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一審被告):大連飛宇吊裝服務有限公司。住所地: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qū)智仁街合力巷7號。
法定代表人:姜威,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劉雯,遼寧海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原告):蚌埠市經緯船務有限公司。住所地:安徽省蚌埠市阿爾卡迪亞藍天城17棟1單元301室。
法定代表人:王云,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彭證之,湖北證本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大連飛宇吊裝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宇公司)因與被上訴人蚌埠市經緯船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經緯公司)定期租船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武漢海事法院(2015)武海法商字第0000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5年6月9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9月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飛宇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劉雯,被上訴人經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彭證之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緯公司訴稱,經緯公司與飛宇公司分別于2012年5月9日和5月14日簽訂船舶租賃合同及補充協議,約定:經緯公司將其所屬“海瑞1號”輪出租給飛宇公司使用,租期一年,租金按照人民幣(以下均為人民幣)30萬元/月計算,交船地點為海南三亞亞龍灣。上述合同簽訂后,經緯公司依約將“海瑞1號”輪交付給飛宇公司使用,但飛宇公司未依約及時向經緯公司支付租金,并擅自單方解除船舶租賃合同,導致經緯公司發(fā)生租金、燃油費、停工費、人員工資和交通費損失。同時,因飛宇公司在租賃該輪過程中的不當使用,致“海瑞1號”輪受損,經緯公司額外支付該輪的維修費用。為此,經緯公司請求判令飛宇公司向其支付拖欠的租金、“海瑞1號”輪往返三亞的燃油費和船舶修理費127萬元,并負擔本案訴訟費用和保全申請費用。一審第一次庭審時,經緯公司當庭變更訴訟請求,請求判令飛宇公司支付拖欠的租金60萬元、“海瑞1號”輪從海南三亞港返回江蘇鎮(zhèn)江港的燃油費258500元和船舶修理費21300元,共計1071500元,并負擔本案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審理查明:2012年5月9日,經緯公司和飛宇公司簽訂船舶租賃合同,約定:經緯公司將“海瑞1號”輪出租給飛宇公司進行碼頭施工;飛宇公司使用船舶造成該輪船體及船上設備損壞的,應當在退租時負責恢復原狀或賠償;經緯公司在船舶修復期間有權照收租金;因經緯公司駕駛船舶造成該輪損害(船長指揮不當造成),由其自行負擔;船舶租賃期間應當24小時待命,無條件服從飛宇公司的指揮,否則經緯公司應當承擔由此導致的誤工損失;因氣候(大風、雨、霧)等原因導致的滯船均包括在租期內,但因機器故障或船長責任導致的誤工,如誤工時間在48小時內,經緯公司有權照收租金,誤工時間超過48小時的,由飛宇公司通知經緯公司退還已收租金;租期一年,起租時間視現場情況而定;到期如飛宇公司繼續(xù)使用或停用應提前25天通知經緯公司,否則經緯公司依約收取租金或按照合同期限將船舶調回,另行安排任務;租金30萬元/月,發(fā)船之前預付15萬元,租金按月結算,按月租用,不足一月按照一月計費,超出部分按日計收。飛宇公司應當在每月5日支付租金;飛宇公司負責燃油,但經緯公司應當提前通知加油,否則經緯公司應當承擔由此造成的誤工損失;飛宇公司租用該輪裝載履帶吊和水泥塊;經緯公司和飛宇公司應當在海南三亞亞龍灣交接船舶。經緯公司和飛宇公司還約定了其他事項。
同月14日,經緯公司和飛宇公司達成如下補充協議:經緯公司提供“海瑞1號”輪和船長、水手各一名;因船員、機械及海事等其他各種原因造成無法施工或停工的,均與經緯公司無關,全部由飛宇公司承擔;起租時間為2012年6月1日,經緯公司應當在該日期前抵達飛宇公司指定的現場;租金30萬元/月,最后不足一月按照一個月收取租金。經緯公司和飛宇公司還約定了其他事項。
