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襄陽鼎鼎電氣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qū)漢江路24號。
法定代表人:劉春玲,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羅鋒,湖北聯幫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雷昆,湖北聯幫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中外建華中工程集團(深圳)工程安裝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西鄉(xiāng)街道水庫路香雅閣1213。
法定代表人:向悟心,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建斌,湖北龍?zhí)锫蓭熓聞账蓭煛?br/>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笛,湖北龍?zhí)锫蓭熓聞账蓭煛?/p>
上訴人襄陽鼎鼎電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鼎公司)因與被上訴人中外建華中工程集團(深圳)工程安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外建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2017)鄂9004民初104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9月19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鼎鼎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雷昆,被上訴人中外建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建斌、張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鼎鼎公司上訴請求:將一審判決第二項中返還貨款110萬元改判為返還貨款50萬元。事實和理由:鼎鼎公司僅收到貨款50萬元,未收到中外建公司給付的涉案合同另外約定的60萬元,也未出具60萬元款項的收據。李長春于2016年11月11日向中外建公司出具了一份60萬元的收據。鼎鼎公司向李長春核實,是中外建公司要求李長春先出具收條再匯款,但該款一直未付。李長春于2017年1月13日向中外建公司出具20萬元的收條,中外建公司于2017年3月4日才匯款,也證明了出具收條并不代表收到款項。中外建公司一審庭審中解釋沒有付款憑證的原因是通過現金交付無事實依據,其未提交該60萬元的取款憑證,中外建公司支付的另外50萬元是通過銀行轉賬,異地企業(yè)之間60萬元的交易用現金支付,不符合常理和交易習慣。
中外建公司辯稱,原合同沒有另外單獨約定60萬元,合同總價款就是110萬元。涉案60萬元是中外建公司債權轉讓所得,經雙方協議,由鼎鼎公司認可,并向中外建公司出具收條。該債權轉讓已經完成,相當于以現金形式支付給鼎鼎公司。故一審法院憑借備忘錄及收條認定該60萬元已經支付給鼎鼎公司并無不當。
中外建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解除鼎鼎公司與中外建公司于2017年1月11日簽訂的《工業(yè)產品買賣合同》;2、判令鼎鼎公司向中外建公司返還全部貨款110萬元,并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支付利息至實際支付之日止。在一審訴訟過程中,中外建公司放棄要求鼎鼎公司承擔110萬元利息的訴訟請求。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7年1月11日,鼎鼎公司與中外建公司簽訂《工業(yè)產品買賣合同》一份,約定中外建公司向鼎鼎公司采購高低壓配電柜,合同總價110萬元,交貨日期為2017年3月15日,結算方式及期限為款項付清后發(fā)貨。同日,鼎鼎公司與中外建公司簽訂備忘錄一份,約定鼎鼎公司與中外建公司于2016年11月12日簽訂的合同號為20161112302合同作廢,執(zhí)行2017年1月11日簽訂的《工業(yè)產品買賣合同》,原合同貨款轉為新合同貨款。因此李長春代鼎鼎公司于2016年11月11日收取的貨款60萬元,2016年11月17日收取的貨款30萬元均轉為新合同貨款。2017年1月13日中外建公司支付了剩余貨款20萬元。2017年3月3日,中外建公司向鼎鼎公司發(fā)出《催告函》,要求鼎鼎公司按約交付貨物。2017年3月9日,鼎鼎公司向中外建公司發(fā)出一份《關于高壓部分器件調整的說明》,要求更換器件,并推遲交貨日期,中外建公司予以拒絕。至今,鼎鼎公司仍未向中外建公司提供貨物。
一審法院認為,鼎鼎公司與中外建公司之間簽訂的《工業(yè)產品買賣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受法律保護,鼎鼎公司與中外建公司均應嚴格遵照合同約定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中外建公司依約支付了全部貨款,鼎鼎公司未按約定履行交付貨物的義務,其遲延履行債務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屬于根本違約。對中外建公司要求解除2017年1月11日鼎鼎公司與中外建公司簽訂的《工業(yè)產品買賣合同》、返還110萬元貨款的訴訟請求,一審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審理過程中,中外建公司自愿放棄利息損失,是對自己民事權利的合法處分,一審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四項、第九十七條、第一百三十條、第一百三十八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解除中外建公司與鼎鼎公司于2017年1月11日簽訂的《工業(yè)產品買賣合同》;二、鼎鼎公司返還中外建公司貨款110萬元。