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薛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定州市。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占成,河北一公律師事務所執(zhí)業(yè)律師。被告:灤平縣付家店滿族鄉(xiāng)人民政府(以下簡稱付家店鄉(xiāng)政府),住所地:河北省承某市灤平縣付家店滿族鄉(xiāng)付家店村。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11130824000962613H。法定代表人:劉國金,職務:鄉(xiāng)長。委托訴訟代理人:馬春如,河北馬春如律師事務所執(zhí)業(yè)律師。被告:承某遠大冶金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承某市灤平縣工貿城。注冊號:1300002000124。法定代表人:王桂霞,職務:經理。被告: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隆公司),住所地:灤平縣付家店鄉(xiāng)青松營村。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法定代表人:張福強,職務:經理。被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興公司),住所地:灤平縣付家店鄉(xiāng)夾馬石村。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82475243555X0。法定代表人:張如松,職務: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魏思夢,河北灤峰律師事務所執(zhí)業(yè)律師。
原告薛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解除原告與被告付家店鄉(xiāng)中介采礦權轉讓合同關系;2、四被告連帶賠償合同不能繼續(xù)履行、違約給原告造成的損失124.5萬元;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負擔。訴訟過程中,原告薛某某訴訟請求變更為:1、依法解除原告薛某某與被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2000年3月10日的《供礦合同》;2、四被告連帶賠償合同不能繼續(xù)履行、違約給原告造成的損失1265316.25元;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原告1998年應灤平縣招商引資到灤平縣××鄉(xiāng)××22.7萬元開辦鐵礦。2000年11月7日,由被告付家店鄉(xiāng)政府主持簽訂了采礦權轉讓合同(見合同書復印件)。原告為履行合同投入通礦道路修路費33萬元,設備總投資56萬元,拉運礦石占地復耕補償費2萬元。原告在履行合同中,2000年2月收到付家店鐵礦破產通知,該礦已賣給趙鳳仁(原富隆礦業(yè)的法人代表)。經領導協(xié)調,趙鳳仁將原有付家店鄉(xiāng)中介與付家店鐵礦合同的權利義務接收,并與原告簽訂供礦石合同。原告履行合同中,2003年7月由于富隆礦業(yè)公司不供給原告炸藥及開采物資,造成原告無法開采礦石。2003年9月16日承某遠大冶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遠大公司)將富隆、富興鐵礦整體股份轉讓給高春義。高春義于2003年11月將持有的部分股份轉讓給張富強,由此張富強成為富隆礦業(yè)的法定代表人,高春義又把其富興礦業(yè)的股份轉讓他人。因此,原告在付家店鄉(xiāng)××××道溝礦業(yè)的采礦權由于新的法定代表人不準許而無法行使,合同徹底不能履行。由于被告付家店鄉(xiāng)政府不履行監(jiān)管職責,富隆公司違約不供炸藥及開采物資,富興公司違約不準采礦,遠大公司整體轉讓行為導致原告損失。按合同履行可得采礦所計收益(詳見計算單和依據),利益損失在2000-3000多萬元以上。糾紛發(fā)生后,原告一直找四被告交涉,向灤平縣委縣政府反映,并于2004年以趙鳳仁、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為被告訴至灤平縣人民法院。該院于2004年11月作出(2004)灤民初字第1005號民事判決,判決支持了原告部分訴求,趙鳳仁不服該判決上訴。經審理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不當,撤銷灤平縣人民法院(2004)灤民初字第1005號民事判決。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2006年3月31日作出(2006)承民再終字第36號民事判決,維持二審判決,駁回原告對趙鳳仁的訴求。從2006年開始至今,原告主張權利從未間斷,包括申訴、提起行政訴訟、上訴中央國務院和中紀委、提起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申請檢察機關民事監(jiān)督等(見相關訴訟文書和其它復印件)。2017年原告到最高院申訴,到省高院和省檢察院上訪,接待人審閱原告材料后,告知原告可重新另案提起民事訴訟。原告另行起訴后,因訴狀列“遠達”公司主體不當,申請撤訴,灤平縣法院以(2017)冀0824民初1503號民事裁定書準許原告撤訴。2017年8月20日原告變更被告主體后重新立案。