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薛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景縣。委托代理人:主炳坤,河北志安邦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賈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人,現(xiàn)住本村。委托代理人:靳云云,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人,現(xiàn)住。系賈某某之妻。
原告訴稱:2018年3月1日20時39分,原告薛某某駕駛冀T×××××號小型轎車沿寧武線由東向西行駛至寧武線85公里加900米處時,與沿紫塔至寧武路的鄉(xiāng)間公路由南向北向左轉彎駛入寧武線的被告賈某某駕駛的無號牌重型平板半掛車相撞,造成車輛損壞,原告受傷的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被告賈某某駕車逃逸,武邑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經過現(xiàn)場勘驗作出冀公交認字【2018】第00021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賈某某駕駛機動車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條、第十九條、第七十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原告薛某某無責任。事故造成原告受傷嚴重,車輛損壞嚴重。因本次事故造成原告薛某某受傷、車輛損壞,現(xiàn)原告要求被告賠償因交通事故造成的醫(yī)療費40645.41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800元、車輛損失費80311元、車損評估費4800元、施救費2000元共計129556.41元。其他經濟損失再另行主張。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被告賈某某及代理人辯稱: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認可。交警隊當時說簽字就沒事了。根據當事人的訴辯意見,確定本案的爭議焦點為:原告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本次訴訟合理合法損失項目、數額如何確定以及要求被告方賠償的依據。圍繞爭議焦點,原告陳述同訴狀及變更內容一致。因本次事故造成原告薛某某受傷,在武邑縣中醫(yī)醫(yī)院檢查產生門診費用1836.93元,因傷情嚴重轉往衡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18天,產生住院費用38246.58元,門診費用643.9元,因此,要求賠償的第一項損失為醫(yī)療費40727.41元,要求賠償的第二項損失為住院伙食補助費,原告在衡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18天,住院伙食補助費參照河北省省直機關工作人員差旅費標準每天100元計算為1800元,要求賠償的第三項損失為車輛損失費,原告駕駛的冀T×××××號小型轎車在事故中損壞,經貴院委托信德保險公估有限公司公估車輛損失費80311元,要求賠償的第四項損失為公估費,原告為進行車損公估向公估公司支付公估費4800元,要求賠償的第五項損失為施救費,原告駕駛的車輛因事故損壞嚴重無法行駛,為處理事故車輛支付施救費2000元,以上損失總計129638.41元。對于原告的上述經濟損失,因被告賈某某駕駛的車輛沒有投保保險,而且其在事故中承擔全部責任,故對于原告的上述損失應當全部由被告賈某某賠償。上述損失不包括原告因事故造成的誤工費、護理費、后續(xù)治療費、交通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費用,待原告鑒定完畢后再另行主張。以上事實向法庭提交證據:證據一、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證明交通事故發(fā)生的基本事實及認定的責任情況。證據二、武邑縣中醫(yī)醫(yī)院門診收費收據2張。證據三、衡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住院收費票據1張、門診收費收據8張。證據四、衡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診斷證明書1份。證據五、衡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病人費用清單一份。證據六、衡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住院病歷一份,證據二到六證明原告因交通事故受到的傷情、用藥的項目數量和金額、住院天數等治療過程情況。證據七、冀T×××××號小型轎車行駛證一份。證據八、薛效財證明一份,證據七、八證明冀T×××××號小型轎車登記在原告薛某某父親薛效財名下,薛效財將該車輛贈與給薛某某,薛某某系該車輛的實際所有人。證據九、公估報告書一份。證據十、公估費發(fā)票一張,證據九、十證明原告所有的小型轎車在事故中損壞,經保險公估公司公估車輛損失為80311元,原告為進行車損公估支付公估費4800元。證據十一、施救費發(fā)票一張,證明原告駕駛的車輛因事故損壞嚴重無法行駛,為處理事故車輛支付施救費2000元。損失計算:一、醫(yī)療費40727.41元。原告薛某某事故發(fā)生后在武邑縣中醫(yī)醫(yī)院檢查產生門診費用1836.93元,因傷情嚴重轉往衡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18天,產生住院費用38246.58元,門診費用643.9元,以上總計40727.41元。