補寫。
訴訟中,被告確認其共收到原告總計6單貨的錢款,每單貨為34,000元。根據(jù)原告與被告各自提供的記賬本中的記錄顯示,前4單貨的提貨記錄可一一對應,時間自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對于之后的2單貨,原告認為因被告未發(fā)貨,故其賬本上未再有記錄,且被告確曾表示要再給原告2單貨已抵消借款,但其不同意。被告則認為,上述4單貨之后,其還曾給過原告4單貨,總計8單貨,因均系送至原告指定的案外人處,故沒有賬本記錄。
庭審中,被告申請證人楊某某出庭作證,楊某某稱,其曾為原告送過7箱貨,時間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兩次是通過快遞,兩次是原告到證人家里自提,兩次是送到被告家中。對于上述證人證言,原告表示,證人曾送貨給原告故原告是認識的,但證人所主張的幾次送貨在原告的賬本中均已記錄。
另查明,原告曾于2018年3月20日出具收條1份載明:“今提4袋159,原來的貨全部結清?!备鶕?jù)原告賬本記錄其第3單貨在2018年3月19日自提4袋,庫存為0。2019年1月2日原告又出具收條1份,載明:“今收到159(貨)4袋,本單還余6.9袋?!痹撌諚l系藍色圓珠筆書寫,后又用黑筆在4袋之后書寫了“+1快遞寄”的字樣。同日,原告的記賬本上記錄共5袋,余5.9袋。
以上事實,由原告提供的借條、原告自行書寫的記賬本及被告提供的被告自行書寫的記賬本、聊天記錄、收條、證人證言等證據(jù)及雙方當事人的庭審陳述,并均經(jīng)庭審質證所證實。
本院認為,自然人之間的合法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被告蔡某某簽字確認之借條系其真實意思表示具有法律效力,被告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至于被告辯稱雙方之間并無借款事實及借條尾部所備注還余2單貨的貨品已結清之抗辯意見,本院認為,根據(jù)被告庭審中自認,其確曾收到原告共計6單貨的貨款,每單34,000元,但根據(jù)雙方的提貨記錄,僅能證明被告向原告總計發(fā)貨了4單,該4單記錄在雙方的賬本里可一一對應,而被告認為剩余2單貨因向原告指定的案外人直接發(fā)貨故沒有記錄,并無相應證據(jù)予以證明,且其賬本屬自行制作記錄,即使沒有原告認可亦不影響其自行記錄,但在被告提供的證據(jù)中難以體現(xiàn)其主張的后4單貨的提貨情況。對于被告提供的原告書寫的貨已結清的收條,根據(jù)收條的日期及張數(shù),與原告記錄的第3、第4單貨的結清時間相對應,故難以證明原、被告之間全部貨款貨物已結清。根據(jù)上述發(fā)貨情況及被告在借條尾部自行備注的“還余2單159貨”,亦可對應本案中系爭借條所指向的68,000元,因被告并未發(fā)貨而轉化為借貸,故本院對被告之抗辯不予采信,原告要求被告歸還借款本金之訴訟請求,于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對于逾期還款利息,本院認為因雙方在借條中未對借款期限及利息進行約定,現(xiàn)原告亦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曾向被告蔡某某催告要求其返還或者在合理期限內返還,故對于利息起算時間本院予以調整。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蔡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歸還原告許某某借款本金68,000元;
二、被告蔡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許某某以68,000元為基數(shù),自2020年2月6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止,按年利率6%的標準計算的利息。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00元,由被告蔡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立案庭)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薛??靚
書記員:陳??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