灤平法院經審理調取工商檔案,認為灤平縣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灤平縣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于2017年9月5日裁定駁回原告薛某某的起訴。綜上,原告為依法維護合法權益,依據法院(2017)冀0824民初248號案件審理調取證據,內資企業(yè)登記基本情況表,變更被告主體再次起訴,請貴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灤平縣付家店滿族鄉(xiāng)人民政府辯稱,原告與我方不存在中介采礦權轉讓關系,我方不應為被告。原告不具有采礦權,其所謂的經濟損失是不存在的,訴求沒有依據。原告多年沒有向我方主張權利,已經超過訴訟時效,請求依法駁回原告對我方的訴求。被告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辯稱,原告起訴的是在付家店鐵礦破產后簽訂的合同,趙鳳仁購買該礦后成立的富隆公司,原告的采礦地點轉股給我后,已經被高春義分割,成立了富興公司,與我公司沒有隸屬關系,也不是和我公司簽訂的合同,與我公司無關,請求駁回原告對我公司的訴求。被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辯稱,原告要求與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解除合同,但是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未與原告簽訂過任何口頭或書面的合同。據富隆公司陳述,簽訂合同的是趙鳳仁,成立的是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與我公司無關。原告所述損失情況,曾向高院申訴但是沒有支持,起訴的被告沒有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原告沒有向我公司主張過任何權利。根據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原告與我公司無合同關系,我公司無違約行為,不應賠償原告的損失,請求依法駁回原告對我公司的訴求。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原告薛某某出示如下證據材料:1、1998年11月3日灤平縣付家店鐵礦與薛某某簽訂的開采協(xié)議書。證明通過鄉(xiāng)政府牽頭簽訂的,真實、合法有效的合同,合同履行到2000年。2、2000年3月10日富興一礦趙鳳仁與薛某某簽訂的《供礦合同》。證明趙鳳仁買斷付家店鐵礦后,由鄉(xiāng)政府牽頭與薛某某簽訂的合同,合法有效。3、2000年11月7日付家店鄉(xiāng)政府主持,與付家店夾馬石二組簽訂的合同書,證明是鄉(xiāng)政府許可的。4、買賣鐵礦的《協(xié)議書》,系原告從灤平縣法院(2004)灤民初字第1005號卷宗中復印的。證明付家店鐵礦破產財產買受人不具備合法資質,買賣行為是違法的。5、申報債權通知書。證明即使通知并沒有依法履行破產程序,財產被轉移,原告?zhèn)鶛酂o法在破產程序中得到實現。6、申報債權申請書、債權申報報告。證明原告投資的人工工資及修路工資。7、付家店鐵礦的法定代表人代國利的證明(2000年10月6日出具)。證明付家店鐵礦的破產程序、財產處理情況,付家店鐵礦不應該破產。8、付家店鐵礦的法定代表人代國利的證明(2004年3月10日出具)。證明2000年付家店鐵礦的法定代表人是代國利,清算過程中是鄉(xiāng)政府通知他后查封的財產。鐵礦法人沒有申請破產,沒有拍賣,是鄉(xiāng)政府找人買的,不應該破產,當時可以清償債務。9、原告各項損失清單。付家店夾馬石二組提留協(xié)議,證明原告已經交了18000.00元。占地復耕費,證明原告支出2540.00元。2001年11月7日道路采礦預算表,來源于灤平縣法院委托的鑒定,鑒定損失為325981.00元。1999年入選礦石損失12000.00元。起訴狀、傳票、應訴通知書、民事調解書,證明沒有支付原告修路費,無法給工人開工資,工人起訴原告,起訴費一共1300.00元。灤平縣公安局刑警大隊證明。證明原告東西被盜,損失估算31000.00元,報案一萬多元,按廢鐵價格報的,因為公安部門說多了無法立案。趙和平、王俊榮、張連群、渠建才四人分別出具的證明。證明當時原告投資設備30多萬元,因為被斷道等各種原因沒有能夠成功采礦。1999年10月15日承包開采協(xié)議。證明采礦礦石利潤,開采成本每噸5元,可得利益為1759萬元。10、附屬清單:查封(扣押)清單、薛某某信訪材料(2003年12月3日)、承某市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不支持監(jiān)督申請決定書、河北省涉法涉訴聯合接訪服務中心介紹信、河北省人大常委會信訪接待室介紹信、薛某某反映材料(2002年12月1日)、反映信、調解意見書、刑事附帶民事訴狀(2014年5月29日)、灤平縣人民法院(2004)灤民初字第1005號民事判決書、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2005)承民終字第58號民事判決書、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2006)承民再終字第36號民事判決書、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07)冀立民申字第13號駁回申訴通知書、灤平縣人民法院(2006)灤行初字第13號行政裁定書、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2006)承行終字第57號行政裁定書、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2009)承立行監(jiān)字第7號駁回申請再審通知書、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冀行申字第74號駁回申請再審通知書,證明原告主張權利沒有超過訴訟時效。