合同簽訂后,飛宇公司依約于2012年5月15日向經緯公司預付租金20萬元,6月1日,經緯公司和飛宇公司在海南三亞亞龍灣交接船舶并開始履行合同。2012年11月26日至2013年1月9日,飛宇公司承擔的施工合同項下工程停工。飛宇公司遂拖欠該段租期的租金不付。在經緯公司催促下,飛宇公司于2013年1月5日向經緯公司支付了2012年11月份的全部租金,但尚欠2012年12月份和2013年1月份的租金未付。為此,經緯公司于2013年1月17日單方指示“海瑞1號”輪船長暫停作業(yè)服務。同月18日,經緯公司通知飛宇公司,自2013年1月18日起,經緯公司將暫停施工作業(yè),直到飛宇公司依約付清停工期間的全部租金為止,并稱只有在飛宇公司先行預付后續(xù)租金的條件下,經緯公司才會指示“海瑞1號”輪按照飛宇公司的要求施工。同月22日,飛宇公司稱因經緯公司無故停工,延誤了工期,要求經緯公司繼續(xù)履行船舶租賃合同以及補充協議并賠償損失。次日,經緯公司以飛宇公司拖欠租金60萬元為由,向其主張先履行抗辯權,表示在飛宇公司付清租金60萬元以前,其有權拒絕履行船舶租賃合同約定的義務。同時,經緯公司要求飛宇公司在2013年2月1日前付清租金60萬元,否則將解除涉案船舶租賃合同。2013年1月24日,飛宇公司單方解除了其與經緯公司簽訂的船舶租賃合同及補充協議。
飛宇公司在涉案船舶租賃期間,共向經緯公司支付租金174萬元,尚欠66萬元未付。
一審法院另查明,經緯公司系“海瑞1號”輪登記所有人。“海瑞1號”輪的空載排水量為1136.7噸,航區(qū)為A1+A2沿海。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系定期船舶租用合同糾紛。結合“海瑞1號”輪的空載排水量和航區(qū),該輪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三條所稱的船舶。涉案船舶租賃合同系作為船舶出租人的經緯公司向作為承租人的飛宇公司提供約定的由其配備船員的船舶,由飛宇公司在約定期間內按照約定用途使用,并支付租金的合同,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一百二十九條所稱的定期租船合同。經緯公司、飛宇公司因定期租船合同的履行發(fā)生糾紛,應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進行調整。經緯公司、飛宇公司簽訂的船舶租賃合同及補充協議均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對雙方當事人均有法律約束力,雙方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的合同義務。
飛宇公司自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1月24日租用經緯公司所屬“海瑞1號”輪,共計七個月零二十四天。根據雙方補充協議中“租金每月30萬元,最后不足一月按一個月計費”的約定,經緯公司有權按照8個月的時間向飛宇公司計收租金,共計240萬元。
飛宇公司共應向經緯公司支付租金240萬元,已付174萬元,尚欠經緯公司66萬元未付,其行為已構成違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賠償損失的違約責任。但經緯公司僅向飛宇公司主張租金60萬元,剩余租金6萬元視為放棄,一審法院對經緯公司的此項訴訟請求予以保護。飛宇公司主張其僅拖欠經緯公司租金36萬元未付,缺乏事實根據,一審法院不予支持。飛宇公司還主張其有權從欠付租金中扣除燃油費、設備使用費和人工費,但并未提交證據證明相應費用的具體金額,同時該項抗辯也缺乏合同依據和法律根據,一審法院不予采信。
經緯公司向飛宇公司主張“海瑞1號”輪的修理費,但未舉證證明船舶修理系飛宇公司使用不當所致,經緯公司的該項訴訟請求,一審法院不予支持。
綜上,一審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一百四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飛宇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一次性向經緯公司支付船舶租金60萬元;(二)駁回經緯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15402元,因經緯公司變更訴訟請求,一審法院依法退還經緯公司訴訟費958元,收取14444元,由經緯公司負擔6356元,飛宇公司負擔8088元(與上述賠款一并支付給經緯公司)。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有三:(一)是否應該扣除涉案船舶2012年11月13日至18日的租金;(二)能否確定涉案船舶2012年5月16日至26日進行修理的事實;(三)飛宇公司欠付租金的具體數額。分析如下:
