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西藏惠某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拉薩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B區(qū)波瑪路22號西藏林泰水電工程有限公司辦公樓一樓1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
法定代表人:邵微華,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劉彥玲,河北源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唐山市開平區(qū)栗某線材廠,住所地:唐山市開平區(qū)栗園鎮(zhèn)栗園村鐵路西。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
負責人:李某,該單位總經理。
被告:李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唐山市開平區(qū)栗某線材廠負責人,住唐山市。
原告西藏惠某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藏惠某)訴被告唐山市開平區(qū)栗某線材廠(以下簡稱栗某線材廠)、李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2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西藏惠某委托代理人劉彥玲,被告栗某線材廠、李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西藏惠某訴稱,2017年3月2日原告與被告栗某線材廠簽訂一份工礦產品購銷合同,原告從被告處購買鋼絲。次日原告給被告李某個人卡上打入預付款20萬元。2017年3月24日被告給原告送2.4mm鐵絲5.1噸、2.6mm鐵絲2.25噸、2.7mm鋼絲10.94噸,合計18.29噸貨物。雙方簽訂的購銷合同中原告購買的是2.6mm鍍鋅鋼絲48噸、2.8mm鍍鋅鋼絲10.5噸、2.4mm1.95鉛絲5.5噸。被告給原告送的貨物中只有2.6mm鋼絲2.25噸符合型號要求,其他貨物的型號不符合合同的約定且噸數(shù)也不符合合同的約定。如果被告已供貨物按照每噸4100元計算,被告尚有125011元的貨款沒有給原告供貨。原告多次與被告聯(lián)系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但被告李某均予以推脫,后來拒絕接收原告電話,剩余貨款也不予退還。現(xiàn)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返還貨款125011元以及逾期支付利息12212.79元(自2017年3月24日至2018年9月14日止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1.5倍計算),合計137223.79元,并承擔案件受理費。
被告栗某線材廠、李某辯稱,對原告的訴請不予認可,我方已經發(fā)貨,按照簽訂的合同,原告沒有按照約定打款,原告法定代表人邵微華欺騙我方,先讓我把貨發(fā)過去,讓車先走,但合同約定是出鍍鋅廠前必須把貨款結清,我有邵微華親戚微信圖片作證。
經審理查明:2017年3月2日原告西藏惠某與被告栗某線材廠簽訂了直徑2.6mm48噸鍍鋅鋼絲、直徑2.8mm10.5噸鍍鋅鋼絲、直徑2.4mm5.5噸1.95鉛絲的《工礦產品購銷合同》于2017年4月1日之前陸續(xù)交貨,質量要求、技術標準:按需方要求生產上鋅量15克-20克左右。違約責任:按合同法相關條款執(zhí)行。交貨數(shù)量按實際發(fā)貨數(shù)量結賬。其他約定事項:本合同定價依據需方(原告西藏惠某)定金20萬元打入供方(被告栗某線材廠)鎖價不變,余款在供方發(fā)貨完畢之前結清。2017年3月3日,原告西藏惠某法定代表人邵微華用其個人銀行卡將20萬元貨款(工礦產品購銷合同定義為定金)匯至被告李某個人銀行卡內。2017年3月24日,被告開出銷貨清單合計18.29噸以及將18.29噸貨物發(fā)往拉薩的貨物托運憑證(托運人張某)(運費約為700元噸)。次日合計發(fā)貨51.94噸發(fā)往給原告。2017年3月26日,被告李某通過三條短信通知原告西藏惠某法定代表人邵微華“貨發(fā)了三車共計70.23噸,合計286923元,需要打款86923元,并告知李某(農業(yè)銀行開平支行)銀行卡號和唐山市開平區(qū)栗某線材廠(農業(yè)銀行開平支行)銀行賬號”。被告申請證人張某出庭作證證實,涉案貨物系原告法定代表人邵微華聯(lián)系其去被告處取貨送至拉薩,涉案共計三車貨物,其中有兩車貨物因原被告之間存在爭執(zhí)無功而返,被告為此支付其運費10萬元(去拉薩送貨800元噸,返回來700元噸和滯留補助費)。原告購買上述貨物用于固定牧場圍欄。2017年4月24日案外人西藏易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被告栗某線材廠在唐山市簽訂了“鍍鋅鋼絲直徑2.6mm鍍鋅鋼絲52T”購銷合同。被告主張涉案從西藏返回的貨物事后已銷售給了案外人西藏易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當庭陳述,《工礦產品購銷合同》、匯款憑證、鴉鴻橋往返拉薩全境專線貨物托運憑證、被告李某與原告法定代表人邵微華短信聯(lián)系記錄等在卷予以佐證。
本院認為,買賣雙方依法自愿簽訂的《工礦產品購銷合同》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豆さV產品購銷合同》約定:質量要求、技術標準,按需方要求生產上鋅量15克至20克左右,因為該質量要求、技術標準本是就為約數(shù),必然導致產品規(guī)格型號存在上下幅度且約定的產品規(guī)格型號以mm為計量單位,結合原告使用用途,本院對原告主張的產品型號不符合約定的主張不予認可,認定被告供應的產品符合工礦產品購銷合同中的約定?!豆さV產品購銷合同》約定由供方(被告)負責找車運輸,運費由需方(原告)結付;合同定價依據需方(原告)定金20萬元打入供方(被告)鎖價不變,余款在供方(被告)發(fā)貨完畢之前結清,應認定被告將貨物交付給承運人即履行了貨物的交付義務,原告理應按照約定向被告支付余款。原告未按約定支付余款,被告為降低交易風險,采取自救措施將貨物運回,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對被告的抗辯主張予以采信。被告支付往返貨物(51.94噸×2次×700元噸)運費72716元,本院予以采信。以4100元噸鍍鋅鋼絲為標準,原告收到18.29噸,認定貨物價款為74989元。原告已支付被告200000元貨款,減去原告已收到的貨物和被告采取自救措施支付的運費,被告應返還原告剩余貨款52295元(200000元-74989元-72716元)。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六十一條、第一百四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5日內日,被告唐山市開平區(qū)栗某線材廠返還原告西藏惠某實業(yè)有限公司已支付合同價款52295元,被告李某承擔連帶返還責任。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044元,減半收取為1522元,由原告西藏惠某實業(yè)有限公司負擔923元,被告唐山市開平區(qū)栗某線材廠、李某負擔599元;保全費1206元,由原告西藏惠某實業(yè)有限公司負擔710元,被告唐山市開平區(qū)栗某線材廠、李某負擔49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田會明
書記員: 張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