以上1-10組證據均為復印件。被告付家店鄉(xiāng)政府的質證意見為:原告提交的1號證據與本案無關;2號證據富興一礦與被告富興公司不是一個單位,要求解除該合同沒有向相對一方的富興一礦提出,請求不成立;3號證據沒有經鄉(xiāng)政府的同意,是雙方當事人的行為,不能證明原告觀點;4號證據趙鳳仁購買財產符合法律規(guī)定;5、6號證據原告已經向灤平縣人民法院申報債權,原付家店鄉(xiāng)鐵礦已經破產,不應再起訴;7、8號證據真實性不認可,付家店鄉(xiāng)鐵礦已經依法宣告破產,證明的事實與實際不符;9號證據要求經濟損失的證據材料不認可,原告主張的損失投入費用及丟失財產的損失屬于正常的經營費用,原告的損失不存在。如果有經濟損失也應依法鑒定,自己計算的損失不能作為定案依據;10號證據不能證明爭議發(fā)生后向我公司主張權利的事實,提起訴訟沒有將我公司列為被告。已經過十多年,明顯超過訴訟時效。被告富隆公司的質證意見為:被告沒有與原告簽訂協(xié)議,我公司不是合同當事人。1號證據簽訂時間是1998年,鐵礦已經破產,債權債務已經法律程序處理。2號證據與我方無關,3、4、5、6、7、8、9號證據與我公司無關,不予質證。10號證據已經灤平縣人民法院審理,合同已經十八年了,請法院裁判。被告富興公司的質證意見為:1號證據真實性無異議;2號證據可以證明原告是與趙鳳仁簽訂的協(xié)議。富興一礦與我公司不是同一法人,沒有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的公章;3號證據與本案無關;對4、5號證據認可,證明原告的經濟損失是在其與原付家店鐵礦簽訂合同后發(fā)生的,法院已經通知原告申報債權;6號證據證明原告已經申報債權,不應再向被告主張損失;7、8號證據無法證明原告的觀點,不符合證據法定的形式;9號證據是原告經營產生的費用,不屬于損失,生產經營期間產生一定的利潤,沒有客觀真實的列明費用明細,應該提供會計報表或者審計結論、鑒定意見等;10號證據可以證明原告沒有向我公司主張過權利。與我公司無關,已經超過法定訴訟時效。被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出示如下證據材料:灤平縣人民法院(2004)灤民初字第1005號民事判決書、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2005)承民終字第58號民事判決書、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2006)承民再終字第36號民事判決書、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07)冀立民申字第13號駁回申訴通知書,證明原告與趙鳳仁簽訂的合同,趙鳳仁成立的公司,與我公司無關。原告起訴的沒有被告,原告一直沒有向我公司主張權利,訴訟時效已過。原告今天主張的損失在之前起訴趙鳳仁、富隆公司時主張過,生效的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2005)承民終字第58號判決已經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應該向破產清算組主張權利。原告薛某某的質證意見為:對證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被告付家店鄉(xiāng)政府的質證意見為:對證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被告富隆公司的質證意見為:對證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被告承某遠大冶金集團有限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亦未提交書面答辯狀和證據材料。本院依法調取并當庭出示如下材料:承某遠大冶金集團有限公司、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的企業(yè)信息材料。原告薛某某的意見為:沒有異議。被告付家店鄉(xiāng)政府的意見為:沒有異議。被告富隆公司的意見為:沒有異議。被告富興公司的意見為:沒有異議。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1998年經灤平縣招商引資,原告薛某某到灤平縣付家店鐵礦承包采區(qū)的鐵礦石開采,地點在付家店鄉(xiāng)××××道溝采點。1998年11月,灤平縣付家店鐵礦與薛某某簽訂《付家店鐵礦承包二道溝小礦開采協(xié)議》,承包期限自1999年1月1日起至2004年1月1日止。甲方灤平縣付家店鐵礦、乙方薛某某,引資人灤平縣司法局。后薛某某開始投資修路、扒毛,并與村民簽訂了占地補償及復耕等協(xié)議,投資后便進行了礦石開采。2000年1月灤平縣付家店鐵礦進入破產程序,同年1月25日,灤平縣付家店鐵礦破產清算組與趙鳳仁簽訂《協(xié)議書》,甲方灤平縣付家店鐵礦破產清算組,乙方趙鳳仁,丙方灤平縣付家店滿族鄉(xiāng)人民政府,甲方將原灤平縣付家店鐵礦的礦山資源、土地及全部資產,作價1850000.00元轉讓、變賣給乙方趙鳳仁,三方均在協(xié)議書上簽字蓋章。2000年2月,灤平縣人民法院向原告薛某某送達(2000)灤經破字第20號《河北省灤平縣人民法院債權人申報債權通知書》,通知薛某某在收到通知后30日內申報債權,并通知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的時間。2000年3月28日,薛某某向灤平縣人民法院申報債權。