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袁應得,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固安縣南開發(fā)區(qū)。委托代理人:張國志、張雅然,北京楊梅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河北航天振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住所地:固安縣工業(yè)園區(qū)北區(qū)。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法定代表人:郭金水,職務:執(zhí)行董事。委托代理人:陳浩,該公司員工。委托代理人:張益先,北京市弘嘉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袁應得訴稱,原告于2008年2月15日入職北京航天振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崗位是檢驗員,月工資10000元,2014年11月14日調入河北航天振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2017年2月12日,原告因被告拖欠工資、未繳納社會保險被迫向被告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工作期間,被告未安排年休假,原告不服固安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固勞人仲案字(2017)第200號裁決書,起訴請求確認原告與被告自2014年11月14日至2017年2月12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判令被告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9195元(2014年11月14日至2017年2月12日);支付未繳納養(yǎng)老保險的經濟補償9280元(2008年2月15日至2011年6月30日);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90000元(2008年2月15日至2017年2月12日);支付拖欠工資60000元(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2日);支付一次性失業(yè)補助3144元(2008年2月15日至2011年6月30日)。被告河北航天振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辯稱,原告是2011年11月14日入職,有勞動合同為證,其在申請書中和訴狀中的陳述不一致,違反誠信原則。袁應得在仲裁程序中已經放棄了第三、五、六項請求。原告是2017年3月1日離職,我公司足額支付工資,年休假已經休完。2017年12月15日申請勞動仲裁,原告應該對2016年前的休假情況承擔舉證責任,現未提供證據證明我公司未安排起休年休假,應推定其已經休完2016年前的年休假,2016年3月7日到3月11日休完2016年的年休假,2017年2月3日到2月8日休完2017年度年休假,因個人原因離職且自愿放棄繳納社保,不符合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條件,離職過程中雙方確認無任何勞動爭議及經濟糾紛。原告的請求無法律和事實依據。經審理查明,被告河北航天振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于2010年7月27日成立。2014年11月14日,原告袁應得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一份,合同約定,原告的工作崗位為操作工,勞動合同期限自2014年11月14日至2018年11月13日。原告在工作期間,被告以翻考勤牌的形式記錄原告的出勤情況,按月統(tǒng)計并據此計算工資,工資發(fā)放方式為有預發(fā)工資情況、在發(fā)放工資時對預發(fā)部分相應扣減;2016、2017年度,被告為原告安排了年休假。原告于2017年3月1日離職,3月1日,原告在離職聲明上簽了字。后原告向固安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1、確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2008年2月15日至2017年2月12日);2、支付拖欠工資差額60000元(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2日);3、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41379元(2008年2月15日至2017年2月12日);4、支付未繳納養(yǎng)老保險的經濟補償9280元(2008年2月15日至2011年6月30日);5、支付一次性失業(yè)補助3144元(2008年2月15日至2011年6月30日)6、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90000元(2008年2月15日至2017年2月12日)。在仲裁開庭時,原告變更仲裁請求:1、確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2014年11月14日至2017年2月12日)。3、未休年休假工資9195元(2014年11月14日至2017年2月12日)。第2、4、5項撤銷,第6項不變。2018年2月14日,固安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固勞人仲案字(2017)第200號裁決書裁決:袁應得與河北航天振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于2011年11月14日至2017年2月12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此時間段包括袁應得主張的2014年11月14日至2017年2月12日期間);駁回袁應得的其他仲裁請求。2018年3月13日,袁應得起訴,請求確認其與被告自2014年11月14日至2017年2月12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判令被告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9195元(2014年11月14日至2017年2月12日);支付未繳納養(yǎng)老保險的經濟補償9280元(2008年2月15日至2011年6月30日);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90000元(2008年2月15日至2017年2月12日);支付拖欠工資60000元(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2日);支付一次性失業(yè)補助3144元。上述事實,有原、被告的陳述、送達證明、原告提供的裁決書、被告提供的勞動合同、考勤表、工資表、離職聲明、仲裁申請書、員工手冊、銀行賬戶交易明細等證據證實。
原告袁應得訴被告河北航天振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及委托代理人、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對原告與被告存在勞動關系的事實,雙方無異議,對入職時間,原告主張為2008年2月15日入職北京航天精密機械有限公司,2014年11月14日調入被告公司,被告提供的勞動合同,可以證明雙方簽訂勞動合同的時間是2014年11月14日,原告主張的時間2014年11月14日與原被告簽訂勞動合同的時間一致,被告認可原告所述離職時間為2017年3月1日,綜上,對原、被告雙方自2014年11月14日至2017年3月1日存在勞動關系的事實,本院予以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規(guī)定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據此,本院對原告請求中未經仲裁程序處理的部分不作處理。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未繳納養(yǎng)老保險的經濟補償的請求,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圍。原告主張月平均工資10000元、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2日被告拖欠其工資60000元,被告提出異議,原告提供的銀行流水,被告未認可,原告應提供工資標準、已發(fā)工資等證明被告拖欠工資的基本證據,現其不能提供證據證明其主張的事實,應承擔不利后果;且原告對被告提供的銀行賬戶交易明細等證據中的實發(fā)數額認可,被告提供的員工手冊上有原告的簽名,結合被告提供的考勤表、工資表、銀行賬戶明細、離職聲明等證據及雙方在庭審中陳述,可以證明雙方履行勞動合同期間以翻考勤牌的方法記錄考勤、按照出勤情況計算工資、存在預發(fā)工資情況、在發(fā)放工資時對預發(fā)部分相應扣減的工資發(fā)放方式,被告已向原告發(fā)放工資,至辦理離職手續(xù)時雙方不存在勞動爭議等事實,故對原告主張的被告拖欠其工資的事實,本院不予認定,其相應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自2014年11月14日至2017年2月12日未休年休假工資9195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被告提供的考勤表、工資表、銀行賬戶明細等證據能證明2016、2017年度原告已休年休假且休假期間工資照發(fā)之事實,原告雖未認可但未提供反駁證據,對原告的相應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要求被告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被告提供的離職聲明中有“原告系個人原因離職”的內容,且原告未提供證據證明其離職系因被告拖欠工資、未繳納社會保險,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的情形,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經濟補償金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對原告的相應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張的一次性失業(yè)補助,原告在仲裁申請時已撤銷,主張的一次性失業(yè)補助未經過勞動仲裁前置程序,故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的范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袁應得與被告河北航天振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于2014年11月14日至2017年3月1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二、駁回原告袁應得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5元,由被告河北航天振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靜宜
書記員:張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