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藺志水,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陽明區(qū),經(jīng)常居住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譚德庫,黑龍江國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黑龍江省綏芬河,經(jīng)常居住地黑龍江省綏芬河市。
上訴人藺志水因與上訴人劉某某代理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陽明區(qū)人民法院(2016)黑1003民初19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月3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藺志水、委托訴訟代理人譚德庫、上訴人劉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藺志水上訴請求:依法撤銷一審判決中第三項判決內(nèi)容,按上訴人一審訴訟請求依法改判,由被上訴人承擔本案一、二審全部訴訟費用。理由是:1.一審法院認定被上訴人沒有超越代理權限是錯誤的。首先,被上訴人在另起案件的代理中,向上訴人出示了律師名片,蒙騙了上訴人,上訴人以為被上訴人是律師,才授權委托被上訴人代理另起案件。其次,雖然授權委托書上的授權事項是“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但如果訴訟代理人需要與對方當事人進行和解或調解,必須要有被代理人參加或經(jīng)被代理人對訴訟代理人的特別授權,訴訟代理人才可以與對方當事人進行協(xié)商和解。尤其是在被代理人沒有參加和解的情況下,訴訟代理人又放棄被代理人即上訴人的部分訴求,此時,訴訟代理人必須取得特別授權,否則,就是超越代理權限。本案中,被上訴人擅自放棄的數(shù)額占上訴人請求數(shù)額的80%之多,嚴重超出了上訴人的委托授權范圍。再次,被上訴人代為上訴人收取另案對方的7200元賠償金后至今,經(jīng)上訴人多次催要,拒不轉交給上訴人。被上訴人不僅有超越代理權限的故意,更有占上訴人賠償金的意圖和過錯。2.上訴人在另起案件要求對方當事人賠償?shù)?2285.06元的數(shù)額全部都是被上訴人通過對上訴人的票據(jù)統(tǒng)計以及應當賠償?shù)母黜椨嬎愫蟮贸龅臄?shù)額。所有賠償均有相應票據(jù)做依據(jù)。至于票據(jù)與請求數(shù)額上有差距,也都是被上訴人的原因造成的。對此,被上訴人有過錯,應當承擔責任。3.關于傷殘鑒定,一審庭審時對方放棄了重新申請鑒定的權利。該傷殘賠償就必然在對方當事人應當賠償范圍之內(nèi)。這部分數(shù)額的放棄也是被上訴人超越代理權限給上訴人造成的損失。這部分也應在被上訴人的賠償范圍之內(nèi)。4.關于1357元訴訟費,上訴人支付了1357元后,沒有收到任何的訴訟費退費。1357元也在對方當事人的賠償之列。5.至于起訴狀請求數(shù)額獲得上訴人簽字認可之事,是因為被上訴人蒙騙了上訴人,上訴人誤以為被上訴人是專業(yè)律師,其過錯不在上訴人,更不是上訴人選人不當,完全是被上訴人蒙騙的結果。綜上,正是因為被上訴人的故意蒙騙,才使上訴人產(chǎn)生錯誤認識,將另案的代理授權委托給被上訴人。被上訴人取得了委托授權后,在法院通知開庭調解的情況下,故意不告知上訴人參加,故意超越代理權限,將上訴人請求數(shù)額的80%擅自放棄,僅同意對方賠償7200元,而后收取占為己有,拒不轉交給上訴人。致使在另起案件中,上訴人在支付了10000元代理費和1357元訴訟費及其他相應的費用后,至今一無所獲。同時,因為被上訴人的擅自和解,也喪失了上訴人對另案對方當事人要求賠償?shù)臋嗬9室粚徟袥Q第三項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請求依法改判。
劉某某辯稱,上訴人藺志水所說的故意和計算錯誤是錯誤的,數(shù)字是依據(jù)藺志水本人口述計算的;2.關于傷殘鑒定。被上訴人劉某某從穆棱刑警大隊得知藺志水沒有如實闡述案情,對方所說的與本案無關。
