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裴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裴西林(系裴某某之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區(qū)。特別授權代理。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戶籍地湖北省興山縣,現(xiàn)住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程剛(系張某某之夫),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qū)。特別授權代理。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住所地宜昌市城東大道。法定代表人:劉明耀,系該中心主任。委托訴訟代理人:韓慶闊,湖北普濟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素素,湖北普濟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裴某某、張某某上訴請求:一、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審判決,將此案發(fā)回重審或改判;二、本案一、二審產(chǎn)生的費用由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承擔;三、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對裴某某、張某某造成的損失給予賠償;四、裴某某、張某某對其中三個月的房租8874元有異議,請求法院駁回,不予支持。事實和理由:一、根據(jù)雙方的租賃協(xié)議,按國家相關法律解除合同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應當履行告知義務,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提供的證據(jù)中,原租賃合同的簽署人與騰讓房屋的通知書簽署人明顯非同一人所簽署。本案中的關鍵就是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是否做到了告知義務。裴某某在一審中提交答辯狀給予否認在通知書上簽字,法官也未予理睬(因裴某某今年已80歲,身體不適不能到庭),未給予公正對待,特上訴以求公正對待,同時關于簽署的筆跡是案件的爭論關鍵,懇請法院對原合同及騰退通知書進行筆跡鑒定。二、房屋租賃權拍賣后,新的承租人根據(jù)拍賣行簽署的《競買協(xié)議》中,關于房屋的裝修裝飾等問題與原承租人進行協(xié)商解決,協(xié)議、清場產(chǎn)生的費用等由新的承租人承擔,公共資源中心不予承擔,而新的承租人在未協(xié)商的情況下,強行斷水斷電,派人滋擾,造成裴某某、張某某生意無法進行,經(jīng)大公橋派出所調解后,事情雙方簽署了在協(xié)商期間內,不得經(jīng)營,不得清場的協(xié)議書,裴某某、張某某履行了自己不經(jīng)營的承諾。按照《競買協(xié)議》清場、房租等費用應當由新的承租人進行承擔,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應當向新承租人進行索賠,而非裴某某、張某某及合伙人。期間,門面一直處于停電狀態(tài),裴某某、張某某被迫搬離,未能獲得利益,對于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申請賠償相應的房租的主張是不合理的。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辯稱,1、一審判決合理、合法,請求二審法院依法維持。2、本案房屋租賃合同已經(jīng)約定很清楚,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是不承擔所謂的相應清場損失。綜上,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請求判令終止與裴某某的房屋租賃合同。2、請求判令裴某某、張某某騰退房屋。3、請求判令裴某某、張某某從2017年1月1日至房屋騰退之日止按照2958元每月支付租金。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位于勝利四路66號的房屋所有權人系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所有(所有權證號為:宜市房權證xx字第××號)。2015年1月1日,原、被告簽訂《房屋租賃合同》一份,約定裴某某承租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位于勝利四路66號的房屋,租賃期限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租金為每月2483元。合同簽訂后,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依約交付房屋,裴某某占有并使用該房屋。合同到期后,被告繼續(xù)使用房屋,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繼續(xù)收取租金。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向裴某某發(fā)出《終止租賃關系并騰退房屋通知書》,以《宜昌市市直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chǎn)出租出借管理暫行辦法》(宜市財規(guī)[2015]號)文件要求對出租出借國有資產(chǎn)需進行公開招租為由向裴某某明示終止原、被告之間的租賃關系并要求裴某某騰退房屋。2017年3月13日,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三峽日報上刊登《拍賣公告》一份,明確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于2017年3月28日通過對外公開招租的方式拍賣案涉房屋的承租權。2017年3月28日,張某某到宜昌市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參與競拍,但未能拍得承租權。翌日,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與案外人張紅兵、王蔓紅簽訂《宜昌市市直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chǎn)(房屋土地)租賃合同》,約定案外人張紅兵、王蔓紅以每季度8875元的標準取得案涉房屋的承租權,并履行了相關繳費義務。2017年5月4日,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向張某某發(fā)出一份《關于要求依法立即騰讓房屋的律師函》,要求被告立即騰讓其所占用的房屋。2017年4月1日起,被告開始欠繳租金。張某某陳述其與裴某某系合伙經(jīng)營商戶,裴某某以其所承租的房屋入伙,張某某每年給予裴某某分紅。2017年11月22日,案外人張紅兵、王蔓紅擅自進入本案案涉房屋并更換了卷閘門。