2000年3月10日,趙鳳仁與薛某某簽訂《供礦合同》,未約定合同期限,合同甲方富興一礦趙鳳仁、乙方薛某某。中介單位付家店鄉(xiāng)政府工作人員簽字。合同中約定甲方同意二道溝采點繼續(xù)由乙方開采,乙方按要求供給甲方礦石。甲方按每噸22.50元給付乙方礦石款。該合同沒有約定履行期限,雙方在合同上簽了字。甲方全稱是富興一礦趙鳳仁,無公章。2000年11月7日,夾馬石二組與薛某某簽訂《合同書》,付家店鄉(xiāng)夾馬石二組二道溝三窯里、大老虎溝筒梁頭坐落鐵礦一處,夾馬石二組研究同意將鐵礦石由薛某某開采。甲方夾馬石二組,乙方薛某某,村委會同意此合同。2004年4月,原告薛某某以趙鳳仁為被告,向本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判令賠償其夾馬石采區(qū)修路及開礦前期投入26.30萬元,訴訟過程中追加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為共同被告。灤平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與趙鳳仁簽訂的供礦合同沒有約定履行的期限。趙鳳仁將其持有的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的股份轉讓他人,致使供礦合同不能繼續(xù)履行。在股份轉讓過程中,趙鳳仁沒有就合同的履行問題予以考慮,也沒有對原告的投入做任何的處理,使原告遭受一定的經濟損失,趙鳳仁有一定過錯,故趙鳳仁對于原告的經濟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成立于原告與趙鳳仁簽訂供礦合同之后,簽合同時趙風仁只代表其個人,因此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不承擔原告經濟損失的賠償責任。對于原告主張的賠償數額能夠支持的有修路費、扒毛費、礦石提留款、占地補償費和復耕費。原告主張的因供礦合同不能履行造成的損失是自己預測的,沒有其他證據予以佐證,不予以支持;對于原告主張的合同不能履行要求支付違約金和趙鳳仁扣除的外運礦石款,但不能舉出相關的證據支持自己的主張;原告主張索要上述賠償款的過程中自己所消耗的費用,沒有證據證實;原告對于自己設備的損失要求賠償,但不能舉出證據證實是由相對方的過錯造成的,沒有事實依據;原告要求與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履行供礦合同,但該合同簽訂時趙鳳仁代表其個人并不代表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即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不是合同的相對方,該合同繼續(xù)履行沒有法律依據,遂作出(2004)灤民初字第1005號民事判決,判決:一、趙鳳仁賠償薛某某在開采××灤平縣××鐵礦××道溝采區(qū)時投入的修路費、扒毛費186268.00元;二、趙鳳仁賠償薛某某礦石提留款、占地補償費及復耕費22669.70元;三、駁回薛某某其他訴訟請求。趙鳳仁不服該判決并提出上訴。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1998年經灤平縣招商引資。薛某某到灤平縣××鄉(xiāng)開辦鐵礦,地點在付家店鄉(xiāng)××××道溝采點,開采權屬付家店鄉(xiāng)鐵礦,雙方簽訂了協(xié)議書。之后薛某某開始投資修路、扒毛,并與村民簽訂了占地補償及復耕等協(xié)議,其實際支出22萬余元。其投資后便進行開采礦石。2000年1月付家店鄉(xiāng)鐵礦進入破產程序。同年1月25日破產清算組、趙鳳仁及付家店鄉(xiāng)人民政府三方簽訂了協(xié)議書,甲方將原灤平縣××鄉(xiāng)鐵礦的礦山資源、土地及全部資產作價185萬元轉讓、變賣給乙方趙鳳仁,三方均在協(xié)議書上簽字蓋章。同年2月24日灤平縣人民法院向薛某某發(fā)出債權人申報債權通知書,要求其于2000年4月27日到法院參加債權人會議。同年3月10日,趙鳳仁與薛某某簽訂了供礦石合同,合同中約定甲方同意二道溝采點繼續(xù)由乙方開采,乙方按要求供給甲方礦石,甲方按每噸22.50元給付乙方礦石款,該合同沒有約定履行期限。雙方在合同上簽了字,甲方全稱是富興一礦趙鳳仁,但未加蓋公章。該合同簽訂后,薛某某便供給富興一礦礦石,富興一礦履行了付款的義務。后來進行工商登記時,富興一礦注冊的企業(yè)名稱為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趙鳳仁。2000年7月由于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不供給薛某某炸藥,致使其無法開采礦石。同年9月16日承某遠大集團有限公司將富興、富隆公司整體股份轉讓給高春義。高春義于2003年11月將其持有的部分股份轉讓給張福強,因此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張福強。富興公司則由高春義轉讓給他人。薛某某原開采的二道溝采點在富興公司的采區(qū)內,開采權屬富興公司。薛某某因投入了22萬余元資金,但富興公司不允許其開采礦石。認為薛某某在二道溝采點開采過程中,確已投入并實際支出了修路費、扒毛費以及給付村民的土地補償費等,但其投入均在灤平縣付家店鐵礦破產前,與趙鳳仁從破產清算組購買的灤平縣付家店鐵礦資源無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故趙鳳仁不應承擔賠償責任。趙鳳仁與薛某某所簽供礦合同因未約定履行期限,且趙鳳仁已將該礦資源轉讓他人,薛某某能否繼續(xù)履行供礦合同,確應與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協(xié)商解決。