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wǎng)!
原告:覃某某,男,生于1974年9月9日,土家族,湖北省恩施市人,住恩施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田忠(一般代理),湖北勇鑫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馬某,男,生于1980年3月18日,回族,湖北省建始縣人,住本縣。
原告覃某某訴被告馬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7月1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覃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田忠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馬某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償還原告借款90000.00元,并自借款之日起按年利率24%支付利息至借款還清之日止;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原、被告均從事建筑業(yè),相識已久。2016年2月5日,被告因資金周轉困難為由找原告借款90000.00元。后原告多次要求被告償還借款,被告以無錢還款為由久拖不還,為了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現(xiàn)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5年2月5日,被告向原告借款50000.00元用于承包工程。2016年2月5日,被告向原告出具了借條。該借條載明:現(xiàn)借到覃某某人民幣玖萬元整(90000.00元),借款于2016年3月7日之前歸還肆伍仟元,余款于2016年6月30日之前還清,若未在約定之日歸還以鄂Q×××××的轎車作為抵押。庭審中,原告表示該90000.00元借款中本金實際只有50000.00元,利息是按照5%的月利率計算至2016年6月,共計4萬元。2017年7月,原告訴至本院要求被告償還借款本金90000.00元,并自2016年3月8日起按照24%的年利率支付至借款還清之日止的利息。訴訟過程中,原告將其訴訟請求變更為要求被告以50000.00元為本金,自2015年2月5日起按照24%的年利率支付至借款還清之日止的利息。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原告主張的債權本院予以確認。被告借款后,未能及時返還借款,系違約,應當承擔履行返還借款50000.00元的義務。關于本案利息的問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原、被告出具借條時約定按照年利率60%支付利息,超過了法律規(guī)定的24%的年利率標準,因此只能按照24%的年利率支付借款的利息。根據(jù)雙方對利息的約定情況,計算利息的期限應當自借款之日即2015年2月5日起算。綜上所述,對原告要求被告以50000.00元為本金,自2015年2月5日起按照24%的年利率支付利息至借款還清之日止的訴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應視其自動放棄相應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由此可能引起的不利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馬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覃某某借款本金50000.00元,并自2015年2月5日起按24%年利率支付至借款還清之日止的利息。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2050.00元減半收取1025.00元,由原告覃某某負擔456.00元,被告馬某負擔569.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恩施開發(fā)區(qū)支行,帳號:17×××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lián)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鐘貴森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中律網(wǎng)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服務僅供參考和借鑒,不構成任何法律意見或建議。我們的法律服務團隊將盡最大努力確保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但并不能保證信息和服務的完全無誤,亦不對用戶使用這些信息和服務所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責任。
中律網(wǎng)提供的所有內(nèi)容均不構成律師-客戶關系。用戶在使用我們的法律服務時,應該尋求專業(yè)律師的建議和指導,避免因自己的錯誤行為而導致的法律風險和損失。
中律網(wǎng)可能會包含第三方的鏈接和內(nèi)容,這些鏈接和內(nèi)容與我們無關。用戶使用這些鏈接和內(nèi)容時,需自行承擔風險和責任,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
最后,我們保留隨時更改或修訂這些免責聲明的權利。如果您在使用我們的網(wǎng)站時遇到任何問題或有任何意見和建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地址:重慶市海王星科技大廈眾創(chuàng)空間
電話:023-8825-6629
? Copyright 2008-2023 | 中律網(wǎng)保留所有權利 本站由上智科技提供技術支持渝ICP備20007345號-4
使用本網(wǎng)站將受制于明確規(guī)定的使用條款。使用本網(wǎng)站即表示您同意遵守這些通用服務條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