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某某
陳家麒(湖北大冶羅橋法律服務所)
歐陽才巧
張某某
張云(湖北鳴伸律師事務所)
李波(湖北鳴伸律師事務所)
原告袁某某,居民。
委托代理人陳家麒,大冶市羅橋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被告歐陽才巧,農民。
被告張某某,農民,系被告歐陽才巧之妻。
二
被告
委托代理人張云、李波,湖北鳴伸律師事務所律師。
代理權限:一般授權。
原告袁某某與被告歐陽才巧、張某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0月2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袁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陳家麒、被告歐陽才巧及被告歐陽才巧、張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張云、李波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袁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迅速償還借款人民幣本息126629元(因被告歐陽才巧于2016年12月9日償還2.78萬元,差欠本金作相應扣減);2、請求判令被告以154429元為基數(shù),承擔自2014年2月16日起按月利率2%計算至2016年12月9日止的借款利息,此后承擔的利息以本金126629元按月利率2%計算至息隨本清之日止;3、請求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事實和理由:2012年12月至2013年元月間,被告歐陽才巧因生意缺乏資金周轉,先后四次以大冶市萬泰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泰公司)的名義向原告借款共計36萬元,并向原告出具了借條。
2014年2月16日經雙方結算,原告應付被告歐陽才巧三筆貨款共計24.89萬元,扣減原告已預付的36萬元,二者相抵后被告歐陽才巧差欠原告借款11.11萬元,依公司自四筆轉賬之日起分段計算至2014年2月16日止的利息合計為43329元,兩項合計154429元,被告歐陽才巧再次向原告出具了差欠借款154429元的欠條一份,并約定逾期付款月利率為3%。
后經原告多次催討,被告歐陽才巧僅于2016年12月9日償還了借款2.78萬元,其余款項至今分文未還。
故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歐陽才巧、張某某辯稱,1、本案的法律關系并非民間借貸關系,而是買賣合同關系;我方認可萬泰公司向歐陽才巧支付預付貨款36萬元的事實;歐陽才巧收取萬泰公司預付的貨款36萬元后,一直在向該公司提供貨物,截止至2014年2月16日經雙方結算歐陽才巧累計向該公司提供貨物結算款為24.89萬元,至此歐陽才巧差欠該公司預付款11.11萬元屬實;依結算單提示歐陽才巧供應的價值2.78萬元的礦產品進廠日期為2014年5月3日,原告在變更訴求時已說明該筆款項應扣除本金,剩余應付本息為126629元,計算逾期付款利息應按本金數(shù)額自2014年5月3日起計算;因本案系買賣合同關系,逾期付款利息應當參照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24條第4款之規(guī)定來處理;2、在歐陽才巧于2014年2月16日出具欠條前,袁某某多次安排人員到對其進行威脅、逼迫還錢;不過欠條中載明的所欠對方金額及向原告袁某某出具欠條系其自愿書寫的,但是后期逾期付款利率3%系對方逼迫所書寫的;3、本案中,歐陽才巧實際系與萬泰公司發(fā)生礦產品買賣合同關系,并未與原告袁某某發(fā)生任何業(yè)務來往,袁某某只是萬泰公司業(yè)務的經辦人;關于原告提出本案系債權轉移的問題:(1)、原告已自認袁某某系萬泰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并且欠條是在萬泰公司簽訂的,這兩點事實已經經原告承認,由此可以認定袁某某是代表公司所為;(2)、從債權轉移的合法性審查來說,結合本案來看,債權轉移的前提應當是歐陽才巧差欠萬泰公司款項,同時萬泰公司差欠袁某某個人款項,只有這一前提成立才能進行債權轉移,但本案目前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存在以上事實;退一步來講,倘若不存在這一前提,萬泰公司是不能隨意將債權轉移給個人的,否則必然會出現(xiàn)偷稅漏稅的情形,那么根據(jù)合同法第52條的相關規(guī)定,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是無效的;故袁某某不是本案的適格主體;4、關于欠條合法性的問題,存在三個問題:(1)、原告提供的欠條在庭審中已經證實他記載的內容不屬實,是虛假的;(2)、基于原告提到的債權轉移合法性的問題,我方認為欠條也是不合法的,應當認定無效;(3)、根據(jù)歐陽才巧的陳述,出具欠條的過程中,袁某某一方存在脅迫的情形,亦應當認定為無效;5、因庭審中已經查明歐陽才巧差欠萬泰公司的款項是應退貨款,并未用于其與張某某之間的夫妻共同生活經營,不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故張某某不應承擔本案民事責任。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交換和質證。
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依據(jù)證據(jù)規(guī)則的相關規(guī)定綜合評判,認定如下事實:
2012年12月14日至2013年元月22日,萬泰公司先后四次向被告歐陽才巧預付礦石款共計36萬元。
2014年2月16日經雙方結算,萬泰公司應付被告歐陽才巧三筆貨款共計24.89萬元,扣減原已預付的36萬元,二者相抵后被告歐陽才巧仍差欠預付款11.11萬元,依該公司自四筆轉賬之日起按雙方約定分段計算至2014年2月16日止的利息合計為43329元,兩項合計為154429元,據(jù)此被告歐陽才巧向原告袁某某出具了差欠154429元的欠條一份,并約定逾期付款月利率為3%。
后被告歐陽才巧于2014年5月3日向原告袁某某供應了價值2.78萬元的礦產品,經雙方確認于2016年12月9日折抵被告歐陽才巧差欠的預付款本金2.78萬元。
后經原告多次催討未果,故而成訟。
同時查明,被告歐陽才巧與被告張某某系夫妻關系。
本院認為,萬泰公司雖未與被告歐陽才巧簽訂書面的礦產品買賣合同,但在實際交易中雙方已形成事實的礦產品買賣合同關系。
