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覃春華,女,1979年4月6日出生,土家族,住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區(qū)。
委托代理人:翁毅、龔源,湖北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宜昌晶品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宜昌開發(fā)區(qū)發(fā)展大道,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50078090355XQ。
法定代表人:梅漢林,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代理人:秦建周、錢啟萌,湖北民基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上海驛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新靈路106號8101室,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15787242803D。
法定代表人:孫堅,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肖作武,男,漢族,該公司員工(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覃春華訴被告宜昌晶品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品公司)、上海驛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驛居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9月13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張青山獨任審判,并于2016年10月2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覃春華的委托代理人翁毅、龔源,被告晶品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錢啟萌,被告驛居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肖作武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06年11月15日,原告和被告晶品公司簽訂《房屋租賃協議》,把自己購買的、當時尚未辦理產權證的、位于宜昌市發(fā)展大道18號晶品·國際22-08號(2007年8月10日取得產權證,證號為0236316,面積為50.72平方米)房屋出租給被告晶品公司,由被告晶品公司選擇專業(yè)公司從事旅店餐飲業(yè)經營及物業(yè)管理。該協議約定采取先支付租金后使用的原則,以階段遞增的方式支付租金,其中第6年至第10年期間的租金為11776元/年,并在每季度第一個月開始后20天內支付該季度租金,每逾期一日支付租金,按逾期支付租金的0.3‰支付違約金。租賃期間,原告租金收入的稅費由被告晶品公司代扣代繳。在租賃期限內,被告晶品公司應合理使用并愛護房屋及其附屬設施的保養(yǎng)維修。因被告晶品公司使用致使該房屋及其附屬設施損壞或發(fā)生故障的,被告晶品公司應負責維修。租賃期滿或該協議解除后,被告晶品公司應在15日內向原告返還房屋。返還房屋的狀態(tài)為:返還時房屋的現狀及酒店裝修使用后的殘值。若被告晶品公司逾期不支付租金累計超過3個月,原告有權書面通知被告晶品公司解除該協議。違反該協議的一方應向另一方按年租金的雙倍支付違約金。租賃期滿或該協議解除后,未經原告同意逾期返還房屋的,被告晶品公司應按租賃期滿前一年或該協議解除當年租金的2倍向原告支付該房屋占用期限的使用費。一方中途擅自退租,按剩余租期租金的50%向對方支付補償金。
同時查明,被告晶品公司與被告驛居公司亦簽訂有《房屋租賃合同》,被告晶品公司將包括本案所涉房屋在內的晶品·國際19層-27層全部房屋、底層大堂整體轉租給被告驛居公司經營酒店。兩份合同內容除約定房屋的返還狀態(tài)前者為返還時房屋的現狀;后者為應當符合房屋正常的使用狀態(tài)外,其他內容大致一樣。上述兩份合同一直履行順利,但至2016年年初,被告驛居公司未按期向晶品公司支付2016年第1季度租金,被告晶品公司亦因此未按期向原告支付2016年第1季度租金。后來,第1季度租金雖然被支付了,但2016年第2季度,被告驛居公司又未按期支付第2季度租金,被告晶品公司亦未向原告支付第2季度租金。2016年6月29日,原告通知被告晶品公司解除合同,并要求被告晶品公司騰退房屋、支付租金和違約金。被告晶品公司于2016年9月2日以短信方式通知包括原告在內的所有出租人解除租賃協議,并要求辦理房屋回收交接手續(xù)。2016年9月14日,被告驛居公司撤離租賃物晶品·國際現場,并支付給被告晶品公司2016年4月1日起至該日止期間的租金。2016年9月21日,被告驛居公司把租賃房屋的鑰匙通過快遞方式郵寄給了被告晶品公司。