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系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原、被告于2015年1月1日所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系有原、被告雙方簽字確認,該合同成立并生效。裴某某經(jīng)依法傳喚拒不到庭,其應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租賃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視為不定期租賃。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痹?、被告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已于2015年12月31日到期,自2016年1月1日起,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與裴某某形成不定期租賃合同關系,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有權隨時解除合同。2016年12月2日,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向裴某某發(fā)出《終止租賃關系并騰退房屋通知書》,通知裴某某解除雙方之間的租賃合同關系,張某某雖然稱通知書上裴某某的字跡并非其所簽,但并未舉證予以證明,依法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且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之后通過刊登《拍賣公告》和發(fā)出律師函的方式再次通知了被告,張某某自述其與裴某某系合伙關系,故其簽收律師函的行為亦應視為裴某某得到了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解除合同的通知,因此,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已經(jīng)向裴某某、張某某履行了通知義務,原、被告之間的合同關系最早應當自2016年12月2日起解除,被告應騰退房屋并向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支付房屋占用費直至房屋騰退之日止,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之后繼續(xù)收取被告租金的行為應視為被告通過繼續(xù)繳納租金的方式支付占用費。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通過公開招標競拍的方式于2017年3月29日與案外人簽訂了新的《宜昌市是指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chǎn)(房屋土地)租賃合同》,約定的租金標準為每月2958元,被告自2017年4月1日再未交納租金,故自2017年4月1日起,裴某某應按照每月2958元的標準向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支付房屋占用費直至裴某某向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騰退房屋之日止。張某某自述其與裴某某系合伙關系,故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五條之規(guī)定,張某某應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因案外人張紅兵、王蔓紅已于2017年11月22日進入案涉房屋,因此房屋占用費應支付至2017年11月22日,經(jīng)計算,房屋占用費為23171元(2958元×235天÷30天)。因裴某某、張某某已經(jīng)失去對該房屋的控制權,故對于騰退房屋的訴訟請求,應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一審法院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二百一十二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判決:一、原、被告于2015年1月1日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已于2016年12月2日解除。二、裴某某、張某某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支付房屋占用費23171元。三、駁回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其他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189元(已減半收取),由裴某某、張某某負擔。二審中,張某某為支持其上訴請求向本院提交了:證據(jù)一,2015年9月25日張某某向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管理員進行裝修報備的音頻和紙質材料(附帶一份張某某與韓慶偉的轉租合同),用以證明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向張某某承諾只要按時交納房租等相關費用,可以續(xù)簽下一年租賃合同;證據(jù)二,裝修清單及裝修完成后的圖片,用以證明張某某在報備后進行門面裝修及產(chǎn)生的費用;證據(jù)三,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管理員和張某某、程剛交談的視頻,用以證明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沒有向裴某某通知騰退房屋;證據(jù)四,付款憑證,用以證明裴某某、張某某向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所交房租已至2017年3月31日;證據(jù)五,《競買協(xié)議》、《拍賣成交確認書》、《租賃合同》,用以證明拍賣成交后,由買受人自行負責清場并經(jīng)營管理,所產(chǎn)生的費用及責任均由買受人承擔;證據(jù)六,2017年4月5日與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門面管理員楚某的微信聊天記錄,用以證明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讓裴某某、張某某在未獲得補償?shù)那闆r下不要搬走;證據(jù)七,視頻和圖片,用以證明2017年4月17日現(xiàn)承租人在未協(xié)商的情況下強行破壞大門,拆除電表、招牌、圍堵商鋪大門;證據(jù)八,《接處警工作登記表》,用以證明在張某某和現(xiàn)承租人雙方協(xié)商在未達成協(xié)議前不得經(jīng)營和居??;證據(jù)九,2017年4月20日張某某等人與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法人劉明耀在其辦公室交談的音頻,用以證明張某某等已經(jīng)按照劉明耀的要求打著電筒搬走了,并在現(xiàn)場進行了交接;證據(jù)十,宜昌市伍家崗區(qū)大公橋街道勝利四路社區(qū)居民委員會的證明以及張某某隔壁左右的商戶出具的證明,用以證明自2017年4月17日以后張某某一直都沒有進場也沒有經(jīng)營。