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衡水市桃城區(qū)彭某某仲某村民委員會,住所地:衡水市桃城區(qū)彭某某仲某村。負責人:李金泉,該村村務工作小組組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司立田,該村黨支部書記。委托訴訟代理人:許青行,河北維平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曹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xiàn)住衡水市桃城區(q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曹迎春,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衡水市桃城區(qū),曹某某之子。委托訴訟代理人:馬鐵成,衡水市金盾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仲某村村委會上訴請求:1、依法撤銷一審判決;2、依法改判支持我村委會的訴訟請求:確認曹某某、曹迎春的承包行為無效;判令曹某某、曹迎春賠償我村委會經(jīng)濟損失128600元;判令曹某某、曹迎春退還已領取的土地補償費4800元;3、判決本案訴訟費用由曹某某、曹迎春負擔。事實和理由:一、一審判決認定我村委會主張合同無效錯誤。1、我村委會主張的曹某某、曹迎春承包行為無效。雖然雙沒有簽到過承包合同,但承包關系是存在的,故我方請求確認承包行為無效。2、我村委會的訴訟請求是明確的,一審法院錯誤地理解了我村委會的真實意思。一審法院已否認了案涉《合同協(xié)議》,你們就應該對承包行為的合法性作出判斷。二、一審判決認定以“二被告已經(jīng)返還土地,雙方存在承包合同關系已無事實可能性”進而駁回我村委會的訴求是錯誤的。土地雖已返還,但其承包行為帶來的經(jīng)濟損失并未終結,該問題亦屬于法院審理范圍。三、一審法院認定“本案所訴土地雖屬原告村集體所有,但原屬荒地,原告亦未出具證據(jù)證明本案所訴土地原屬他人合法承包或納入村集體統(tǒng)籌承包地范圍,現(xiàn)原告主張被告賠償耕種土地損失,無相關法律法規(guī)依據(jù)”是錯誤的。四、一審判決未對曹某某、曹迎春承包我村委會集體土地行為性質(zhì)作出認定。五、一審法院認定我村委會要求歸還4800元的土地補償款,未出具證據(jù)予以證明是錯誤的。綜述,一審法院已經(jīng)查明,曹某某、曹迎春未按法律規(guī)定程序承包案涉土地長達十年半時間,雙方的承包關系是事實,但應當確認承包行為無效,其應當賠償我村委會經(jīng)濟損失,退還領取的土地補償費。被上訴人曹某某辯稱:仲某村村委會所述不是事實,不符合一隊的現(xiàn)實。承包地是一隊的承包地,開的村民會,對承包地形成合同協(xié)議,一共152口人,每人80元,當場就分下去了,剩余的錢用于小隊的農(nóng)田水利建設了。承包地是大小隊干部去量的,證明人有支部事書記張書星,民兵連長李書浩,一隊隊長曹福卷,這三個丈量的,丈量之前這地中間是河。等了三天沒有人承包,我才承包的。我用大型推土機平整了兩三天的時間,推土花了3500多元。當時量地的時候量的是能種的地,這個地是我開荒開出來的,土地增加了。2000年1月建的仲某村黨支部,4月份建村委會,公章是使用到2009年4月份,之后作廢的。被上訴人曹迎春辯稱:一審判決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仲某村村委會的上訴理由無理,應予駁回上訴請求,維持一審判決。上訴人仲某村村委會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要求判令確認曹某某、曹迎春承包行為無效。2、判令曹某某、曹迎春向我村委會賠償耕種土地的損失128600元。3、判令曹某某、曹迎春退還領取的各種土地補償款4800元。事實與理由:2006年3月份,時任我村黨支部書記的曹某某和其子曹迎春承包了我村一隊河邊地18.8畝,2014年12月份,因擴挖東風渠南三支渠占用其中2畝地,剩16.8畝。到2016年10月份,耕種時間十年零半年。曹某某、曹迎春耕種以上土地未履行任何法律程序,其承包行為無效。曹某某、曹迎春未繳納過任何費用,應賠償因耕種給我村委會造成的損失。另所征收的2畝地,曹某某、曹迎春領取補償金4800元,因曹某某、曹迎春無權領取,故要求二人退還。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本案所訴土地初為荒地,1990年3月份,本村村民李存貞和曹書忙在此開荒種地,二人共計18.8畝(土地四至雙方當事人無異議)。2006年3月份,時任仲某村黨支部書記的曹某某開始耕種本案所訴土地。曹某某就本案所訴土地向仲某村村委會出具合同協(xié)議一份,列明簽訂日期為2006年3月27日,其對本案所訴土地承包期限自2006年3月27日至2016年10月。