上述事實,有原告的身份證明,被告晶品公司、驛居公司的企業(yè)信息,晶品公司的企業(yè)變更信息,原告的《房產證》,原告和晶品公司之間的《房屋租賃協議》、《解除合同通知書》,晶品公司和驛居公司之間的《房屋租賃協議》,晶品公司向原告發(fā)送短信的截圖,驛居公司向晶品公司支付租金的網上銀行電子回單、租金發(fā)票,驛居公司向晶品公司寄送鑰匙的公證書、快遞單據查詢頁面,以及本案庭審筆錄在卷佐證,可以證實。
本院認為,一、原告與被告晶品公司之間簽訂的《房屋租賃協議》合法有效,雙方理應據此履行。被告晶品公司對原告的租金只支付至2016年3月31日,被告拖欠原告租金累計達三個月有余,按照合同約定原告可以解除合同、且已于2016年6月29日通知被告解除合同,被告也于2016年9月2日回應原告解除合同,即雙方有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因此本院確認原告于2016年6月29日通知被告晶品公司解除了合同,被告晶品公司應據合同約定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二、被告晶品公司應承擔2016年4月1日起至2016年6月29日期間的租金11776元/年÷365天/年×90天=2903.67元,代扣稅費2903.67元×12.20%=354.25元,即被告晶品公司應在2016年4月20日前支付原告租金2549.42元,并承擔逾期的違約金為2549.42元×0.3‰×69天(2016年4月21日-6月29日)=52.77元。三、同時,被告晶品公司應在收到《解除合同通知書》15日內即2016年7月14日前向原告返還房屋,而其于2016年9月2日才以群發(fā)短信的方式,要求原告前來收房,按合同約定被告應當按照11776元/年這一標準的兩倍向原告支付2016年7月15日起自2016年9月2日期間的房屋占用費即11776元/年×2÷365天/年×50天=3226.30元。四、因為合同約定返還房屋的狀態(tài)為:返還時房屋的現狀及酒店裝修使用后的殘值,被告晶品公司于2016年9月2日以短信方式通知包括原告在內的所有出租人解除租賃協議,并要求辦理房屋回收交接手續(xù),故被告不應承擔2016年9月2日之后的房屋占用費。同時,對原告主張恢復原告房屋單獨的水表、電表、門鎖,及恢復走道、電梯原狀的請求,本院依雙方合同約定的返還時系返還房屋的現狀及酒店裝修使用后的殘值,故對原告的該項請求也不予支持。五、因被告晶品公司違約,按照合同約定的違反合同的一方應向另一方按年租金的雙倍支付違約金。被告晶品公司辯稱驛居公司違約才導致自己違約,但不影響被告晶品公司違約這一事實。同時,驛居公司辯稱因市場原因,導致其已無法繼續(xù)經營下去,才被迫選擇違約,因原告的房屋不是通常的居住房而是經營用房,并且購買的目的就是用于出租受益。據此,兩份合同無法繼續(xù)履行給原告造成的損失是可預見的租金損失,且合同還約定一方中途退租,按剩余租期租金的50%向對方支付補償金,原告也考慮被告晶品公司非擅自退租而不能主張補償金,且原告主張的違約金尚不足以填補剩余租期的租金,顯然不宜認定該約定的23552元違約金過高。故,本院對原告的這一訴訟請求即支付違約金23552元予以支持。六、原告主張被告驛居公司承擔連帶責任,因無法律依據及合同約定,本院不予支持。因為被告晶品公司和被告驛居公司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系另一合同關系,雖然被告驛居公司知道房屋所有權人不是被告晶品公司,系從被告晶品公司轉租經營,即便被告晶品公司的違約行為系因被告驛居公司造成,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也應由被告晶品公司向原告承擔違約責任。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宜昌晶品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覃春華支付2016年4月1日起至2016年6月29日期間的租金2549.42元及2016年4月21日至6月29日期間遲延履行的利息52.77元、2016年7月15日起自2016年9月2日期間的房屋占用費3226.30元,以及違約金23552元。
駁回原告覃春華的其他訴訟請求。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案件受理費238元(原告已預繳、已減半)、保全費370元,均由宜昌晶品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的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上訴狀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青山
書記員:鐘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