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袁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洪湖市人,住湖北省洪湖市。委托訴訟代理人:林全明,系廣東穗江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洪湖市支公司,住所地:洪湖市新洪路82號人保財險大樓四樓。負責人:李天益。被告: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住所地: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qū)車公廟綠景紀元大廈6層。負責人:謝海平。
原告袁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履行第940001825940088號《人壽保險計劃041》,承擔該保單號項下身故保險金100000元給付責任;2、判令被告承擔交通費、住宿費、餐費共計10000元;3、判令被告承擔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16年5月25日,黃又蘭購買了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行無憂、綜合意外救援服務卡,保險的方案是人保壽計劃041,保險金額為100000元。購買該保險時,投保人如實填寫了自己的信息,包括職業(yè)種植業(yè)者。在購買了保險將近一年,被保險人黃又蘭高空墜地意外死亡,但是保險公司在2017年以投保人告知的職業(yè)與出險時的職業(yè)不一致為由拒絕理賠。原告認為,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部的投保規(guī)則、職業(yè)分類表僅是內部操作規(guī)范,不是涉案保險合同的組成內容,不能免除保險責任;即使黃又蘭未盡如實告知義務,根據(jù)保險法及保險法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也未在三十日內行使合同解除權,故不能拒絕理賠;根據(jù)公安部門的認定,案涉保險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黃又蘭高空墜地,黃又蘭是何種職業(yè)與案涉保險事故的發(fā)生并無關聯(lián)。綜上所述,被告無視客觀事實,無法定理由,拒絕原告正當保險索賠請求,借口投保人告知職業(yè)與出險時職業(yè)不一致,惡意拒賠,故意逃避保險理賠責任,已嚴重侵害原告的合法權益,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原告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jù):證據(jù)1、電子保單;擬證明2016年5月25日,原告母親黃又蘭從被告處購買了“出行無憂,綜合意外救援服務卡”,保險單號940001825940088,保險的方案是人保壽計劃041,被保險人為黃又蘭,保險金額為10萬元。證據(jù)2、死亡推斷書;擬證明經西安市高陵區(qū)醫(yī)院和西安市公安局高陵區(qū)分局馬家灣派出所調查核實,被保險人黃又蘭于2016年6月26日在西安市高陵區(qū)涇渭街辦愛尚涇渭小區(qū)不慎墜落死亡。證據(jù)3、司法鑒定意見書;擬證明被保險人黃又蘭系墜落導致臟器損傷,創(chuàng)傷性休克死亡。證據(jù)4、火化證明;擬證明原告母親黃又蘭意外死亡后,其遺體于2016年7月4日火化。證據(jù)5、戶口本;擬證明原告的家庭成員關系。證據(jù)6、死亡戶口注銷單;擬證明原告母親黃又蘭戶口于2016年7月6日注銷。證據(jù)7、戶籍登記證明;證明原告與被保險人關系。證據(jù)8、理賠拒付通知書;擬證明被告拒絕向原告支付本案的賠償金。被告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洪湖市支公司辯稱:本案中被保險人黃又蘭并非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洪湖市支公司客戶。被保險人黃又蘭所投保的保單號為940001825940088是與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所簽訂,并非與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洪湖市支公司簽訂,請求法院依法撤銷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洪湖市支公司在本案中的被告身份。被告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辯稱:一、救援卡非保險產品。黃又蘭購買的出行無憂,綜合意外救援服務卡不是投保憑證,不是保險卡,不是保險產品,更不是答辯人發(fā)行的。救援保障卡也沒有答辯人的商標、標識等。經答辯人了解,救援卡的投卡人,在購買救援卡后,需在相關網站上激活救援保障卡,如選擇了需要受贈保險服務,救援卡公司就會向保險公司投保團體保險。而本案涉案保險則由投保人向答辯人投保,約定被保險人之一為黃又蘭。二、保險人已向投保人履行告知說明義務。投保人深圳強國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應急救援服務有限公司于2016年5月25日與答辯人訂立團體保險合同,約定被保險人之一為黃又蘭。在與投保人訂立合同時,答辯人已將保險條款、特別約定等交給投保人,并提示投保人注意免責事由等相關內容。按照《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十一條之規(guī)定,應認定答辯人已履行相關的告知說明義務。三、黃又蘭超2米發(fā)生事故,超職業(yè)類別。本案涉案的保險合同約定“保險內容(1至4類職業(yè),年齡限16至65周歲,重點詳細閱讀賠償約定和特別約定)”、“超過地面2米以上的高度作業(yè)為五類或五類以上職業(yè)”。(見計劃方案041之特別約定第三點)。答辯人已將上述內容告知投保人,且黃又蘭作為救援卡的持卡人在激活時已了解閱讀相應的負責范圍。黃又蘭發(fā)生事故時,是作為個體裝修安裝工人在高達50米的高空作業(yè),超出2米高度作業(yè),屬于5類或5類以上職業(yè),而本保險僅保障1-4類職業(yè),黃又蘭出險的行為屬于免責范圍。綜上所述,答辯人不承擔保險責任。被告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jù):證據(jù)1、救援服務憑證;擬證明黃又蘭激活的是救援保險;證據(jù)2、激活流程截圖、證據(jù)3、接受保險服務須知內容;擬證明激活過程中,已經說明超2米高度作業(yè)為5類或5類以上職業(yè);證據(jù)4、保單憑證;擬證明保單上的特別約定超2米高度作為5類或5類以上職業(yè);證據(jù)5、投保單位證明;擬證明被告已經將保險合同相關內容告知投保人;證據(jù)6、理賠資料;擬證明黃又蘭出險高度超2米。經庭審質證,本院對以下證據(jù)作如下確認:一、原告提交的證據(jù)符合證據(jù)的真實性、關聯(lián)性、合法性,本院依法予以認定。