因仲某村村委會已舉證主張該協(xié)議簽章為村委會舊章,依簽訂時間公章已作廢,曹某某亦未出具其他證據(jù)對該協(xié)議簽章有效性予以證明,本院對該協(xié)議不予采信。2014年12月份,因擴挖東風渠南三支渠占用本案所訴土地其中2畝,剩16.8畝。2016年10月,曹某某、曹迎春將本案所訴土地退還仲某村村委會。一審法院認為:仲某村村委會主張曹某某、曹迎春對本案所訴土地的承包行為無效,應以雙方真實存在承包合同為前提?,F(xiàn)曹某某出具承包協(xié)議,仲某村村委會不予認可,即仲某村村委會不承認雙方先前存在承包合同關系,已自認喪失主張合同無效之前提,另曹某某、曹迎春已返還土地,雙方存在承包合同關系已無事實可能性,現(xiàn)仲某村村委會主張承包行為無效,本院不予支持。本案所訴土地雖屬仲某村村集體所有,但原屬荒地,仲某村村委會亦未出具證據(jù)證明本案所訴土地原屬他人合法承包或納入村集體統(tǒng)籌承包地范圍,現(xiàn)仲某村村委會主張曹某某、曹迎春賠償耕種土地損失,無相關法律法規(guī)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仲某村村委會以其為本案所訴土地所有人為由,主張曹某某、曹迎春應歸還2014年12月份擴挖河渠征用土地賠償款4800元,未出具證據(jù)予以證明,故本院不予支持。據(jù)此,遂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衡水市桃城區(qū)彭某某仲某村民委員會的訴訟請求。二審查明事實與一審查明事實一致。
上訴人衡水市桃城區(qū)彭某某仲某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仲某村村委會)因與被上訴人曹某某、曹迎春農(nóng)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人民法院(2017)冀1102民初265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0月10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仲某村村委會委托的訴訟代理人司立田、許青行,被上訴人曹某某,被上訴人曹迎春委托的訴訟代理人馬鐵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關于仲某村村委會所主張經(jīng)濟損失128600元問題。農(nóng)村土地所有權分為兩種:一種屬于全體村民所有,由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或村委會管理、經(jīng)營;一種屬于村民小組集體所有,由村民小組經(jīng)營、管理,在發(fā)包時,由村民小組作為發(fā)包方,承包給村民經(jīng)營。本案中,曹某某、曹迎春所提交的承包合同雖然無效,但,但二人耕種案涉土地是事實,曹某某主張案涉土地屬于其所在的村民小組,本案證據(jù)亦顯示曹某某曾向交納過部分承包費用,該費用亦是在村民小組范圍內(nèi)進行的分配?,F(xiàn)仲某村村委會無證據(jù)證實其對案涉土地享有所有權,且仲某村村委會所主張經(jīng)濟損失128600元系經(jīng)村民代表會導論得來,以此方式確定損失數(shù)額無事實與法律依據(jù)。據(jù)此,仲某村村委會要求曹某某、曹迎春賠償經(jīng)濟損失128600元證據(jù)不足,依法不應支持。關于仲某村村委會所主張土地補償款等共計4800元問題。該款中含占地兩畝的承包地損失費1600元,其余為青苗補償費?,F(xiàn)因前述原因,案涉土地的權屬不明,承包地損失費的具體補償項目亦不明確,故該費用應否退還可在區(qū)分土地權屬后另行解決;至于青苗補償費,無論曹某某、曹迎春的承包行為是否合法,其基本的財產(chǎn)權利均應受到保護,本案中因工程施工造成曹某某、曹迎春所種植小麥損失,其得到適當經(jīng)濟補償合理合法,仲某村村委會要求曹某某、曹迎春退還該補償款與法、理不合,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上訴人仲某村村委會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判決結果并無不當,依法應予維持。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2968元,由上訴人衡水市桃城區(qū)彭某某仲某村民委員會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付圣云
審判員 王江豐
審判員 關信娜
書記員:孫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