劉某某上訴請求:撤銷一審法院判決,查清事實,重新審核。依法改判上訴人不應承擔給付責任或發(fā)回重審。涉訴一、二審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理由是:1.一審法院已經(jīng)查明上訴人確有調查等相關事實,并經(jīng)被上訴人認可,就應當向上訴人釋明,提供相關證據(jù)且應當向上訴人和被上訴人查明上訴人到什么地方、多次調取的是什么?是否是案件必須委托的,來查明相關涉案事實。但一審法院沒有讓上訴人的利益得到保護,且應查清調解經(jīng)過和支付馬樹友交通費一事的事實情況。被上訴人馬樹友一案的立案法官富淼可以證實有關情況。但一審法院卻不采用上訴人的說法,使本案事實不清。2.適用法律上,上訴人不是代理人,是經(jīng)朋友介紹代被上訴人處理有關法律事務,收取的10000元不是代理費,是相關調查、住宿、交通、吃飯等相關費用。給對方出具一萬元代理費收據(jù)是應藺志水本人要求所寫,給其女兒看。一審法院適用相關解釋錯誤。本人親自去哈爾濱取證三次,去穆棱調取卷宗兩次,去磨刀石派出所了解案情兩次,去骨科醫(yī)院調取病歷兩次,費用都是我自己支付的。3.關于案后款應交付問題。上訴人過于認可被上訴人的緘言問題。上訴人要求與被上訴人共同進行測謊鑒定,以還上訴人的清白。我是平安公司主管,開會時接到對方電話說過來取錢。2014年7月22日,我從農(nóng)行取現(xiàn)金給對方,這筆錢是替他代收的7200元,同時收回了那一萬元代理費的收條。
藺志水辯稱,不應依據(jù)口述而應依據(jù)票據(jù)及案件事實起草訴狀,傷殘鑒定是依據(jù)傷殘的結果做出的結論。7200元沒有給付。
藺志水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要求被告返還代理費10000元;2.要求被告返還馬樹友、陳桂蘭給付原告的賠償款7200元;3.要求被告賠償其作為代理人放棄原告醫(yī)療費等損失的訴訟請求55285.06元、訴訟費1357元;4.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告藺志水、被告劉某某經(jīng)證人齊洪濤介紹相識,原告于2014年3月9日出具授權委托書,委托被告為其起訴馬樹友、陳桂蘭民事侵權案件的代理人,委托權限為“參加訴訟、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參加調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代為簽收法律文書”。同年3月19日,被告收取代理費10000元。2014年6月12日,被告代原告書寫起訴狀,訴訟請求馬樹友、陳桂蘭賠償原告醫(yī)療費11453.56元、鑒定費1775元、按照農(nóng)閑打工月收入2000元計算造成的誤工損失費100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510元、營養(yǎng)費2500元、傷殘賠償金17276元、交通費18770.50元,合計62285.06元,原告署名確認。2014年7月8日,本院開庭審理該案件,原告及被告和馬樹友、陳桂蘭及其委托代理的律師均參加了庭審活動,2014年7月15日,被告代表原告與馬樹友、陳桂蘭達成和解,內(nèi)容是:馬樹友、陳桂蘭賠償原告7000元,人民法院收取的案件受理費由馬樹友、陳桂蘭承擔200元,由原告承擔478.50元。被告當即收取了7200元款,并出具了收據(jù)。該案訴訟中,原告向本院提交了合計金額為2184元的醫(yī)療費收據(jù);合計金額約為1600元的交通費收據(jù);原告在公安機關偵查刑事或治安案件期間數(shù)次進行傷害程度鑒定所支付的合計金額為4670元的鑒定費收據(jù);原告還提交了其于2010年5月24日起訴之前自行委托鑒定機構所做的傷殘九級司法鑒定意見書以及所交納的1200元鑒定費收據(jù),被告代理期間,除去代書起訴狀、參加庭審活動和庭后的調解活動以及代領取法律文書以外,還進行了調查取證工作。一審法院認為,本案原告、被告之間形成的是口頭有償法律服務類型的代理合同,被告代理原告處理訴訟事務,原告支付相應的報酬,即10000元代理費,現(xiàn)沒有證據(jù)表明該合同經(jīng)司法行政機關批準,因此,被告應當返還代理費。鑒于被告沒有提交為原告服務期間實際發(fā)生差旅費的證據(jù),該費用不予減除。此外,被告在代理原告過程中,代原告收取了賠償款7000元以及訴訟費200元,屬于被告處理委托事務取得的財產(chǎn),應當返還原告,被告稱經(jīng)原告同意處分200元,余款已經(jīng)交付原告,但被告沒有證據(jù)證實,因此,本院確定被告依然占有該7200元款,其應當轉交原告。