二、被告提交的證據(jù)1經原告質證后,原告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關聯(lián)性、合法性均不認可。認為該證據(jù)是復印件,真實性無法確認;其次,是電子證據(jù)無原始載體,也沒有經過公證;最后是關聯(lián)性不認可。本份證據(jù)雖然名稱叫“救援保障卡”,它是被告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打包”(以團體人身意外保險)的形式銷售給案外人深圳強國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應急救援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稱案外人),案外人再將原本的團體人身意外保險拆分成個體人身意外保險,并制作成卡片的形式再銷售給原告的母親黃又蘭。所以本案“救援保障卡”的實質是一份保險合同,案外人屬于代被告二銷售保單的銷售者,不是真正意義的投保人,原告母親黃又蘭才是真正意義的投保人、被保險人。本院認為,該證據(jù)不能達到被告的證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三、被告提交的證據(jù)2、證據(jù)3經原告質證后,原告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關聯(lián)性、合法性均不認可。認為該證據(jù)是復印件,真實性無法確認;其次,是電子證據(jù)無原始載體,也沒有經過公證,不具合法性;最后是證據(jù)2激活流程截圖、證據(jù)3接受保險服務須知由被告二單方制作,且沒有原告母親黃又蘭的簽名確認,無法證明是黃又蘭本人激活的卡片。本院認為,該證據(jù)不能證明原告母親黃又蘭本人激活了卡片,被告履行了告知義務。四、被告提交的證據(jù)4經原告質證后,原告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關聯(lián)性、合法性均不認可。認為該證據(jù)是復印件,真實性無法確認;被告二沒有提交電子證據(jù)的原始載體,也沒有經過公證,不具合法性;沒有原告母親黃又蘭的簽名確認。本院認為,該證據(jù)不能證明被告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和提示,本院不予采信。五、被告提交的證據(jù)5經原告質證后,原告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關聯(lián)性、合法性均不認可。認為該證據(jù)是復印件,真實性無法確認。此外,該份證據(jù)的出具單位深圳強國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應急救援服務有限公司只是本案保單的銷售者,即被告的代理人,并非真正意義的投保人。保險人告知義務的相對人應該是投保人(即原告母親黃又蘭)。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被告二就“特別約定”已向真正意義的投保人(即原告的母親黃又蘭)進行了提示與說明。本院認為,該證據(jù)不能達到被告的證明目的,本院不予認定。六、被告提交的證據(jù)6經原告質證后,原告對《人身保險理賠申請書》真實性、合法性認可,對關聯(lián)性不認可,理由是《人身保險理賠申請書》根本沒有體現(xiàn)出險高度的有關內容。對《高瀾保險報告》是復印件,真實性無法確認;其次,《高瀾保險調查報告》沒有加蓋公章,不具合法性。本院認為,該理賠資料的有關內容能夠證明被告的證明目的,本院依法予以采信。綜合當事人陳述、舉證、質證及本院認證意見,本院查明本案事實如下:2016年5月25日,原告袁某的母親黃又蘭購買了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出行無憂·綜合意外救援服務卡”,保單是940002276450088,保險方案是人保壽計劃041,其中約定意外身故保險金為每人100000元,該保險合同xxxx年xx月xx日出生效,保險期限至2017年5月24日。2016年6月26日,黃又蘭在西安市高陵區(qū)涇渭街辦·愛尚涇渭小區(qū)5-1-A1604戶二樓拆裝該房屋落地玻璃護欄時不慎墜落身亡?,F(xiàn)原告以被告借口投保人告知的職業(yè)與出險時職業(yè)不一致,超職業(yè)類別,不屬于索賠范圍為由拒不履行理賠向本院提起訴訟。
原告袁某訴被告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洪湖市支公司、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林全明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洪湖市支公司、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袁某的母親黃又蘭與被告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訂立的保險合同合法有效,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被告應按合同的約定給付保險金。對于原告要求判令被告支付交通費、住宿費、餐費10000元的訴訟請求,因合同未約定,且原告未提供相關費用票據(jù),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本院對該項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原告袁某的母親黃又蘭與被告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訂立的保險合同,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被告應對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或提示,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故本院對被告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以原告袁某的母親黃又蘭訂立保險合同后,所從事的職業(yè)類別不符合保險合同的規(guī)定,保險公司不應承擔責任的理由,本院不予支持。被告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洪湖支公司與本案無關聯(lián),不承擔民事責任。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給付原告袁某意外身故保險金100000元;二、駁回原告袁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本案案件受理費2500元,減半收取1250元,由被告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負擔1150元,原告袁某負擔100元。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胡端平
書記員:雷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