2014年2月16日,經被告歐陽才巧與萬泰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即原告袁某某結算,被告歐陽才巧對差欠預付款11.11萬元及前期利息43329元均無異議,并向原告袁某某出具了差欠借款本息154429元的欠條一份,應予認定。
訴訟中,被告歐陽才巧亦認可原告袁某某系萬泰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其在向原告袁某某出具欠條時已實際認可萬泰公司將此筆債權轉移至原告袁某某,庭審中只是辯稱對后期付款利率存在異議;由此,二被告提出的該欠條無效及債權轉移不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意見因與客觀事實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符,本院均不予采納。
扣減被告歐陽才巧于2014年5月3日抵償預付款2.78萬元,現(xiàn)原告袁某某要求被告歐陽才巧償還預付款8.33萬元及承擔前期利息43329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同時雙方約定了逾期付款利息,亦應支持;但對雙方約定的超出法律規(guī)定的部分利息本院不予支持。
訴訟中,被告歐陽才巧并未提供證據(jù)證實其系受脅迫而向原告袁某某出具欠條,本院對此辯解意見不予采信。
上述債務發(fā)生在二被告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屬夫妻共同債務,二被告應當共同償還;被告并未提供證據(jù)證實此筆系被告歐陽才巧個人專屬債務,故原告袁某某要求二被告共同償還本案債務的訴訟請求正當合法,應予支持。
據(jù)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九條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三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歐陽才巧、張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付清差欠原告袁某某的預付貨款8.33萬元,承擔前期逾期付款利息43329元(已按雙方約定計算至2014年2月16日止),合計126629元;并自2014年2月17日起以其實際欠款金額(自2014年5月3日起由本金11.11萬元調整為8.33萬元)按照月利率2%向原告支付逾期付款利息至貨款還清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袁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訴訟費用3410元,由被告歐陽才巧、張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自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3410元,單位全稱:湖北省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
開戶行: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黃石分行團城山支行,帳號:17×××18。
上訴人在上訴期限屆滿后七日內仍未交納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萬泰公司雖未與被告歐陽才巧簽訂書面的礦產品買賣合同,但在實際交易中雙方已形成事實的礦產品買賣合同關系。
2014年2月16日,經被告歐陽才巧與萬泰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即原告袁某某結算,被告歐陽才巧對差欠預付款11.11萬元及前期利息43329元均無異議,并向原告袁某某出具了差欠借款本息154429元的欠條一份,應予認定。
訴訟中,被告歐陽才巧亦認可原告袁某某系萬泰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其在向原告袁某某出具欠條時已實際認可萬泰公司將此筆債權轉移至原告袁某某,庭審中只是辯稱對后期付款利率存在異議;由此,二被告提出的該欠條無效及債權轉移不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意見因與客觀事實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符,本院均不予采納。
扣減被告歐陽才巧于2014年5月3日抵償預付款2.78萬元,現(xiàn)原告袁某某要求被告歐陽才巧償還預付款8.33萬元及承擔前期利息43329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同時雙方約定了逾期付款利息,亦應支持;但對雙方約定的超出法律規(guī)定的部分利息本院不予支持。
訴訟中,被告歐陽才巧并未提供證據(jù)證實其系受脅迫而向原告袁某某出具欠條,本院對此辯解意見不予采信。
上述債務發(fā)生在二被告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屬夫妻共同債務,二被告應當共同償還;被告并未提供證據(jù)證實此筆系被告歐陽才巧個人專屬債務,故原告袁某某要求二被告共同償還本案債務的訴訟請求正當合法,應予支持。
據(jù)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九條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三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歐陽才巧、張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付清差欠原告袁某某的預付貨款8.33萬元,承擔前期逾期付款利息43329元(已按雙方約定計算至2014年2月16日止),合計126629元;并自2014年2月17日起以其實際欠款金額(自2014年5月3日起由本金11.11萬元調整為8.33萬元)按照月利率2%向原告支付逾期付款利息至貨款還清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袁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訴訟費用3410元,由被告歐陽才巧、張某某負擔。
審判長:張炳銳
書記員:葉夢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