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薛某好,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南省西華縣人,現(xiàn)住香河縣。
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北省香河縣人,住香河縣。
被告:馬某海,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北省香河縣人,住香河縣。
二被告委托代理人:張福印,河北正昊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薛某好訴被告王某某、馬某海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8月4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李芳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薛某好、被告王某某、被告王某某與被告馬某海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張福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6年7月22日13時許,在安頭屯鎮(zhèn)北口頭村集市附近雙安路上,被告王某某與原告薛某好因行車發(fā)生糾紛后,被告王某某對原告薛某好進行毆打,后原告薛某好追被告王某某至北口頭集市內(nèi),與被告馬某海發(fā)生口角,被被告馬某海毆打。事發(fā)后原告向香河縣公安局報案,香河縣公安局作出香公(安)行罰決字(2016)0596號、香公(安)行罰決字(2016)0595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分別對被告王某某行政拘留五日、對被告馬某海行政拘留三日。事發(fā)后原告到香河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3天,被診斷為雙耳感音神經(jīng)性耳聾、雙耳神經(jīng)性耳鳴、左面部軟組織損傷、胸部軟組織損傷、左頂部頭皮下血腫、顱腦閉合傷、頭外傷后神經(jīng)反應、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高脂血癥,共支出醫(yī)療費3838.43元。原告出院后醫(yī)囑建議休息1周。另查,事發(fā)時原告系香河銘浩出租汽車有限公司出租車司機,每月向公司繳納承租費3600元。
上述事實,有當事人陳述、香河縣公安局安頭屯派出所受案回執(zhí)、詢問筆錄、香河縣公安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病歷復印件、醫(yī)療費票據(jù)、承包運營合同、出租車服務監(jiān)督卡、道路運輸證、上崗證等證據(jù)證明,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公民的人身權受法律保護,侵害公民人身健康權,造成損害的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本案中,二被告致原告受傷,根據(jù)香河縣公安局安頭屯派出所詢問筆錄內(nèi)容,原告未能控制好情緒,未采取正確方式解決雙方糾紛,對于本次糾紛存在一定過錯,本院認為,原告因本次糾紛造成的各項損失,二被告承擔80%賠償責任,原告自行負擔20%為宜。因二被告?zhèn)χ略媸軅?,原告共支出醫(yī)療費3838.43元,提供了診斷證明、醫(yī)療費票據(jù)予以證實,二被告對證據(jù)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檢查費用中包含治療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的用藥、生化檢查以及尿常規(guī)檢查,均不屬于打架傷害方面的檢查,且原告只提交醫(yī)療費收費票據(jù),沒有處方,不能證明與本案具有關聯(lián)性。本院認為,為治療原告的傷情,醫(yī)療結構一般對原告的其他疾病一并治療,有利于原告的傷情盡快治愈,××人,結合醫(yī)療費票據(jù)出具時間,可確認以上醫(yī)療費為原告治療傷情的實際支出,故本院對原告支出醫(yī)療費3838.43元予以確認,對二被告該抗辯理由不予采納。原告主張住院伙食補助費300元,按每天100元標準,按實際住院3天計算,提交病歷復印件予以證實,二被告認為病歷中2016年7月24日沒有醫(yī)囑和治療,故原告實際住院天數(shù)不足3天。經(jīng)本院審查,原告病歷中臨時醫(yī)囑單記載2016年7月24日請耳鼻喉會診,且病歷明確記載原告實際住院3天,故本院對二被告的抗辯不予采信。本院認為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shù)貒覚C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原告主張的住院伙食補助費按每天100元計算,與當?shù)貒覚C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基本相符,本院予以確認,認定原告住院伙食補助費為300元(100元/天×住院3天)。原告主張護理費300元,由其妻子王香進行護理,二被告不予認可。原告并未提交其妻子的收入證明,經(jīng)本院審查原告妻子王香為河南省農(nóng)村居民,隨同原告在香河縣居住一年以上,故原告護理費應按河北省2015年度農(nóng)、林、牧、漁業(yè)年平均工資19779元標準計算,故原告護理費應為162.57元(19779元/年÷365天×住院3天)。原告主張誤工費3500元,按廊坊市2016年司機行業(yè)的補貼標準計算,二被告不予認可。本院認為,原告的誤工費標準應按河北省2015年度交通運輸業(yè)年平均工資57784元標準計算,按實際住院3天加出院后建議休息7天計算,故本院確認原告誤工費為1583.12元(57784元/年÷365天×(住院3天+出院休息7天)]。原告主張停運損失費1440元,按每月3600元標準計算,提交《承包運營合同》予以證實,二被告對證據(jù)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原告應提交以往正常營運繳納的營運費票據(jù)作為證明,且認為停運損失與誤工費為重復請求。本院認為,原告的停運損失應包括向公司繳納的承租費,承租費與誤工費并非重復主張。根據(jù)原告提交的《承包運營合同》記載,原告每月向公司繳納3600元承租費,故原告的停運損失應為1200元(3600元/月÷30天×(住院3天+出院休息7天)]。原告主張后續(xù)治療費2000元,二被告不予認可。因原告未提交相應證據(jù)證實,故本院對原告此項主張不予支持。原告主張交通費200元,二被告不予認可,本院認為,原告就醫(yī)、復診確會支出交通費用,本院結合原告就醫(yī)地點、次數(shù)、人數(shù)等實際情況,酌情認定交通費為100元。上述原告的各項損失合計7184.12元,二被告共同賠償80%即5747.30元,二被告互負連帶賠償責任,其余損失由原告自行負擔。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第三條、第六條、第十六條、第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王某某、被告馬某海共同賠償原告薛某好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誤工費、停業(yè)損失費、交通費共計5747.30元,二被告互負連帶賠償責任。于判決生效后立即履行。
駁回原告薛某好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45元,由二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李 芳
書記員:王新旭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