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05)承民終字第58號民事判決,撤消了灤平縣人民法院(2004)灤民初字第1005號民事判決,駁回薛某某的訴訟請求。薛某某不服該生效判決,向承某市中級人法院申請再審,承某市中級人法院再審認為:薛某某在二道溝采點開采過程中,確已投入并實際支出了修路費、扒毛費以及給付村民的土地補償費等,但其投入均在灤平縣付家店鐵礦破產前,與趙鳳仁從破產清算組購買的灤平縣付家店鐵礦資源無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故趙鳳仁不應承擔賠償責任。趙鳳仁與薛某某所簽供礦合同因未約定履行期限,且趙鳳仁已將該礦資源轉讓他人,薛某某能否繼續(xù)履行供礦合同,確應與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協(xié)商解決。承某市中級人法院(2005)承民終字第58號民事判決認定事實及適用法律并無不當,薛某某申請再審的理由不予采納,作出(2006)承民再終字第36號民事判決,判決維持承某市中級人法院(2005)承民終字第58號民事判決。之后,薛某某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訴,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該案進行復查認為:證實原判在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方面是正確的。薛某某在原××鐵礦××道溝采點的投入均是付家店鐵礦破產前的投入;與趙鳳仁從破產清算組購買的付家店鐵礦資源無法律上的因果關系。趙鳳仁是在企業(yè)宣告破產后買斷的付家店鐵礦,對破產前的債權債務及其它經濟糾紛不再承擔任何民事責任,而且法院已經送達債權人申報債權通知書,明確告知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申報債權,如對企業(yè)破產前的投入產生糾紛,也應在破產程序中解決。薛某某與趙鳳仁(代表個人)簽訂的供礦合同沒有約定履行期限、且趙鳳仁已將該礦全部資產轉讓他人,能否繼續(xù)履行合同,應與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協(xié)商解決。認為薛某某的申訴理由不能成立,原判決應予維持。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成立日期為2001年10月21日,之后法定代表人、股東等登記事項發(fā)生變更。自2004年3月10日起,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張福強至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成立日期為2001年10月21日,之后法定代表人、股東等登記事項發(fā)生變更。自2010年9月7日起,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張如松至今。承某遠大冶金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日期為2001年11月1日,現公司法定代表人為王桂霞。2011年1月6日,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承某遠大冶金集團有限公司兩年以上未按規(guī)定接受檢驗,也沒有辦理注銷登記,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依法吊銷了承某遠大冶金集團有限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
原告薛某某與被告灤平縣付家店滿族鄉(xiāng)人民政府、被告承某遠大冶金集團有限公司、被告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被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0月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薛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占成、被告灤平縣付家店滿族鄉(xiāng)人民政府委托訴訟代理人馬春如、被告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張福強、被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魏思夢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承某遠大冶金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桂霞經本院合法傳喚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本案立案案由為采礦權轉讓合同糾紛,采礦權轉讓合同是指采礦權人將依法取得的采礦權轉讓給他人,他人支付價款的合同。本案中,涉案合同標的并非采礦權人依法轉讓其采礦權,故本案案由確定為合同糾紛?!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六十七條規(guī)定:法人合并的,其權利和義務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擔。