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衡水通某橋閘工程橡膠有限公司。住所地:衡水市。
法定代表人:張俊田,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于文杰,河北維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南京市。
法定代表人:鄒兆杰,總經(jīng)理。
原告衡水通某橋閘工程橡膠有限公司訴被告太平洋建設有限公司定作合同糾紛一案,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于2016年2月23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游祥禎適用簡易程序,于2016年3月16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衡水通某橋閘工程橡膠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于文杰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經(jīng)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進行了審理,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經(jīng)審理查明:2012年5月28日,原告衡水通某橋閘工程橡膠有限公司同被告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太平洋建設集團匯遼路項目部簽訂加工定作合同一份,由原告為其加工定做生產(chǎn)橡膠支座、盆式橡膠支座、伸縮縫,合同總計價款130508元。合同約定合同簽訂時支付預付款30%,余款貨到一次性付清。原告將定作物送到被告指定的地點,但被告支付20000元后,至今尚欠價款110508元未支付。被告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太平洋建設集團匯遼路項目部于2014年7月1日出具的說明對貨款110508元予以確認。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以及開庭筆錄在卷為證。
本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原告衡水通某橋閘工程橡膠有限公司與被告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太平洋建設集團匯遼路項目部簽訂的“加工定作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為有效合同。被告項目部收到原告加工的定作物后未按約支付貨款已構(gòu)成違約,理應承擔違約責任。被告項目部不具有法人資格,對外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其對原告所負債務,被告作為該項目部的主管單位,理應承擔民事責任,因此原告衡水通某橋閘工程橡膠有限公司要求被告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給付剩余貨款110508元的請求,合理合法,應予支持。因被告項目部未按合同約定期限付款,給原告造成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缺席判決如下:
被告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于本判決書生效后五日內(nèi)給付原告衡水通某橋閘工程橡膠有限公司剩余貨款110508元及經(jīng)濟損失(自2014年11月1日起,以110508元為基數(shù),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為標準計算至被告實際給付之日止)。
案件受理費3094元減半收取1547元,由被告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負擔。
如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游祥禎
書記員:王麗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