上述應付款項,于該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付清。逾期支付,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4700元,減半收取7350元,由鼎鼎公司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鼎鼎公司所舉的李長春出具的情況說明屬于證人證言,但證人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且該情況說明僅就未收到中外建公司60萬元的轉賬或現金進行說明,未就債權轉讓事宜進行回應,本院不予采納。中外建公司所舉的戶籍信息表一份及照片,可以證明李長春與劉春玲是夫妻關系。中外建公司所舉的荊門市宏遠鋼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遠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宏遠公司與嚴冰簽訂的債權轉讓協議、委托函、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607民初1720號民事判決書、嚴冰的銀行流水明細、中外建公司與嚴冰簽訂的債權轉讓協議,結合中外建公司在一審時提交的備忘錄和李長春出具的收條,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可以證明宏遠公司將湖北鼎鼎電氣公司拖欠其工程款中的86萬元債權轉讓給嚴冰,嚴冰將受讓的該債權中的60萬元轉讓給中外建公司,作為中外建公司向鼎鼎公司采購電氣產品的首付款的事實,本院對中外建公司所舉的上述證據均予以采信。
二審查明,2013年12月17日,宏遠公司與嚴冰簽訂債權轉讓協議,宏遠公司將湖北鼎鼎電氣公司拖欠其工程款中的86萬元債權轉讓給嚴冰。同日,宏遠公司向湖北鼎鼎電氣公司發(fā)出委托函,要求湖北鼎鼎電氣公司將欠宏遠公司的86萬元轉給嚴冰。2016年10月18日,嚴冰與中外建公司簽訂債權轉讓協議,約定鼎鼎公司拖欠嚴冰60萬元,中外建公司因業(yè)務需要向鼎鼎公司采購一批電氣,嚴冰同意將該債權60萬元轉讓給中外建公司,作為采購電氣產品的首付款,待鼎鼎公司向中外建公司出具60萬元的收款憑證后該轉讓協議生效,中外建公司同意受讓。2016年11月11日,李長春向中外建公司出具收條,載明今收到中外建公司陸拾萬元整。2016年11月12日,中外建公司與鼎鼎公司簽訂合同號為20161112302的《工業(yè)產品買賣合同》,約定中外建公司向鼎鼎公司購買電氣產品156萬元,該合同尾部供方載明鼎鼎公司,法定代理人李長春,并加蓋了鼎鼎公司的合同專用章。2017年1月11日,中外建公司與鼎鼎公司簽訂備忘錄,李長春在備忘錄尾部署名,并加蓋了鼎鼎公司的合同專用章。2017年3月3日,中外建公司向鼎鼎公司發(fā)出《催告函》,載明在合同履行期間,中外建公司于2016年11月11日付款60萬元。2017年3月9日,鼎鼎公司向中外建公司回復《關于高壓部分器件調整的說明》,未對《催告函》中中外建公司已付涉案60萬元提出異議,僅要求更換元器件的生產廠家。
另查明,鼎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劉春玲與湖北鼎鼎電氣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長春系夫妻關系。李長春于2017年1月13日出具收條,載明今收到向悟心預付貨款人民幣現金轉賬貳拾萬元整,以實際到賬為準,特此說明。中外建公司于2017年3月4日向鼎鼎公司支付了剩余貨款20萬元。一審法院查明的其他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中外建公司是否向鼎鼎公司支付60萬元貨款。根據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宏遠公司將湖北鼎鼎電氣公司拖欠其工程款中的86萬元債權轉讓給嚴冰,嚴冰將該受讓債權中的60萬元轉讓給中外建公司,作為中外建公司向鼎鼎公司采購電氣產品的首付款。中外建公司與鼎鼎公司于2016年11月12日簽訂的《工業(yè)產品買賣合同》的尾部供方載明鼎鼎公司,法定代理人李長春,并加蓋了鼎鼎公司的合同專用章。中外建公司與鼎鼎公司于2017年1月11日簽訂備忘錄,李長春在備忘錄尾部署名,并加蓋了鼎鼎公司的合同專用章。由此可見,李長春作為湖北鼎鼎電氣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代表鼎鼎公司參與了鼎鼎公司與中外建公司電氣產品買賣合同的履行,故李長春于2016年11月11日出具收到中外建公司60萬元的收條,是將湖北鼎鼎電氣公司對中外建公司的60萬元債務轉化為中外建公司向鼎鼎公司采購電氣產品的首付款,也是代表鼎鼎公司向中外建公司出具的收條。該事實也可以從鼎鼎公司在收到中外建公司的《催告函》后,對《催告函》中中外建公司陳述已付60萬元未提出異議;李長春在未收到中外建公司預付貨款20萬元時,出具的收條載明以實際到賬為準,而在2016年11月11日出具的收條,直接載明收到中外建公司陸拾萬元整,沒有注明以實際到賬為準;以及鼎鼎公司認可收到中外建公司給付貨款50萬元,該50萬元的收條均是李長春以個人名義出具等事實得到印證。故鼎鼎公司已收到中外建公司的貨款60萬元,鼎鼎公司否認收到該60萬元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鼎鼎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9800元,由襄陽鼎鼎電氣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王勇審判員丁盼審判員趙湘湘
法官助理劉汝梁 書記員張茂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