(一)是否應該扣除涉案船舶2012年11月13日至18日的租金
一審中,飛宇公司提交的工作日志載明2012年11月13日至18日,涉案船舶進行了維修。該記錄與證人張某提供的證人證言基本一致,應當予以認定。一審判決書在對該工作日志進行認證時,也對該事實予以了確認,經緯公司并未就此提出上訴。
依照雙方合同約定,誤工時間超過48小時的,由飛宇公司通知經緯公司退還已收租金。因此,在飛宇公司于2013年1月5日向經緯公司支付了2012年11月份的全部租金之前提下,飛宇公司有權通知經緯公司退還已收租金。2014年8月21日本案一審庭審中,飛宇公司將工作日志作為證據提交,并明確主張相應的停工時間,可以視作通知經緯公司退還已收租金。
由于期間誤工時間超過48小時,依照雙方合同約定,飛宇公司有權主張經緯公司退還該部分已收租金,即1萬元/天*6天=6萬元。
(二)能否確定涉案船舶2012年5月16日至26日進行修理的事實
飛宇公司上訴主張根據工作日志的記載,確認涉案船舶于2012年6月16日至26日進行修理的事實。
本院認為,工作日志系飛宇公司單方制作,相當于當事人本人陳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六條:“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只有本人陳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關證據的,其主張不予支持。”工作日志上記載的2012年11月26日至2013年1月9日涉案船舶停工的事實能夠與經緯公司于2013年1月18日向飛宇公司出具的通知函相互印證;2012年11月13日至18日涉案船舶維修的事實,與證人張某提供的證人證言基本一致,故可以就相關事實作出認定。但涉案船舶2012年6月16日至26日進行修理的記載,由于缺乏其他證據予以佐證,故不能予以認定。
另一方面,查閱該工作日志可知,涉案船舶在2012年6月16日至26日的運行情況并無直接記錄,只是在工作日志背面的誤工記錄中單獨提及,并且該項記錄的前后兩頁均為2013年的誤工記錄,缺乏時間先后順序,明顯與常理不符,因此亦不足為信。故該工作日志不能作為認定涉案船舶于2012年6月16日至26日進行了修理的依據。
(三)飛宇公司欠付租金的具體數額
首先,經緯公司指示涉案船舶暫停作業(yè)的行為不構成預期違約。經緯公司于2013年1月17日單方指示涉案船舶暫停作業(yè)服務后,次日即通知飛宇公司,其將暫停施工作業(yè),直到飛宇公司依約付清停工期間的全部租金為止。依據雙方于2012年5月9日簽訂的船舶租賃合同約定,飛宇公司應當在每月5日支付租金。然而,飛宇公司于2013年1月5日向經緯公司支付了2012年11月份的租金后,尚欠2012年12月份和2013年1月份的租金未付。經緯公司指示涉案船舶暫停作業(yè)的目的是敦促飛宇公司支付租金,而非違約?!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guī)定:“承租人無正當理由未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北景钢?,2012年11月26日至2013年1月9日,飛宇公司承擔的施工合同項下工程停工后,飛宇公司遂拖欠該段租期的租金不付,經緯公司催促后,及至2013年1月18日,飛宇公司仍然拖欠2012年12月和2013年1月的租金,經緯公司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并不構成預期違約。因此,飛宇公司上訴稱涉案船舶暫停作業(yè)構成預期違約,故不能按照補充協議約定,最后不足一月按照一個月收取租金的主張不能成立。
其次,雙方簽訂的補充協議第四條約定:“租金每月30萬元,最后不足一個月按一個月收費?!鄙姘复白?012年6月1日起租,至2013年1月24日,共租用七個月零二十四天。經緯公司有權依據合同約定按八個月的時間計收租金。因此,飛宇公司共應向經緯公司支付租金240萬元,已付174萬元,尚欠經緯公司66萬元未付,扣除2012年11月13日至18日涉案船舶維修期間,飛宇公司有權主張經緯公司退還的已收租金6萬元,一審判決飛宇公司向經緯公司支付租金60萬正確。
此外,飛宇公司主張應當在租金中扣除燃油、設備及人工等費用,但并未提供具體的計算標準和依據,依法不能得到支持。
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實體處理并無不當。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088元,由大連飛宇吊裝服務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蘇 江 代理審判員 胡正偉 代理審判員 曾 誠
書記員:程建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