法人分立的,其權利和義務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但是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原告薛某某主張趙鳳仁買受破產企業(yè)財產,灤平縣付家店滿族鄉(xiāng)人民政府協(xié)調改制后相關企業(yè)包括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改制前后均與原告簽訂相關的合同,不能因為公司改制、改變企業(yè)名稱、變更法人名稱就拒絕承擔變更前的權利義務關系,被告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都是經過轉讓重新繼續(xù)與原告簽訂相關合同,根據法律規(guī)定,企業(yè)法人應當繼受變更前承擔的權利義務。因灤平縣付家店鐵礦依法宣告破產,被告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被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非經由灤平縣付家店鐵礦改制、合并、分立或變更名稱而成立,被告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被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為依法成立的新的法人企業(yè),被告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被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與灤平縣付家店鐵礦之間不存在法律意義上的權利義務承受關系。原告薛某某主張被告灤平縣付家店滿族鄉(xiāng)人民政府、被告灤平富隆礦業(yè)有限公司、被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均應承擔變更前企業(yè)的權利義務關系的請求,依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當事人訂立合同,采取要約、承諾方式。合同成立應當具備如下條件:一、合同必須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利益不同的訂約主體,也就是說,合同必須具有雙方或多方當事人。二、訂約當事人對主要條款達成合意。合同主要條款一般包括標的、數量、質量、價款、履行期限等。三、要約和承諾是合同成立的基本原則,也是成立必須經過的兩個階段,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合同成立的根本標志在于訂約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三)第二條規(guī)定:發(fā)起人為設立公司以自己名義對外簽訂合同,合同相對人請求該發(fā)起人承擔合同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公司成立后對前款規(guī)定的合同予以確認,或者已經實際享有合同權利或者履行合同義務,合同相對人請求公司承擔合同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被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于2001年10月21日成立,就2000年3月10日趙鳳仁與薛某某簽訂《供礦合同》的合同條款,原告薛某某與被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沒有達成合意。趙鳳仁為被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的發(fā)起人之一,被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成立后對2000年3月10日趙鳳仁與薛某某簽訂《供礦合同》沒有確認,原告薛某某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實際享有該合同權利或者履行合同義務。原告薛某某與被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之間的合同不成立。合同成立以前,合同關系尚不存在。未成立的合同談不上履行問題,更無所謂合同的變更、終止以及解除等問題。原告薛某某要求與被告灤平富興礦業(yè)有限公司解除其與趙鳳仁于2000年3月10日簽訂《供礦合同》、四被告連帶賠償因合同不能繼續(xù)履行、違約給原告造成的損失1265316.25元的訴訟請求,依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研究決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六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三條、第二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三)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2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薛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6188.00元,由原告薛某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出副本,同時預交與一審相同數額的上訴費用,上訴于承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