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蔡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上海市虹口區(qū)。
原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上海市虹口區(qū)。
原告:蔡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上海市虹口區(qū)。
上列三原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莉萍,上海凱茂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蔡某3,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上海市虹口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金永紅,上海市公民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施展,上海市公民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蔡某1、王某某、蔡2訴被告蔡某3共有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0月12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蔡某1、王某某、蔡2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莉萍及原告蔡2、被告蔡某3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金永紅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蔡某1、王某某、蔡2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依法分割上海市虹口區(qū)江西北路XXX號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征收補償款,要求分得征收補償款3,911,030.25元。事實和理由:蔡某1及蔡某3系兄妹,蔡某1與王某某系夫妻,蔡2系二人之女。系爭房屋系公房,2019年5月,系爭房屋被列為征收對象。蔡某1作為承租人,于2019年6月10日與征收人上海市虹口區(qū)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及征收實施單位上海市虹口第二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簽訂征收補償安置協(xié)議。因蔡某3多年來從未在系爭房屋內實際居住過,亦未負擔任何的與系爭房屋相關的費用,屬空掛戶口,同時無理拒絕了三原告的調解方案,導致征收補償款無法被領取,多次協(xié)商均未能有效溝通達成共識。故起訴至法院,望判如所請。
被告蔡某3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系爭房屋的原始承租人是父親蔡某4,在蔡某1與王某某結婚的時候,家庭內部就將系爭房屋一分為二,被告長期占有使用的是12.5平方米這部分,故三原告僅能享受系爭房屋中10.3平方米的征收補償款。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以下事實:
蔡某1及蔡某3系兄妹,蔡某1與王某某系夫妻,蔡2系二人之女。
系爭房屋為公房,由蔡某4在解放前購得,原承租人為蔡某4(1997年6月17日報死亡)。系爭房屋在租賃憑證記載:居住面積22.8平方米,認定建筑面積41.5平方米。租賃部位為:二層左前間12.5平方米,二層右前間10.3平方米。
系爭房屋于2019年5月27日被納入征收范圍。系爭房屋內分兩本戶口簿:一本戶口簿的戶籍在冊人員為蔡某1(1959年9月27日從南匯縣金陵鄉(xiāng)遷入)、王某某(1982年8月14日柳營路XXX弄XXX號遷入)、蔡2(1982年8月14日柳營路XXX弄XXX號遷入);蔡某3(1985年10月29日從南匯農場遷入)為另一本戶口簿的戶籍在冊人員。
原、被告四人,早年均曾在系爭房屋內居住。嗣后,蔡某1夫婦與蔡某3發(fā)生爭吵,蔡某3搬離系爭房屋。系爭房屋在征收時由蔡某1、王某某、蔡2實際居住。
2019年6月10日,蔡某1作為承租人與上海市虹口第二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簽訂《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以下簡稱“征收協(xié)議”),載明:系爭房屋認定建筑面積41.5平方米;房屋價值補償金額3,316,092.90元(居住評估價格1,942,000.80元、價格補貼623,222.10元、套型補貼750,870元);居住房屋裝潢補貼20,750元,居住房屋搬遷費700元、居住房屋家用設施移裝費2,000元、無不予認定建筑面積補償40,000元、居住房屋簽約面積獎41,500元、簽約比例獎120,000元、均衡實物安置補貼622,500元、促簽促搬獎311,250元,獎勵補貼合計1,158,700元;簽約比例獎超比例遞增部分80,000元、按期搬遷獎20,000元、臨時安置費補貼12,000元、早簽早搬加獎90,000元、增發(fā)臨時安置費補貼6,750元、簽約搬遷計息獎56,511.25元并注明戶口遷移獎1萬元在被征收房屋內戶口全部遷移后發(fā)放。上述征收補償款共計4,740,054.25元。
審理中,原告表示,認可蔡某3的同住人資格,此外三原告之間的征收利益無須在本案中分割。
上述事實,有三原告提供的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結算單、人民調解協(xié)議書、租用居住公房憑證、戶口簿(蔡某1戶)、醫(yī)療就診記錄等,有被告提供的居民情況調查表、戶口簿(張某某戶)、蔡某5的情況說明、視頻資料以及雙方陳述等證據(jù)為證。
本院認為,根據(jù)《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細則》的規(guī)定,征收居住房屋的,公有房屋承租人所得的貨幣補償款、產(chǎn)權調換房屋歸公有房屋承租人及其共同居住人共有;而共同居住人是指在作出房屋征收決定時,在被征收房屋處具有常住戶籍,并實際居住生活一年以上(特殊情況除外),且本市無其他住房或者雖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難的人。本案中,原、被告四人均戶籍在冊,均曾長期居住于系爭房屋內,且在他處無福利分房,應共同合理分割系爭房屋的征收利益。同時,系爭房屋被征收前主要由蔡某1、王某某、蔡2居住,故與居住、搬遷相關的獎勵補貼應由其三人享有。對于三原告可得征收補償利益,綜合考量系爭房屋的來源、各方對房屋的貢獻、各方居住狀況的因素等,酌情予以確認。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蔡某1、王某某、蔡2應分得上海市虹口區(qū)江西北路XXX號房屋征收補償款3,740,054.25元;
二、被告蔡某3應分得上海市虹口區(qū)江西北路XXX號房屋征收補償款100萬元;
三、對原告蔡某1、王某某、蔡2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案件受理費38,088.24元,減半收取19,044.12元,由原告蔡某1、王某某、蔡2共同負擔14,992.21元,由被告蔡某3負擔4,051.91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廷奎
書記員:劉玉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