關于被告是否應當賠償代原告放棄的55285.06元訴訟請求,本案原告授權被告可以減少訴訟請求金額,則被告在其有限的法律知識范圍內(nèi),判斷訴訟效果,權衡利弊,最終放棄部分訴訟請求,使得原告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小額賠償,該行為后果當然歸于原告,原告沒有與被告約定不得減少訴訟請求金額,被告行為不違反約定,沒有過錯。當事人之間自愿訂立合同,合同風險歸于自身,原告因選人不當所導致的后果,應當自負其責。鑒于本案被告放棄部分訴訟請求的行為是在無證據(jù)證實原告訴求的損失情況下而為之,系合情、合理、合法的放棄,屬于正當行使訴訟權利,不構成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換句話說,即使原告不放棄也不能被人民法院計入原告損失部分,即被告實際沒有給原告造成該損失,所以,原告該項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三百九十六條、第四百零四條、第四百零五條、第四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劉某某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十日內(nèi)轉交原告藺志水賠償款以及墊付的訴訟費合計7200元。二、被告劉某某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藺志水代理費10000元。三、駁回原告藺志水其他訴訟請求。
二審審理過程中,雙方當事人沒有提供新證據(jù)。
根據(jù)法庭調查、當事人當庭辯論、陳述,并結合一審卷宗材料,本案案件事實與一審認定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關于代理權限問題。2014年3月9日,藺志水出具授權委托書,委托劉某某為其起訴馬樹友、陳桂蘭民事侵權案件的代理人,委托權限為“參加訴訟、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參加調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代為簽收法律文書”。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一般授權的代理人只能行使程序性權利,不得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上訴。而此授權委托書不是一般授權,是特別授權。劉某某作為代理人放棄部分訴訟請求的行為是在無證據(jù)證實藺志水訴求的損失情況下而為之,屬于正當行使訴訟權利,不構成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關于藺志水稱因劉某某的故意蒙騙,產(chǎn)生錯誤認識,將另案的代理授權委托給劉某某問題。2014年3月15日,陽明區(qū)磨刀石鎮(zhèn)遠景村村民委員會在其起訴馬樹友、陳桂蘭民事侵權時出具了證明,內(nèi)容為:“茲證明藺志水為我村村民,現(xiàn)委托劉某某代理案件。”在本院法庭調查時,藺志水承認該證明系其根據(jù)劉某某要求找村委會開具。在其起訴馬樹友、陳桂蘭民事侵權案件一審法院第一次開庭,法庭核查當事人及代理人身份時,劉某某的身份是無職業(yè)。藺志水參加了庭審,并在筆錄下簽字。本院認為,劉某某無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主體資格,與藺志水無親屬關系,其代理案件只能經(jīng)過當事人所在的社區(qū)、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向人民法院推薦。藺志水作為健康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委托對象身份具有審查核實的義務。因選人不當所導致的后果,應當自負其責。關于劉某某聲稱收取的10000元不是代理費,是相關調查、住宿、交通、吃飯等相關費用,代為收取的7200元已返還藺志水,并因另案支出費用問題。因劉某某沒有提供相關證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藺志水、劉某某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藺志水1216元、劉某某230元,分別由各自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孫慶喜 審判員 姜 波 審判員 李仲斌
書記員:張重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