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袁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北京市通州區(qū)。
被告(反訴原告):香河京御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孟驚,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石磊,河北子農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反訴被告)袁某與被告(反訴原告)香河京御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河京御公司)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2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反訴被告)袁某、被告(反訴原告)香河京御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石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袁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支付補償款200000元;2.判令被告60日內解決原告收房,物業(yè)費從正式收房之日起計算;3.案件受理費由被告負擔。事實與理由:2013年9月,原告支付被告全款2080000元,購買被告開發(fā)的大運河孔雀城5.1期南排0204號房屋。2013年12月,原、被告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及《補充協議》。2015年5月,被告通知原告收房。原告發(fā)現被告交付的房屋環(huán)境空間尺寸及配套設施與售樓時的宣傳、介紹相差甚遠,與規(guī)劃部門核準的規(guī)劃條件不符以及其他嚴重質量問題。隨后原告與一百多位業(yè)主集體維權,被告公司領導雖公開承認項目有問題,同意通過協商給予原告補償,但是不斷拖延時間,對原告的補償至今不到位,致使原告至今未能收房。原告不僅在購房過程中因受騙遭受損失,而且在應收房時不能收房居住再次遭受損失。
一、被告售房時虛假宣傳、明目張膽地欺騙原告。1、出門即撞墻,樓間距大大縮水。最南排出門即撞墻,空間大幅縮水,前無道路可走,如遇突發(fā)情況無路逃生。被告說圍墻外是一條大馬路,所以原告購買最南排,現在卻出門就撞墻,原來說墻外的馬路變成石材市場,蓋的房屋嚴重遮擋樓房視線和采光。不光南側無路,北側樓間距也大幅縮水,銷售時帶原告參觀及展示的聯排別墅樓間距寬達25米,收房時的北側樓間距只有10米左右。規(guī)劃設計中五期小區(qū)南面臨南環(huán)路東西各有一個大門,標為“小區(qū)次出入口”,目前這兩個大門都被封閉了,進出入要經過一至四期才能回家,給南排別墅出入造成很大困難,與買房時所看所說完全不一樣。2、花園與露臺或消失或縮小。宣傳材料及銷售介紹均為:“庭院花堡(聯排),戶戶贈花園、露臺、車庫、地下室”。合同標明“花園不低于17.8平米”,實際交房時,花園只有不到10平米,露臺縮水一半。原告買別墅圖的就是有個自家小院,現在小院沒了,被告應當為其欺騙行為做出補償。3、車庫空間極度緊張,沒有留下足夠的寬度,車輛進庫困難。
二、被告不按規(guī)劃設計施工,小區(qū)環(huán)境空間尺寸不足,為原告的居住生活留下永久不便。1、規(guī)劃設計中的路寬,主路5.5米,東西通道5.5米,南北通道4米,未見人車分流設計。而1-4期實測主路寬6米,樓間通道南北寬6米,東西通道寬6米,消防車可回轉,符合消防法。五期道路實際主路寬5.5米,樓間通道東西寬4.7米,南北通道寬4米,未見有不小于15m×15m的消防車回車場。不僅不符合“城市居住區(qū)設計規(guī)范”中(8.0.2.2)小區(qū)“路面寬6m-9m”及“消防法”第9條的規(guī)定,而且道路的狹窄將給業(yè)主的出行帶來永久的不便。2、目前出入五期要經由1-4期大門,穿越1-4期,不符合《城市居住區(qū)設計規(guī)范》中8.0.1.2及8.0.5.1的規(guī)定,給五區(qū)業(yè)主造成極大不便。3.規(guī)劃設計綠地率為35%,開發(fā)商公示綠化率為35%,實際五期紅線內未見規(guī)模綠化,五期小區(qū)內未見到符合《城市居住區(qū)設計規(guī)范》7.0.4.1中規(guī)定的“中心綠地”。由于原告以上不按規(guī)劃施工的問題,給原告等業(yè)主造成道路狹窄、消防保障缺失、綠化不足、車位減少等等諸多影響,對房屋品質和居住環(huán)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原告有充分的理由要求被告補償。
三、因被告原因導致原告至今未能收房。原告維權后,被告公司領導承認項目確實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前期態(tài)度誠懇、坦率、實事求是。隨后原告代表與被告公司就補償事宜進行了多輪談判,被告同意給予原告補償,但是拖延至今,被告并未兌現承諾,原告沒有得到任何補償,造成至今未能收房。由于被告項目存在的種種問題,原告等業(yè)主近百人于2015年5月之后上街開展維權行動。截止到2016年5月,經原告維權代表、律師與被告代表及法務部門多次協商后,形成雙方認可的正式《和解協議》,該協議由被告集團參與談判的代表劉暢發(fā)在雙方的溝通群中,維權代表用微信傳給每位業(yè)主并通知業(yè)主簽約時間、地點等具體事宜。由于被告承諾賠償但不兌現,自2016年6月開始,原告與其他七十余名業(yè)主開始了第二輪維權,要求被告履行此前雙方達成的《和解協議》。2016年7月2日,原告與被告派出的代表談判,被告代表表示:公司領導和集團很重視,希望和大家協商解決問題,并讓當時的70多家維權業(yè)主簽署了“委托書”,委托維權代表與被告代表就補償事宜再次談判。2016年8月底,被告通知維權代表,由于每家情況不同,補償額度不能一致,需要跟每家具體談判確定。
