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抗訴機關(原公訴機關)通遼市科爾沁區(qū)人民檢察院。
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吳某,男。原審被告人海某,男,因涉嫌故意傷害罪,于2016年8月22日被通遼市公安局科爾沁區(qū)公安分局取保候審,于2017年3月14日、2017年9月13日被科爾沁區(qū)人民法院取保侯審,2018年4月9日被本院決定取保候審。
辯護人暨附帶民事訴訟委托代理人趙桂菊,內蒙古義源律師事務所律師。
通遼市科爾沁區(qū)人民法院審理科爾沁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海某犯故意傷害罪一案,于2017年12月27日作出(2017)內0502刑初191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茽柷邊^(qū)人民檢察院不服提出抗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4月13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通遼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李祥龍、李宏濤出庭履行職務,被害人暨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吳某、被告人海某及其辯護人趙桂菊、蒙語翻譯朝魯門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科爾沁區(qū)人民法院認定,被告人海某與被害人吳某是同村村民。2016年7月1日18時許,在某嘎查海某家出租房中,吳某與海某因瑣事發(fā)生口角后,吳某跑出屋外,到門前停放的自己車內,拿出一把砍刀,持刀又返回海某家出租房中,用刀砍海某,將海某砍傷。海某使用鎬把將對方打傷。經通遼市醫(yī)院于2017年7月5日入院診斷:吳某左前臂外傷、左側尺骨骨折、左手外傷、胸部外傷、腹部外傷。經通遼市醫(yī)院于2017年7月1日入院診斷:海某頭部外傷、頭皮裂傷(左側額部)、左側面部皮膚裂傷、雙上肢皮膚裂傷、右側肱橈肌部分斷裂。經通遼市科爾沁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司法鑒定所鑒定:吳某身體損傷程度為輕傷二級;經通遼市醫(yī)院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海某身體損傷程度為一處輕傷一級、兩處輕傷二級。
2016年8月22日,原審被告人海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科爾沁區(qū)人民法院認為,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海某構成故意傷害罪,不能成立。被告人海某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wèi)。從本案事實看,被告人海某與被害人吳某從雙方發(fā)生口角,到傷害行為的完成,是兩個性質的行為。首先,雙方在海某家出租房內因瑣事發(fā)生口角,吳某跑出屋外,雙方第一次行為已經結束。其次,吳某跑到海某家出租房門前自己的車內取出砍刀,持刀又返回海某家出租房,用刀砍海某,海某被迫用鎬把防衛(wèi),雙方互有傷害,這是第二次行為。本案要評價的是雙方第二次行為的性質?!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毙谭ㄒ?guī)定的正當防衛(wèi),其目的在于抵制正在發(fā)生的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本案中被害人吳某從外持刀闖入海某家出租房,并用刀砍海某,這屬于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海某持鎬把還擊,是一種被迫行為,是認識到自己正受到不法侵害而實施的防御行為,而且是在緊迫的情況下,體現了被動性、防衛(wèi)性。并且被告人海某的防御行為,只給吳某一人造成了輕于海某所受傷害的一般傷害,并未超過必要限度。綜上,被告人海某是在吳某持砍刀砍海某的過程中,為了海某本身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衛(wèi)行為,被告人海某的行為符合正當防衛(wèi)的構成要件,屬于正當防衛(wèi),依法不負刑事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條規(guī)定,因正當防衛(wèi)造成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故被告人海某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提出的海某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應當承擔責任的辯護意見成立,予以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被告人海某無罪。被告人海某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一審宣判后,科爾沁區(qū)人民檢察院以原審認定事實有誤,證人包某某某的證言及吳某的陳述能夠證明海某在雙方口角后有持鎬把的行為,具有不法侵害的意圖。判決書認定本案分為兩次行為,認為海某與吳某從雙方發(fā)生口角到傷害行為的完成,是兩個性質的行為,屬強行割裂案件事實,否定了前因后果之間的關系性。本案從發(fā)生爭執(zhí)到傷害后果的形成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海某持鎬把是吳某拿刀前因。判決不評價起因及起因中雙方的行為,只評價雙方后來互有傷害的行為,來界定正當防衛(wèi),屬認定事實錯誤。通遼市人民檢察院支持抗訴。海某及其辯護人認為一審判決正確,請求維持原判。
經審理查明,原審被告人海某與被害人吳某是同村村民。2016年7月1日18時許,在某嘎查海某家(出租給十個全覆蓋工程項目部朱某某等人)出租房中,吳某與海某因瑣事發(fā)生口角后,吳某跑出屋外,到門前停放的自己車內,拿出一把砍刀,持刀又返回海某家房內,用刀砍海某,將海某砍傷。海某使用鎬把將對方打傷。經通遼市醫(yī)院于2017年7月5日入院診斷:吳某左前臂外傷、左側尺骨骨折、左手外傷、胸部外傷、腹部外傷。經通遼市醫(yī)院于2017年7月1日入院診斷:海某頭部外傷、頭皮裂傷(左側額部)、左側面部皮膚裂傷、雙上肢皮膚裂傷、右側肱橈肌部分斷裂。經通遼市科爾沁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司法鑒定所鑒定:吳某身體損傷程度為輕傷二級;經通遼市醫(yī)院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海某身體損傷程度為一處輕傷一級、兩處輕傷二級。
2016年8月22日,原審被告人海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同日取保候審。
吳某在本案中花費醫(yī)藥費3113.18元、鑒定費860元。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由檢察機關當庭列舉,均系一審中列舉,不在復述,上述證據來源合法,內容客觀,與本案內在相關,應予以采信。
本院認為,原審被告人海某與被害人吳某因瑣事發(fā)生口角,經勸解已經分開,雙方均未受到實質性傷害。在此情況下,吳某跑到海某家出租房門前自己的車內取出砍刀,再次返回海某家出租房內,用刀砍海某,屬正在進行的非法侵害。海某依法有權自衛(wèi),從雙方造成的損傷后果看,吳某身體損傷程度為輕傷二級;海某身體損傷程度為一處輕傷一級、兩處輕傷二級,海某的防衛(wèi)行為未超出必要的限度,符合正當防衛(wèi)的構成要件,應認定屬正當防衛(wèi),依法不承擔刑事責任。關于抗訴機關所主張的海某持鎬把在先,具有不法侵害意圖的抗訴意見,因現有證據存在矛盾,不能認定海某持鎬把在先。且在本案中,鎬把既可成為進攻性工具,也可用作抵擋對方進攻的工具,或持有鎬把以威懾阻止對方進攻。因而持有鎬把與不法侵害意圖之間不具有必然因果關系。故檢察機關的抗訴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納。因海某的行為屬正當防衛(wèi),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條規(guī)定,因正當防衛(wèi)造成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故海某亦不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原審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審判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抗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