二、住院伙食補助費1800元。原告住院18天,住院伙食補助費參照河北省省直機關工作人員差旅費標準每天100元計算為1800元。三、車輛損失費80311元。四、車損公估費4800元。原告所有的小型轎車在事故中損壞,經保險公估公司公估車輛損失為80311元,原告為進行車損公估支付公估費4800元。五、施救費2000元。原告駕駛的車輛因事故損壞嚴重無法行駛,為處理事故車輛支付施救費2000元。以上總計:129638.41元對于原告的上述經濟損失,因被告賈某某駕駛的車輛沒有投保保險,而且其在事故中承擔全部責任,故對于原告的上述損失應當全部由被告賈某某賠償。被告賈某某及代理人對原告提供上述證據的質證意見是:對事故認定書有意見,賈某某逃逸不認可。這個車到底是薛效財的還是薛某某的?當時薛某某開車時有駕駛證嗎?病歷是復印件不認可。沒有證據向法庭提交。對于本院依法調取的本案交通事故交警卷宗,原告代理人質證認為:對上述交警卷宗沒異議,該卷宗中顯示原告有C1證,與準駕車型相符。另,根據2018年4月12日武邑交警隊對賈某某的詢問筆錄記載賈某某收到事故認定書后對事故認定沒有異議。而且賈某某承認事故發(fā)生時因其駕駛的是一輛報廢的半掛車,其沒有駕駛半掛車的資格,在明知發(fā)生事故后沒有停車也沒有報警,在走到發(fā)生事故現(xiàn)場后本應去紫塔轉彎去了清涼店,屬于典型的逃逸。對于本院依法調取的本案交通事故交警卷宗,被告賈某某及代理人質證認為:我不認可是逃逸,交警隊當時叫我這么說的,簽字就沒事了。對交警事故卷宗不認可。本院對原告提供上述證據及本院依法調取的本案交通事故交警卷宗的認證意見是:原告提供證據二至五、九至十一內容真實合法有效,具備關聯(lián)性,被告方不持異議,以上證據應予采納。原告提供證據一被告方有異議,但是被告未提供任何證據支持自己的主張意見,而且結合本院調取的事故卷宗,能夠認定交警部門作為有處理交通事故職權的單位依照現(xiàn)場勘查,根據法律程序做出的事故認定書,該事故認定書依法應予采納。原告提供證據七、八內容真實合法有效,具備關聯(lián)性,結合本院對薛效財調查筆錄,能夠證實原告主張的事實,依法應予采納。原告提供證據六能夠證明原告在事故發(fā)生后,在醫(yī)院住院治療18天,共計已支付醫(yī)療費用40727.41元的事實,依法應予采納。綜上,確認原告薛某某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本次訴訟合理合法的損失是:醫(yī)療費40727.41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800元(18天×100元/天)、車輛損失費80311元、公估鑒定費4800元、施救費2000元共計129638.41元。本院經審理查明:2018年3月1日20時39分,原告薛某某駕駛冀T×××××號小型轎車,沿寧武線由東向西行駛,至寧武線85公里+900米處時,與沿紫塔至寧武路的鄉(xiāng)問公路由南向北向左轉彎駛入寧武線的被告賈某某駕駛的無號牌重型平板半掛車發(fā)生追尾碰撞,造成車輛損壞,原告受傷的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被告賈某某駕車逃逸。該事故經武邑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作出冀公交認字【2018】第00021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賈某某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原告薛某某無責任。原告薛某某受傷后已經住院治療18天,已經支付醫(yī)療費40645.41元;其受損的車輛經鑒定損失為80311元,支付車損評估費4800元,事故發(fā)生時因需要施救支付施救費2000元。原告主張因事故造成的誤工費、護理費、后續(xù)治療費、交通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費用,待原告鑒定完畢后再另行主張。
原告薛某某訴被告賈某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于2018年4月25日受理后,因原告申請進行車損鑒定,本案于立案當日起開始扣除審限;后于2018年7月23日起恢復計算審限。現(xiàn)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8月1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薛某某委托代理人主炳坤,被告賈某某及委托代理人靳云云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薛某某在本次交通事故中受傷以及作為冀T×××××號小型轎車的實際車主,在此次交通事故中受到財產損失,作為侵權人的賈某某依法應當賠償其損失,因其駕駛車輛未投保交強險,結合交通事故認定書中認定的事故責任,被告賈某某應當全額賠償原告的上述損失129638.41元。原告主張因事故造成的誤工費、護理費、后續(xù)治療費、交通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費用,待原告鑒定完畢后再另行主張,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賈某某賠償原告薛某某損失計129638.41元,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如屆期未履行,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948元減半收取474元,由被告賈某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劉宗楊
書記員:史秋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