原告認為,被告與維權業(yè)主代表多次協商后形成的《和解協議》是公司行為,其中的具體條款均與集團法務部門協商,且被告多名領導和集團相關領導參與了和業(yè)主代表的談判。被告公司不論以何種托辭為由,不履行《協議》,企圖以少許物業(yè)費為賠償,是原告絕不能接受的。被告屢屢承諾對原告進行賠償,但是時至今日,被告沒有履行承諾,以至到目前原告無法收房等一切損失都是被告造成的。
被告香河京御公司辯稱,原告所述理由與事實不符,被告交付的房屋符合設計及交付條件,且已驗收備案合格,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訴請。
反訴原告香河京御公司向本院提出反訴請求:1.解除反訴原、被告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補充協議》;2.判令反訴被告支付總房款10%違約金;3.反訴費用由反訴被告負擔。事實與理由:2013年12月1日,反訴原、被告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2015年5月,反訴原告按照合同約定通知反訴被告收房,反訴被告以種種理由拒絕收房。根據《補充協議》第八條約定,反訴原告多次通知反訴被告收房,但反訴被告故意拖延收房。
反訴被告袁某辯稱,反訴原告在2013年已經完成規(guī)劃設計,并已取得建設許可證,其在2013年3月后預售房屋應清楚預售的房屋是什么樣的。反訴被告買房是為了居住,不同意反訴原告訴請,不同意解除合同及支付違約金。
本院經審理查明事實如下:2013年,原告袁某與被告香河京御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及《補充協議》,合同約定,原告購買被告開發(fā)建設的新建大運河孔雀城5.1期第02幢00單元0204號房,房屋總價2084769元,原告以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房款,被告在2015年5月30日前將具備該商品房已辦理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手續(xù)的房屋交付原告。2015年5月,被告通知原告于5月27日來辦理入住收房手續(xù)。原告認為,其交付的房屋與被告宣傳、規(guī)劃不符,故未辦理收房手續(xù)。另查明,被告已收到原告全部房款。香河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出具的河北省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證明書載明:根據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河北省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及備案管理辦法》規(guī)定,新建大運河孔雀城5.1期項目工程,建設單位于2014年12月22日組織設計、施工、工程監(jiān)理等有關單位竣工驗收合格,并于2014年12月24日按規(guī)定備案。
以上事實,有商品房買賣合同、補充協議、備案證明書及原、被告陳述等證據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本案中,原告稱被告虛假宣傳、未按規(guī)劃設計施工,交付的房屋不符合規(guī)劃,被告應對原告進行補償。本院認為,備案證明書已表明新建大運河孔雀城5.1期工程經設計等有關單位竣工驗收合格,能夠證明該工程符合規(guī)劃設計;被告在網絡上對大運河孔雀城5.1期所做宣傳,應認為要約邀請,并不能作為對包括原告在內購房者的承諾。綜上,原告對其主張的事實,未能舉證加以證實,應承擔不利后果。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補償款200000元,證據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因原告至今未收房,原告應在一定期限內收房,物業(yè)費自收房時起算。反訴被告已支付反訴原告全部房款,為了維護合同穩(wěn)定性,反訴原告請求解除反訴原、被告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補充協議》,本院不予支持。反訴原告要求反訴被告支付違約金,證據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袁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到被告香河京御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辦理收房手續(xù),被告予以配合,物業(yè)費自收房之日起算;
二、駁回原告袁某其他訴訟請求;
三、駁回反訴原告香河京御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150元,由原告袁某負擔。
反訴案件受理費2210元,由反訴原告香河京御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金生
書記員: 張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