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裴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xiàn)住黑龍江省漠河縣北極鄉(xiāng)。
委托訴訟代理人:耿志學,黑龍江興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信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中專文化,大興安嶺地區(qū)林業(yè)集團總醫(yī)院職工,現(xiàn)住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加格達奇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信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大學文化,北京萬事名流酒店職員,現(xiàn)住北京市朝陽區(qū)。
二被上訴人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韓毅,加格達奇區(qū)衛(wèi)東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裴某某因與被上訴人信某某、信某某共有糾紛一案,不服漠河縣人民法院(2016)黑2723民初6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月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裴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耿志學,被上訴人信某某及被上訴人信某某、信某某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韓毅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裴某某上訴請求:1、要求依法撤銷漠河縣人民法院(2016)黑2723民初67號民事判決書;2、要求依法判令被上訴人信某某、信某某給付家庭財產70萬元;3、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上訴人裴某某提交證據一、漠河縣北極鎮(zhèn)北極村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信一份,證明從1995年6月到2013年上訴人和秦仕芳共同生活,在共同生活期間共同撫養(yǎng)秦仕芳的兩個女兒即本案的被上訴人直到二被上訴人參加工作,在共同生活期間在北極鎮(zhèn)學校對面建磚房兩戶,房號(m449-1)宅基地原屬裴某某所有。另外在2008年在北極村返修隊買了一棟木刻楞房屋103平方米,價格是50000.00元。被上訴人信某某、信某某質證稱,對證明信不認可,該證明信中的多處與事實不符,首先被上訴人的母親秦仕芳與上訴人同居的時間應是1997年,第二、上訴人沒有撫養(yǎng)被上訴人信某某;第三、建筑的兩戶磚房原屬鄉(xiāng)里批給被上訴人母親秦仕芳的臨時用地,不屬于裴某某所有;第四、該證明信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中的證據的規(guī)定,其未有經辦人或村民委員會主任簽字,該證明信不具有法律效力。
上訴人裴某某提交證據二、漠河縣北極人民政府出具的裴某某建房過程的說明一份,證明2001年前裴某某在北極鎮(zhèn)中心校西側有一個修鞋店,2001年當時漠河鄉(xiāng)政府,實施“康居工程”選址在中心校西側建房,因有修鞋店所以分得兩份宅基地用于自建房。被上訴人信某某、信某某質證稱,對上訴人要證明的問題不予認可,現(xiàn)爭議的兩戶磚房當時是批給被上訴人母親秦仕芳的,而且在建房過程中所有的費用全部由秦仕芳出資和借款,出資的費用后由被上訴人進行償還。第二該份證據也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中單位出具證明的要求,即無經辦人和北極鎮(zhèn)人民政府鎮(zhèn)長的簽字該說明不得予以采信。上訴人裴某某提交的兩份證據無其他證據予以佐證,本院不予采信。
經審理查明,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本案系共有糾紛。本案爭議的焦點是上訴人裴某某與二被上訴人母親秦仕芳同居期間的房屋是否是共同共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第10條規(guī)定,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涉案房屋國有土地使用證登記在秦仕芳名下,上訴人裴某某主張涉案房屋是其與二被上訴人母親同居期間共同出資建造,應屬共同財產,但上訴人裴某某對其主張?zhí)峤坏淖C據缺乏證據佐證,對此一審法院認定正確。上訴人裴某某要求分割秦仕芳的死亡賠償金及工資缺乏法律依據,故一審法院未支持上訴人裴某某的訴訟請求并無不當。
綜上所述,裴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張甲平
審判員 孫志英
審判員 鄒麗平
書記員: 田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