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經(jīng)質證認為,張某某所列舉的上述證據(jù)不是新證據(jù),這些證據(jù)在一審開庭前都客觀存在,且這些證據(jù)與案件沒有任何關聯(lián)性。本院認為,對于張某某提供的上述證據(jù),證據(jù)一、證據(jù)三、證據(jù)六由于張某某未提供其他證據(jù)佐證其所稱的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門面管理員等人的身份,因此無法達到其證明目的;證據(jù)二、證據(jù)四、證據(jù)五、證據(jù)七、證據(jù)八、證據(jù)十與本案雙方二審所爭議的事實無關聯(lián);證據(jù)九只能證明張某某等人與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法定代表人劉明耀就案涉房屋問題進行交涉,不能證明張某某等人當時已經(jīng)騰退了房屋。二審中,裴某某、張某某在上訴狀中申請對原合同及騰退通知書中裴某某的簽名進行筆跡鑒定。本院認為,由于裴某某、張某某在一審中未申請鑒定,且根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能夠對本案相關事實進行認定,本院對裴某某、張某某的鑒定申請不予準許。二審經(jīng)審理查明,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上訴人裴某某、張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503民初195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2月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裴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裴西林,上訴人張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程剛,被上訴人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韓慶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一、關于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是否通知裴某某解除案涉租賃合同的問題。裴某某、張某某雖然稱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于2016年12月2日向裴某某發(fā)出的《終止租賃關系并騰退房屋通知書》上裴某某的簽名并非由其本人簽署,而系張某某代簽,但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此后又通過刊登《拍賣公告》再次通知了裴某某、張某某,此后張某某又簽收了《關于要求依法立即騰讓房屋的律師函》并參與了案涉房屋的競拍。而在一審庭審中張某某自述其與裴某某系合伙關系,雖然二審中其又稱述其與裴某某系轉租關系,但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四十二條中“當事人在第一審程序中實施的訴訟行為,在第二審程序中對該當事人仍具有拘束力”之規(guī)定,張某某簽收律師函的行為應視為裴某某亦收到了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解除合同的通知。二、關于裴某某、張某某是否應向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支付案涉房屋占用費問題。1、本案中,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與裴某某于2015年1月1日簽訂了《宜昌市市直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chǎn)(房屋土地)租賃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裴某某系承租人,其負有向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支付房屋租金及在雙方租賃合同關系解除后及時騰退房屋的義務。并且,根據(jù)合同的相對性,如果在雙方租賃合同關系解除后,房屋的實際占有人未及時騰退房屋,該法律后果也應該由裴某某承擔,而因張某某系裴某某的合伙人,因此應由裴某某、張某某支付案涉房屋占用費。2、在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與裴某某解除租賃合同關系后,裴某某、張某某并未及時騰退房屋,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認可案涉房屋的新承租人進入案涉房屋的時間為2017年11月22日,而裴某某、張某某認為其從2017年4月開始即未占有案涉房屋。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原則,裴某某、張某某應對自己的主張負舉證責任,而其認為張宏斌與張某某簽訂的《協(xié)議》可以證明其上述主張。但是首先,根據(jù)該《協(xié)議》內容,其中并未包含裴某某、張某某騰退房屋或張宏斌進入案涉房屋的相關內容;其次,本案所審查的是裴某某、張某某與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之間的房屋租賃合同關系,裴某某、張某某如果認為其與張宏斌有關于案涉房屋清退損失的相關約定,或者張宏斌等人有造成其損失的行為,應屬張某某與張宏斌之間的另一法律關系,裴某某、張某某應另案主張。綜上,由于裴某某、張某某在一審及二審中提供的證據(jù)均不足以證明其主張,應由其負舉證不力的責任,即一審判決由裴某某、張某某支付案涉房屋占用費并無不當。三、對于裴某某、張某某在上訴請求中提出的要求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對裴某某、張某某造成的損失給予賠償?shù)膯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二十八條規(guī)定:“在第二審程序中,原審原告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或者原審被告提出反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當事人自愿的原則就新增加的訴訟請求或者反訴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據(jù)此,由于裴某某、張某某系在二審中提出反訴,而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未同意就此進行調解,裴某某、張某某應另行起訴。綜上所述,裴某某、張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裴某某負擔50元,由張某某負擔50元。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唐兆勇
審判員 趙春紅
審判員 肖小月
書記員:余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